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质兔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途径

2019-08-19任克良

科学种养 2019年8期
关键词:兔群兔舍家兔

编者按: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宣布在2020年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全部退出。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任克良研究员,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优质兔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途径,旨在为我国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8年4月27日,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对外宣布,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年全部退出。这表明,我国饲料生产厂家2020年后将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任何药物添加剂。家兔属小型草食动物,机体弱小、抗病力差,容易患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因此“防重于治”对家兔生产者十分重要。

在国家全面实行禁抗的未来,兔业生产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兔群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品种选择、兔场硬件建设、饲料原料采购、绿色饲料添加剂选择、配方设计、兔舍环境控制、先进的饲养方式、饲喂模式的采用和兔群免疫程序执行等环节给予关注和重视,才能达到兔产品绿色安全、生产过程安全高效。

一、品种选择

选养生产性能高、抗病力强的家兔品种(配套系)是实现家兔无抗饲养成功的基础。

品种是家兔生产的物质基础。据测算,种质资源对家兔生产的贡献率达40%以上,因此品种的优劣关系到饲养的难易和效益的高低。养兔企业(户)要选择饲养生产性能优良、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的品种(配套系)。理论和实践证明,肉兔配套系是生产肉兔最高效的途径,主要利用培育的专门化父系、母系,采取特定的生产模式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兔,商品代具有抗病力强、易饲养、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但生产中要严格原配套系生产模式进行,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獭兔生产要选择饲养培育品种(如四川白獭兔等)和经长期选育的优良獭兔,也可采用不同品种(系)间杂交生产商品獭兔,这样饲养的獭兔抗病力强、易饲养、皮毛质量好。长毛兔以饲养我国培育的品种为主,如浙系长毛兔、皖系长毛兔、苏系长毛兔等,这些品种产毛量高、抗病力强、易饲养。

二、兔场硬件建设

生产者要重视兔场硬件建设。兔场硬件包括兔舍、笼具(图1)、饲喂设备、环境控制设备、清粪设备、粪污处理设备、消毒设施等。硬件建设对保障兔群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兔场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略有坡度的地方,要求距离交通主干线200米以上,一般道路100米以上,避免与屠宰场、市场相邻,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兔场、兔舍与外界通道要设消毒间。兔舍保温性能要好,冬暖夏凉,与外界通口全部用铁丝网隔离,以防昆虫、鸟类、鼠类等进入,减少疾病传播。兔笼要耐腐蚀,易于清扫、消毒。兔舍通风最好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保障兔舍空气质量良好,减少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克雷伯氏菌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根据兔子大小、饲养密度设定兔舍机械清粪次数,兔粪要集中做无害化处理(图2)。

三、饲料选择与配方设计

1.选购安全饲料原料

保障家兔饲料质量安全是兔群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原料,所有饲料原料,如发酵豆粕、玉米、小麦麸皮等,应从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企业采购;对每一批原料做营养成分和霉菌毒素检测,杜绝使用质次、含有霉菌毒素、杂质超标的原料。其次,采购草粉等粗饲料前要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无霉变、杂质未超标、无塑料薄膜等方可选购。

2.选择高效绿色饲料添加剂

选择使用替抗高效绿色饲料添加剂是保证兔群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业界同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目前饲料添加剂主要有中草药提取物(如青蒿素、常山碱等)、丁酸钠、酸化剂(如柠檬酸、二甲酸钾等)、寡糖(如低聚果糖、壳聚糖等)、糖萜素、植物精油、抗菌肽、氧化酶类等。

3.设计科学安全的饲料配方

设计饲料配方在参考饲养标准、注意生产性能的同时,必须关注兔群安全间题。最新研究发现,饲粮中低蛋白对维护兔肠道健康有益。建议在补充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水平1%~2%,提高粗纤维水平3%~6%,以降低兔群健康风险。全价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搅拌均匀,适当延长调制时间。饲料配方一旦確定不可随意更改,否则极易引起家兔消化机能紊乱。

四、兔舍环境控制

1.温度与湿度

家兔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不同日龄、生理阶段的家兔对环境温度要求不同:初生仔兔适宜生长的温度在30~32℃,1~4周龄20~30℃,成年兔15~20℃。成年兔耐受低温、高温的极限为-5℃和30℃。繁殖公兔长时间在30℃条件下生存,易发生“夏季不孕”现象,且容易中暑。兔舍温度过低是导致仔兔、幼兔腹泻的主要诱因。兔舍人工增温措施包括集中供热、局部供热、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和专设产房等;兔舍降温措施包括安装湿帘、空调和加大通风量等。兔舍的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一般不应低于55%或高于70%;控制湿度的措施包括加强通风,适当降低舍内饲养密度,增加粪尿清除次数,排粪沟撒布吸附剂(如石灰、草木灰)等。

