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蹲的思考

2019-08-19谢艺波凌华志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支教留守儿童

谢艺波 凌华志

◆摘 要:新的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只是丰满人性的一种形式。相应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将是非常关键的。孩子千差万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更为脆弱。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将要怎样做才能给他们一个强有力的肩膀,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与学生沟通才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支教;留守儿童;健全人格;学生信任;老师责任

开始自己的思考前,想讲一个故事。故事叫做《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说的是一位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上面有传奇的1967年红袜子队全体队员签名。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理所当然地,他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1967年红袜子队那些巨星对他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可以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理所当然,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心念一转,便明白了儿子根本就没做错事。自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里的害怕,是指的是用使学生害怕取代告诉学生“为什么?”来到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我深刻的感受到当地有些教师的教育方式比较直接、简单,或许我们会选择打手板来告诉学生某些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这可能让我们觉得没有错。因为在行为主义理论上,惩罚是能够达到减少孩子再发类似行为的概率的,但我们长期使用,在很多时候都没有耐心去帮学生分析“为什么错”时,这将是无法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的。

新的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只是丰满人性的一种形式。相应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将是非常关键的。接下来我将自己的从支教体悟中浅显地探索通往孩子心中的路。

2016年9月我支教来到广东省饶平县所城镇。开学的第一天,在我安排座位时,有一个学生在班级门口徘徊,他本是这个班的学生,但却踌躇不敢进来。可能也是因为怕老师,不过更多的原因是他在这个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没有同学愿意跟他一起坐。我好奇地问了很多同學“为什么讨厌他”,孩子们很直接的答案:因为他傻。在跟我已经熟络的孩子口中,我才了解到了这个孩子的过去:原本就木讷的他上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偷了东西,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惩戒了他,从此他就贴上了“傻和小偷”的标签。以至于他在体育课上一旦没出现在其他孩子的视野时,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去偷东西了”。就这样,班上孩子就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他是小偷”,大家集体选择性地把他流放了。这时我们就应当反思了,当这个孩子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可是老师却没有站在他的身边。当年的那位老师只是罚了他,却没有好好地教育他,更没有保护他。两年过去了,这个孩子没有了朋友,没人愿意跟他玩,久而久之,他变得更加懦弱,学习成绩更是无从谈起。像这种例子,我们在一些乡村学校可以见到很多、很多,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越打,离我们越远。卡特尔的智力分层说中,就科学地论证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一个竹板打不出一片自己想要的孩子的智力高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筑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潜能、达到最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他们认为促进意义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和学习者彼此关系中的某些态度。而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真诚、接受、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更好地表现。同时教师也需要进行再培训,更好的学会在新时期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到因材施教。

一、我们要用信任代替恐惧

我们都玩过信任练习:有人向后倒,由一名同学接住。这个接人的游戏的经验告诉我们:就算连续玩过100遍,只要有一次朋友开玩笑故意不接住你,你们之间的信任就永远破裂了。不轮他怎么道歉和承诺,你都将无法不带一丝怀疑地向后倒了。破裂的信任是无法弥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还可以补救。所以我很怕学生不信任我,所以我不能轻易对学生做出承诺,如果答应了就一定要做的。支教时,有一个学生要过生日,刚好是周末,他希望我去参加他的生日会,当时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个学生。可第二天正好碰上台风天,看着外面的漂泊大雨,我自己心里也发怵,本想借台风的托词不过去学生家里了。可是孩子那边在热情的等待,打了好几次电话来央求,催促我出门。即使面对台风,我也是不好再犹豫的,这样做未免太不近人情,最后咬咬牙冒着大雨去了他家。最后,我好在那天去了他家,因为我打湿的衣服换来的是孩子对我的信任和依赖。这个孩子学习的基础非常差,也经常欠交作业,但是他在我教的这个学年从来没有欠交过作业,而且他坚信我对他的教育,从他妈妈的口中得知他近乎痴迷地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就开始读语文书,不懂的问题他都会问老师,问同学。而且他还愿意积极地帮我做了很多的事情,家长看到他的改变,都非常的开心。正是因为这样,我得到信任的额外收获是,我的早餐从单一的一块烤饼到每天热乎的豆浆和鸡蛋。所以,我们用信任代替恐惧,当孩子相信你了,一切对学生的教育都变得顺畅了。

