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

2019-08-19许友对王文泽林文灿胡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血液灌流炎症因子

许友对 王文泽 林文灿 胡彬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90例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后,82例患者康复出院,

8例患者死亡,成功救治率为91.11%。治疗后患者IL-8、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1、11.18、10.27,P<0.05)。血液灌流开始时、血液灌流120 min时患者血钠、血钾、碳酸氢根、CO2分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0.09、0.68、0.51,P>0.05);与血液灌流开始时相比,血液灌流120 min时的血糖、乳酸水平均有所降低,氧分压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6.28、7.54,P<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可将其广泛推广。

【关键词】 急性中毒; 血液灌流; 炎症因子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lood perfusion and the effect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oisoning patients.Method: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8,90 patients with acute poisoning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blood perfusion therapy and analyze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Result:After hemoperfusion therapy,82 patient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8 patients died.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rate was 91.11%.The levels of IL-8,IL-6,TNF-α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9.61,11.18,10.27,P<0.05).At the beginning of hemoperfus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sodium,potassium,bicarbonate and CO2 partial pressure at 120 min after hemoperfusion(t=0.95,0.09,0.68,0.51,P>0.05).Compared with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hemoperfusion,the blood glucose,lactic acid level and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creased at 120 min after hemoperfusion (t= 4.93,6.28,7.54,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blood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oisoning patients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 in the body and it can be widely promoted.

【Key words】 Acute poisoning; Hemoperfusion; Inflammatory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Shishi Hospital,Shishi 362700,China

急性中毒屬于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承受越来越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急性中毒患者数量也显著增加[1]。我国各类死亡原因中,中毒和伤害死亡居于前列,因中毒死亡的患者占10%左右 [2-3]。现阶段,大多数中毒药物尚未研制出特效解毒药,内临床内科通常采用导泻、利尿、洗胃以及催吐等急救措施进行处理,虽然部分患者能急救成功,但是对于部分就诊时间相对较晚或者中毒量较大的患者难以得到成功抢救,人体内长时间滞留毒物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促使患者直接死亡[4-5]。近年来,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中选取90例。纳入标准:药物中毒;出现血液灌流指征。排除标准:中途退出。中毒到就诊时间平均(1.28±0.25)h,患者平均年龄(29.62±22.62)岁,男49例,女41例;杀虫双中毒3例,毒鼠强中毒5例,百草枯中毒20例,佳乐定中毒4例,氯丙嗪中毒5例,安定中毒5例,泰诺中毒7例,卡马西平中毒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患者家属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开通静脉通道,经口行气管插管,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干净,连接呼吸机,设置为SIMV+PEEP模式,具体参数设置为:流量触发:2 L/min,吸呼比1∶1.5,吸氧浓度:40%~60%,潮气量:8~12次/min,频率:10~12次/min;若患者血压水平较低,则给予其5~15 μg/(kg·min)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确保其血压水平高于90/60 mm Hg;采用清水彻底洗胃,将250 ml 20%甘露醇经胃管内灌入导泻。在以上各项常规抢救措施基础上,对患者行血液灌流,经股静脉穿刺,将GAMBRO公司生产的Gam Cath双腔导管置入,采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JF-800A型血液灌流机、血液灌流器、透析型人工肾一次性使用血液回路对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将患者中毒药物类型、体外循环血液流速作为依据,控制血液灌流时间在2~4 h;体外循环管路、灌流器均采用2 000 ml 0.9%氯化钠和4万单位肝素钙浸泡,对其进行预冲;对患者行血液灌流的过程中,血液流速控制在100~180 ml/min,并对体外循环动静脉端压力进行严密监测,体外循环血采用加热装置加温到38℃~40℃,结束血液灌流时,通过空气回血法行回血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治疗前后IL-8(白介素-8)、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分析患者血液灌流开始时、血液灌流120 min时血钠、血钾、碳酸氢根、CO2分压、血糖、乳酸及氧分压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本研究中90例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后,82例患者康复出院,8例患者死亡,成功救治率为91.11%,死亡患者中毒量大,且病情严重,血液灌流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48 h后的IL-8、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統计学意义(t=9.61、11.18、10.27,P<0.05),见表1。

2.2 血液灌流前后各临床指标对比

血液灌流开始时、血液灌流120 min时患者血钠、血钾、碳酸氢根、CO2分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0.09、0.68、0.51,P>0.05);与血液灌流开始时相比,血液灌流120 min时的血糖、乳酸水平均有所降低,氧分压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6.28、7.54,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灌流是指采用装有固态吸附剂的血液灌流器,采用吸附方式将机体内有害代谢产物或者外源性毒物清除干净,最终达到净化血液的效果[6]。临床大部分血液灌流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或者树脂,能对小、中、大分子毒物进行强有力的吸附,在脂溶性高、分子量大的毒物或者药物中毒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7-8]。本研究中,90例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后,82例患者康复出院,成功救治率为91.11%,说明血液灌流能将患者体内毒物或者药物有效、迅速清除,避免脏器对毒物继续摄取,本研究中采用灌流器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能对脂溶性、蛋白结合率高的毒物进行高效、非特异性吸附。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48 h后的IL-8、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血液灌流在清除毒物、药物的同时,还能清除炎症因子,将疾病进一步恶化的病理生理进程阻断,维持稳定的免疫状态。血液灌流开始时、血液灌流120 min时患者血钠、血钾、碳酸氢根、CO2分压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提示对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时,不会明显影响各项指标水平。而与血液灌流开始时相比,血液灌流120 min时的血糖、乳酸水平均有所降低,氧分压有所提高,提示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时,血糖和乳酸水平有所降低,氧分压水平有所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血液灌流之前,通过大量补液,将患者血容量不足现象纠正,进而减少了乳酸量[9-10]。其次,血液灌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内环境,将毒物代谢率提高,对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形成有效保护,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1]。这与任磊等[12]研究具有高度相似性,该学者通过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血液灌流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急性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血液灌流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对机体内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段斌,刘菊英,肖敏,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AOPP患者疗效及胆碱酯酶、多巴胺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35-538.

[2]徐华,陈建洪.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疗效的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2):157-159.

[3]焦清海.早期抗炎联合重复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炎症因子IL-8、IL-18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2):3574-3575.

[4]毛光宇,巩建华,关伟,等.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技术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3):109-110.

[5]唐雪.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5):122-125.

[6]蔡雪,刘鑫,韩雪,等.血液灌流联合长托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16(6):596-599.

[7]吴燕生,郁毅刚.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72 h血液灌流方式选择对血清相关毒素清除情况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9):1843-1845.

[8]范颖楠,黄杨,冯筑生,等.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12-16.

[9]黄英,罗文坚,庞云珍.血液灌流联合加强护理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6):661-662.

[10]廖涛,刘明,菅向东.服毒-血液灌流时长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临床意义初探[J].河北医学,2016,22(1):43-47.

[11]肖太玲,刘翠萍.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J].北京医学,2016,38(7):728-730.

[12]任磊.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926-1927.

(收稿日期:2018-12-19)

猜你喜欢

血液灌流炎症因子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临床观察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