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2019-08-19王金梅敬万秋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

王金梅 敬万秋

◆摘 要:网络公开课的迅速发展给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的方式来探讨网络公开课替代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能性,以及网络公开课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互补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网络公开课;学习效果

近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共享理念的迅速发展,各种学习平台应运而生,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学习这一种模式,而是开始借助各种网站和学习软件上的网络课堂学习。大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活动。尤其是随着国内外名校公开课在网络上的传播,公开课学习成为了师生们的第二课堂,大受追捧。以致于有人开始质疑传统课堂教学继续存在的意义,认为大学生们通过名校公开课的学习效果会远远超过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薛涌,2006)。本文将通过对我校学生做出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网络公开课的认知,利用,学习效果等的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探讨网络公开课是否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又如何利用网络公开课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尤其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公开课的发展

2001年,本着分享知识的理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向全球公开其校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资源,供大家通过网络学习,揭开了知识共享新时代。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全世界250多所高校和机构成立了国际开放课联盟,与全世界人民共享众多课程。2012年,大型网络公开课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上线,公开课理念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中国教育界对这一知识共享的趋势也做出了回应,各种网络公开课应运而生。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爱课程(www.icourses.edu.cn)上线,这一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另一个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教育部于2013年建立的精品课程平台,课程覆盖所有学科领域。2014年5月,网易与高教社“爱课程网”携手推出大型开放式在线学习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它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211所知名高校和机构推出上千门精品大学课程,仅外语类公开课目前就有129门,从口语到写作再到文学欣赏,精彩纷呈。同时,“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各大门户网站上线,如新浪,网易,搜狐,央视等。(潘凌,王国峰)至此,网络公开课不断地发展,提升,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喜爱。这些课程资源丰富,分类细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际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网络公开课逐渐成为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途经。

二、公开课使用情况调查

此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对象为2016及软件专业及材料专业的152名本科生。问卷涉及学生对名校公开课知晓程度,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果。本问卷在课间发给学生,作答后直接回收,保证了问卷的及时性有效性。

根据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信息:

(1)有74.5%的学生曾经使用过网络公开课,有25.5%学生则从未使用过网络公开课。

(2)网络公开课使用最多的平台是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与优酷视频,而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发的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学生使用率极低,仅为32.3%。有部分学生甚至表示从未听说过MOOC。

(3)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了哲学,心理学这一类的人文社科类学科,部分学生选择了专业相关的课程,比如新浪网最受欢迎公开课,有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正义》,耶鲁大学的《死亡》《心理学导论》《罗马建筑》,国内大学的《导论,王阳明与阳明心学》《儒家道德引论》。

(4)关于英语学习的课程参与率很低,仅为18.5%。

(5)68%的学生认为公开课授课内容丰富有趣,有助于提升自己。少部分学生觉得授课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我校的大部分学生知晓并使用过网络公开课,认为网络公开课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知识面,并有助于专业学习,说明网络公开课受欢迎度较高。但是,问卷调查也显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重要问题:57%的大學生不能坚持学完任何一门课程,即使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仅有17%的学生能完整学完一门或两门课程。从问卷调查亦可得知,大学生一周内平均上网时长为22.5小时,用来网络公开课学习的时长每周仅为2.3小时,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而网络公开课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普遍要求每周学习时间为3~4小时。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长与利用公开课学习的时长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说明:大学生有利用网络公开课学习的意识,但普遍缺乏自控力,缺乏学习主动性,持续性,有效性,很容易被网络上的其它内容诱惑而偏离了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取消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依靠网络学习是根本行不通的,尤其是英语学习,大学生基本上没有通过网络公开课学习来提高英语水平的意识。

三、网络公开课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学习中的语言障碍。从问卷调查得知,大学生选择国外名校公开课的比例高达88%,而选择国内名校公开课的仅为54%,部分学生国内外课程都会选择。大学生选课的偏好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大学的“名校光环”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名校开课时间久,经验丰富,课程质量相对较高。但是我校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听国外大学的课程还有困难,基本要依赖字幕,一边看字幕一边听课,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字幕翻译不够理想,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困难,也会因而失去对课程的兴趣,继而中断学习。即使是国内的一些课程,如果是全英文授课,学生也是需要字幕帮助理解的。如南京大学的公开课:《英国短篇小说》,原本没有字幕,后在学生的要求下,增加了中文字幕。所以,语言障碍是学生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也可以说,网络公开课的学习也使课堂英语学习成为一种需求。通过课堂英语的学习来提高网络公开课的学习效果,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第二是大学生缺乏持久的内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完成率低。从问卷调查得知,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达3.2小时,而真正用在公开课学习的时间仅为0.33小时。多数的时间用来浏览网页新闻与朋友联络,或者玩网络游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依然缺乏自控力,不善于时间管理。计划好了学习内容,却往往被网络上的其它信息分神,无法达成目标。总之,网络公开课学习需要学生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多数学生还做不到。

最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缺少相关教材很难充分理解授课内容。再以南京大学的公开课《英国小说》为例,如果学生缺乏文学欣赏的相关知识,不了解相关作家的写作风格,作品特点,就很难坚持学完整个课程。

综上所述,网络公开课纵然有诸多优势,如传播快捷,资源丰富,但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网络教学的反馈多以问答或讨论的形式进行,缺乏及时性,反馈性,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无法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一切都按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而传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一点网络公开课是无法企及的。因而,网络公开课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我们只能寻求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普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多数班级学生人数超过了50人,有些班级甚至接近100人。二是课时少。如我校4个学期的课时安排分别是48,48,32,32学时,平均每周只有2到3学时。班级学生人数多造成课堂互动困难,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时而穿插课堂讨论,只有个别同学有发言的机会。这样的大班教学难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时少,授课内容受限,信息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公开课出现的意义在于“改变教师心中学生学习的观念”(Russel,2012)。网络上不同教师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提高海量信息,不受人数限制的平台互动恰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要有效整合网络公开课与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经常浏览各大主要网站,收集整理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在课前通过分析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配学习任务,提出相关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有效的课堂管理。课堂上通过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找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教师还应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督促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比如查看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长,平台互动交流的次数以及对相关问题回答的质量。教师还可以考虑把网络学习情况纳入课程考核内容,以有效促进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

五、结束语

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公开课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但会改变传统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指出“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何克抗,2013年)”。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只能作为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一种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好网络公开课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延伸课堂的宽度和深度,是值得我们持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薛涌.开放课挑战中国教育[J].中国新闻周刊,2010,4(46).

[2]潘凌,王国峰.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4]Russel L,Herman.The M00Cs Are Coming[J].The Journal Of Effective Teaching,2012,12.

作者簡介

王金梅(1971.05—),女,英语语言教育硕士,西南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研究。

敬万秋(1965.09—),女,西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研究。

此论文为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名校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xn0140。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
基于信息化教学学习效果量化的课程考核研究
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昆明某高校医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
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调查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1081 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莲心宝宝有话说
学习效果之影响研究:基于学习动机、态度与学习满意度视角
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良方——良好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
《生理学》课程文理科生学习效果评价——以湖州师范学院护理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