APP下载

在概括与具体中建构语言

2019-08-19黄亚芬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段建构课文

黄亚芬

【摘要】复述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训练的一种很好形式,是学生发展思维、建构语言的过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关注年段,训练有侧重;关注表达,训练有过程;关注指导,训练有方法,帮助学生在概括与具体中建构语言。

【关键词】复述;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复述是一种口头或笔头的表达方式,以学生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为依据,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自我理解、判断、运用并表达出来的过程,是读的训练,又是说的训练,既有吸收,又有表达,即从言语理解到言语表达的过程。

一、俯瞰复述教学的地位:不可忽视与不可替代

《课程标准》中对各年段的复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各版本的教材中也大都安排了叙事类课文相应的操练。教材内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复述训练内容的选择:故事感浓、情节性强

教材所选择的进行复述训练的内容大都是叙事类的文章,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关系比较简单,课文叙述层次清晰。这种训练文章在激发学生复述兴趣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梳理文章情节,使复述更具条理性。

(二)复述训练要求的不同:由低到高、螺旋上升

从第一学段的“复述大意和情节”到第二学段“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再到第三学段“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复述的要求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三)复述训练关注的核心:工具在左,人文在右

“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学生能把自己理解的文章表述出来,能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学生在进行复述时能将自己理解的情感和态度表达出来,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进行复述时,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进行表达,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

(四)复述训练学段的侧重:中段为重,低高为辅

人类内部语言的萌芽表现在幼儿晚期,但还不是很发达。在进入小学后,小学的教学就会逐渐培养人类养成独立思考、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和先想后做的能力,促进内部语言发展起来。刚刚入学的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说话往往沒经过思考就表达出来了,这就是出声思维的表现,到三年级后,随着所学知识量的增加,语文思维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他们会形成先思考后写作的思维,内部语言也逐渐发展起来。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除了写作,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复述训练。因此,第二学段是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重要阶段,第一与第三学段分别为基础与提高阶段。

二、审思复述教学的价值旨归:发展思维和建构语言

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是言语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言语表达能力能否提高。因此,复述的过程就是学生发展思维、建构语言的过程。

(一)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内容复述既要求能重现文章内容,但又不是完全重复原文内容,因此,这就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进行《卧薪尝胆》教学时,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2)他是怎样卧薪尝胆的?(3)勾践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层层递进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因而复述起来就简单了。

(二)有利于内化运用语言

复述是需要记住课文的内容、一些重要的词、过渡段,甚至是主要情节和重要细节等。学生在进行复述时,会不由自主地积累、吸收和使用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语言来发展成为自己的书面语言。

(三)有利于训练说写能力

学生复述课文不仅仅是机械记忆的背诵,而且是对课文的感知、消化、理解、筛选、归纳、总结和表达的过程。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如果老师能重视起来,必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

(四)有利于发展思维品质

课文复述是以原文中的语言材料为主要依据,但是不能照搬原文原句,更不能背诵整篇文章。学生应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全面总结,学会选择和舍去,运用联想思维,认真选择句子,组织材料,准确地表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复述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对语言的组织,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清晰性和判断性。

三、回应复述教学的策略:关注年段、过程和方法

(一)关注年段,训练有侧重

复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复述。

1.低年级,以详细复述为主

详细复述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正确、清晰、连贯的复述。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差,可以采用详细复述法。在进行复述时要有感情,要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不同神态表述出来,复述要和原文段落、层次以及情节发展一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掌握词汇,熟悉一般的语言结构,因此这种详细复述适合低年级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句式训练为依托,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挂图等进行复述指导,在“抄袭”中操练、习得,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2.中年级,以简要复述为主

简要复述是对原文叙述的总结,即根据文本的顺序,省略次要部分,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中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能力,适合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简要复述要求省略次要部分,省略一些场景的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等。对于课文中的对话和设问句,可以转变为陈述性语句进行表达。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全面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还能大大提高大纲总结和抽象思维能力。

3.高年级,以创造性复述为主

创造性复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复述方法,它需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它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把握课文中心内容,而且具有一定的读写知识,熟练运用语言技能,用自己的话将文章表述出来,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合理地展开想象,换一种表达方式组装原文。这种创造性复述迎合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因此适合高年级学生训练。

猜你喜欢

学段建构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背课文的小偷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建构游戏玩不够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