2.通风

兔舍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兔群呼吸道疾病发生率的高低。兔群呼吸道疾病主要有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克雷伯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等,预防措施除注射巴氏杆菌一波士杆菌疫苗外,做好兔舍通风工作也至关重要(图3)。兔舍有害气体允许浓度标准为:氨<30毫克/千克,硫化氢<10毫克/千克,二氧化碳<3500毫克/千克。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生成量的方法包括适度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清粪次数,减少舍内水管、饮水器的泄漏,加强通风等。兔舍排气孔面积应为地面积的2%~3%,进气孔的面积为地面积的3%~5%。采用机械通风时,夏天的舍内空气流速以0.4米/秒为宜,冬天以不超过0.2米/秒比较适宜。

3.光照

不同生理阶段的家兔对光照时间和强度要求不同:繁殖母兔,光照时间14~16小时、光照强度20~30勒克斯;公兔,光照时间10~12小时、光照强度20勒克斯;肥育兔,光照时间8小时、光照强度20勒克斯。光源采用荧光灯为宜(图4)。

五、饲养模式

1.推广“全进全出制”饲养模式

“全进全出制”饲养模式是保障兔群健康的主要技术措施,即一栋兔舍仅饲养同期断奶仔兔,饲喂至同期出栏,然后对兔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清洗和消毒,间隔4~18天再进下一批家兔。“全进全出制”便于组织生产,可以明确饲养人员每天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每周批次化生产,可以减少发情鉴定、配种、摸胎等零散繁琐工作,使这些操作集中进行,饲养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种兔和仔兔。实践证明,该饲养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兔病发生,提高家兔成活率。

实现“全进全出制”饲养模式必须进行同期发情、同期配种(人工授精技术)和同期产仔。目前肉兔繁殖周期有35天、42天和49天三种模式。建议獭兔生产者积极应用推广该模式。

2.断奶兔采用限制饲养模式

断奶后20~30天的幼兔消化道疾病发生率很高,饲养不当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据笔者团队研究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添加剂的情况下,采用限制饲喂方式可有效控制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断奶后20天内按照自由采食量的85%~90%饲喂,待20天后再逐渐增加饲喂量,直至近似于自由采食,此方法可以降低兔群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且对出栏兔体重无显著影响。限制饲喂方法除通过人工饲喂实现外,还可采用北京四方新域环境控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绍兴乐丰笼具设备有限公司等生产的自动定时定量饲喂系统(图5)来实现。

六、科学免疫与疾病防控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①17~90日龄仔兔、幼兔,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50毫克氯苯胍、1毫克地克珠利,可有效预防兔球虫病的发生。注意轮换用药。治疗剂量加倍。

②20~25日龄仔兔,注射大肠杆菌疫苗,以防断奶等应激造成大肠杆菌的发生。有条件的大型养兔场可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成的疫苗进行注射,预防效果良好。

③30~35日龄仔兔,首次注射兔瘟单联或兔瘟一巴氏杆菌二联苗,每只颈皮下注射2毫升(图6)。60~65日龄时再皮下注射1毫升兔瘟单联苗或兔瘟一巴氏杆菌二联苗以加强免疫。种兔群每年注射2次兔瘟疫苗。

④40日龄左右的兔,注射魏氏梭菌疫苗,皮下注射2毫升,免疫期6个月。种兔群应注射魏氏梭菌菌苗,每年2次。根据兔群情况,还应注射波氏杆菌疫苗等。

2.家兔主要疾病防控措施

①体内外寄生虫病。每年春秋两季对兔群进行2次驱虫,可用伊维菌素皮下或口服用药(具体使用方法参考说明书),不仅对兔体内寄生虫(如线虫)有杀灭作用,也可以治疗兔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蚤虱等)。

②毛癣菌病。毛癣菌病是由真菌毛癣霉或小孢霉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极强的皮肤传染病,是目前我国养兔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首先,引种必须从健康兔群中选购,引种后隔离观察至第一胎仔兔断奶时,如果仔兔无该病发生,才可以混入原兔群。其次,一旦发现兔群中有眼圈、嘴圈、耳根或身体任何部位有脱毛,脫毛部位有白色或灰白色痂皮,及时隔离,最好做淘汰处理,并对其笼位及周围环境用2%火碱或火焰进行彻底消毒。再次,严禁商贩进入兔舍。

③中毒病。饲料霉变中毒是目前危害兔生产的主要间题之一,因此必须对草粉、玉米、小麦麸皮等原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一旦发现结块、发黑、发绿、有霉味、含土量大等情况,应坚决弃之不用。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制剂对预防该病有一定效果。此外,饲料中使用的菜籽饼、棉籽饼等要经过脱毒处理,添加量不可超过5%,并且仅可饲喂商品兔。

猜你喜欢

兔群兔舍家兔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兔场常见四消大毒误区
一起突然变更饲料引发的獭兔魏氏梭菌病
分割兔舍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家兔便秘的防治办法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