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2019-08-19林胜学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林胜学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基础,原本蕴含于生活,应当力求把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具体的社会实际有机地、自然地相结合,把观念的形成过程寓于生活的观察、感受和体会过程。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在学生的现实经验和体验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是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展开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模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相结合,让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使学生通过事例来真切体会、感悟学科知识,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以生活化的教学视野确立综合性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与生活目标相结合。教学目标应该与生活目标相结合,反映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要使知识目标生活化,能力目标生活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生活化,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生活化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从学生的思想特点、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出发,切入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与城乡差异相结合,教学目标应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生活目标要考虑学生性别不同。

二、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补充教材内容

1.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典型内容融入教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把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的典型事例融入教材中,作为教材内容的有机部分。教师应多选取贴近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思考、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指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在备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社会阅历和思想状况。在教学中教师才能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中选取其中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2.编写配套乡土教材。乡土教材是统编教材的“补充资料”,丰富了教材内容,拉近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抽象的教材内容与学生周边生活相对接,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辅助教材发挥作用。乡土教材的编写应该与教材的内容相一致,编写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既可以是纸质书、也可以是音频视频资料。但必须正确定位配套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配套教材充其量是教材的补充,不可能也不应该代替教材的地位。只有正确处理乡土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乡土教材的作用。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应贯穿渗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导入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问题设计生活化、课后练习生活化等。

1.课程导入生活化。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恰当的导入方法,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故事导入法。二是歌曲导入法。三是漫画导入法。四是时事导入法。五是诗词导入法。导之有法,导无定法。道德与法治堂导入方法还可依托名言警句、诗词、视频等方式,但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以有利于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出发点。

2.情境创设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就是说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生活事例,模拟学生生活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以求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多样的情境中去学习,去体会,将教材内容内化,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以达到启迪、帮助学生熟谙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首先,情景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才能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有针对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情境创设应符合课堂教学呈现条件。再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典型、有代表性。最后,情境创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情景的设置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才会有所感、有所发,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问题设计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的切入的角度、问题设计的相關性、问题提出的时机、问题呈现的渐进性至关重要,决定着问题的质量高低和效用的大小程度。首先,问题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其次,问题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再次,问题提出要把握时机。最后,问题呈现应由浅及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基础的问题开始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逐步深入到课本的重难点。

4.課后练习生活化。课后练习环节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环节之一,是对课后作业的查漏补缺。教师在练习题设置上,应选择学生身边的话题、社会热点问题。一是认知类练习,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实践探究、材料分析等。如在学习完《学会合理消费》一课后,教师课后交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调查自己为期一周的消费情况,并反思分析自己的消费情况,哪些属于理性的消费,哪些属于非理性的消费。通过学生对自己消费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出合理的消费选择。这样的作业练习,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矫正了行为习惯,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行为类练习: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变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如在学习完《难报三春晖》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为妈妈洗脚”组织学生的实践作业,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学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后,“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义务植树”或进行“社区做义工”等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将生活化教学落实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抽象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注入活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在情感、能力、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