二、我们要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老师要说话算话,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因为如果喜欢你,他们才会听你的话,并且把你的话当成“圣旨”一样。但是很可惜,中国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师生关系是非常脆弱的。就如“知心姐姐”做的调查所呈现出的那样:学生很少主动跟老师讲话,不敢、不愿与老师交谈。而往往出现这些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师生互相尊重的问题。就如老师承诺了明天办个联欢会,你就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心而罔顾学生的热情。教育很琐碎,但孩子的每一件在大人看来的小事,在孩子那都是天大的事。随时随地为孩子们挺起我们那可靠的肩膀,是建立彼此间的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眉飞色舞地谈我们有多么的负责任,而仅仅是要让他们把“脆弱的信任”安放在我们的厚实的肩上。班上孩子被欺负了,你要去关怀他,哪怕是一些二流子欺负他,你也要帮助他,因为这样他愿意把自己的信任放到你的肩膀上;一个孩子跟其他老师顶嘴了,但他坚持的是对的,你要肯定他,再来教育他使用正确的方法同老师沟通;如果你知道了,一个问题孩子心里对女孩子有爱慕之心了,他不自然地做了一个出格的举动,喝了那个女孩子的水,以此来宣告他跟这位同学的亲密关系时,请不要当众批评他,你要小心保护他,再从心理上去疏导他这种缺爱的表达;孩子很调皮,他这次犯了错误,但上次你答应他的事情请继续履行……这样的话,孩子们才能把他们的信任放在你的肩膀上,这样的话,我们在对他的教育时,他们才不会从心里抵触。在这里“身教确实重于言传。”

三、班级的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我们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初步形成逻辑思维,属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是否用心。这就要求老师做任何事情都应当一视同仁,不要因为有的学生成绩太差而放任,这样的话,那些偶然犯错的人会效仿跟进。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老师留了几个没有做作业的学生,其中有两个实在成绩太差,老师觉得留他们下来也没有意义,就让他们先回去了。这时候留下来的那一个孩子就火冒三丈,气鼓鼓地说:“凭什么?老师不公平!同样是犯错误,为什么他们可以免于惩罚?”从那时候起,他就认定了老师不公平。老师在失去信任后,无论这个老师怎么解释,那个孩子都不听。公平缺失后,这位老师所上的那门课,孩子也再也没有了兴趣。这里不是标榜这个孩子的行为,他最起码不应该抓住一件事情不放下,导致荒废自己的学业,这里举例只是为了说明“公平”是老师在众多学生面前的安身立命之本。另一个例子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有一次,我要对班干部进行改选,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很多孩子都表露出了兴趣,可只有一个孩子公然在课堂上说出“即使我参加竞选,老师也是不会选我的。”当我听到她的话,我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我迫切地想弄明白,她是不再信任老师能公平,还是有其他原因。最终,她还是竞选了,我也毫不犹豫地选了她。倒不是因为她说了那句话,让我有极力去弥补“伤痕”的举措,而是她真的用心去准备了竞选。我真的庆幸自己还有足够的敏感去捕捉教育的关键期,因此我顺利地化解了这次“公平危机”。孩子犯错了,我们要教育,教育的方式一定要合乎逻辑。孩子这堂课犯错,就当堂教育,不要不让他参加体育课,因为孩子会觉得你不公平。

四、我们就是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认为:观察学习主要是一種认知活动,人们是否把学到的每件事都呈现出来,取决于观察者对行为结果的预期。观察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始终,学生会一直看着老师,他们会以老师为榜样。这就无形中,老师要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自己要先做到,就好比我们想我们的孩子客气待人,懂礼貌,那么,毋庸置疑的我们应当是一个和气的人;我们要让孩子讲卫生,不随地吐痰,那么我们将首先做到讲卫生;我们要求学生不要通过打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要做到的教育方式,就不单单只能靠打手心……我经常引导学生爱上看书,学生听我的,更多的原因是我自己时常在他们面前看书。老师当班主任的过程,就是一个努力树立榜样的过程,我们或许不敢说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去做。

孩子千差万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以上的事例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更为脆弱,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掌握的信息会很多,处理的事情太多。如何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将要怎样做才能给他们一个强有力的肩膀,这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师,就是要坚守一份责任,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朱衣,俞大河,李弘善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4).

[2]何先友,刘学兰,葛明贵.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

作者简介

谢艺波(1984—),男,汉族,广东河源市人,中级教师,学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

凌华志(1984—),男,汉族,广东湛江市人,初级教师,学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支教留守儿童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