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导航机制探讨

2019-08-19孙晓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馆藏深度机制

孙晓芳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导航机制探讨

孙晓芳

中山市博爱医院图书馆,广东 中山 528403

文章概述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聚合与导航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了当前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导航面临的问题,表现为检索与导航途经单一、关联数据更新迟缓、资源信息模糊复杂等。提出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及导航机制的构建方法:开发应用深度聚合工具,综合数据分析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建立更新深度聚合资源本体库,构建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模型;及建设馆藏资源导航系统,明确资源导航可视化结果,增设人工咨询导航服务。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导航机制

在用户日益追求精服务、高效能、低消耗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图书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呈现出复杂性、虚拟性、智能化的特点,数字图书馆以机器为主、人工为辅的馆藏资源服务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对馆藏资源的深度聚合与导航服务,需要不断加大对馆藏资源的深度整理和挖掘力度,研究适合新时代的馆藏资源导航服务机制。随着数字资源的研究与应用的丰富,数字图书馆除需要加快自身资源的更新变化速度外,还面临检索与导航途经单一、关联数据更新迟缓与资源信息模糊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对馆藏资源的深度聚合与导航机制进行研究,以满足用户检索、导航的需求。

1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聚合与导航的内涵及其关系

1.1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聚合

“聚合”多出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指将相关的内容、数据等进行系统挑选、归类、分析,形成最优化结果,表示为一种较强形式的关联关系。聚合需要对对象进行量身定制,分析其中包含的托管对象,利用相关技术形成具体的操作系统,如互联网的RSS订阅、Google Reader、雅蛙网等。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机制是建立在“聚合”基础上的对馆藏资源展开的深度重构服务,指从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找到相似的、重合的或对立的关系,利用SILK、D2R、LIMES等聚合工具,对馆藏资源进行分析、处理、转化等,最后形成关联数据的服务方式[1]。

1.2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导航

“导航”本意为指导、航行,一般用于航海、航空等位置监测领域,随着导航仪的发明与普遍应用,多用于日常方向指导、路线指导等。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导航机制,是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搜索记录、借阅记录等,对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与资源进行匹配,通过图书馆记忆系统形成用户终端,开发检索、导航智能界面,形成系统的用户服务流程的服务方式[2]。

1.3 二者的关系辨析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机制能够明确地将馆藏资源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转换与关系建构,并选择恰当的聚合方法对馆藏资源进行聚合,形成关联数据,为导航服务中分析用户信息的关联性和导航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对检索与导航一体化的需求。而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导航机制能够明确资源导航可视化结果,为深度聚合机制提供聚合平台和聚合资源。

2 传统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聚合与导航面临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包括期刊、论文、报纸、专利信息、图书与行业标准等,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深度聚合与导航服务的研究,能够加大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为用户提供精准、特色的个性化服务[3]。但由于数字图书馆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进行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机制与导航机制构建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现实的客观因素制约,影响数字图书馆构建的效果。

2.1 检索与导航途径单一

馆藏资源的深度聚合与导航机制受到现有数字资源服务因素的影响,导致数字图书馆检索与导航途径单一,造成了服务过程中资源的浪费与效率的低下。在传统的数字图书馆中,电子图书、全文期刊、专利数据库等检索系统各自独立,资源分散,各部分之间缺乏系统的联系[4]。用户输入书名、作者、类别、ISBN号(国际标准书号)等针对性较强的信息,只能查询到图书的出版信息、图书的位置、流通数量等基本信息,但要想获取更加精确的信息,则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如主题途径、引文途径、序号途径、代码途径等。这种单一的、独立的检索、导航途径,拉低了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源预处理的速度,影响了馆藏资源聚合与导航利用的效率。

2.2 关联数据更新迟缓

关联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受到聚合方式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智能技术与管理员业务水平的影响[5]。由于数字图书馆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缺乏智能工具与技术的知识素养与应用技能,难以形成对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导航服务的正确认识,导致用户信息更新缓慢、数据深度聚合预处理与资源转换受到影响,导航客户端与导航平台建立缺乏相关智能技术与工具的支持。

2.3 资源信息模糊复杂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但部分信息模糊不全,加剧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的难度,给用户导航服务增添了困难。资源信息模糊复杂主要表现在纸质资源或历史实物文献数字化程度不够和资源揭示深度浅薄2个方面[6]。首先,馆藏资源除了当前保存下来的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外,还包括人类发掘的历史遗产与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这些纸质资源与历史实物文献数字化程度不足,严重影响了数字文献的聚合。其次,部分文献内容缺失,研究背景受限等,影响了资源展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数字图书馆提供馆藏资源的导航服务,需要对资料进行深度聚合、形成关联数据后,设置具体的历史导航模块与流程,但由于资料信息的缺失与模糊复杂,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严重影响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展示与利用[7]。

3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方法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机制的聚合方法,大体分为加大深度聚合工具的开发应用、综合数据分析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建立更新深度聚合资源本体库、构建馆藏资源的深度聚合模型等。选取合适的聚合方法,能够创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升数字图书馆资源覆盖率。

3.1 深度聚合工具的开发应用

构建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机制,首先要明确可利用的深度聚合工具,加大研发与应用力度。常见的深度聚合工具有SILK、D2R、LIMES与R2R等。其中,SILK与LIMES是通过计算语义相似度与距离实现的数据关联。D2R与R2R是通过映射的方法,对馆藏资源进行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格式转换,将转换后的结果建立系统的聚合工具[8]。利用这些深度聚合工具,能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充分的语义与数据的转换,保证深度聚合的效果。同时,数字图书馆要组建专业的聚合技术小组,培养馆员的技术运用思维,开发深度聚合新工具,为深度聚合营造环境。馆藏资源深度聚合工具的应用与开发,能够为深度聚合机制的建立融入科技创新元素,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性。

3.2 综合数据分析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首先,扩大综合分析技术的应用,减少馆藏资源深度聚合过程中人力与资源的浪费,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与语义网技术的优势,建立大数据平台与模型,利用技术平台与分析技术,将关联数据或相似数据进行区分、建模,提高深度聚合的数字化程度。其次,延伸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广度,将馆藏资源进行图像化处理与识别,通过将资源进行图像编码与资源描述,形成特定的资源聚合模式[9]。

数据分析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易受到大环境与智能技术的影响,在数据的分析中易出现个别偏差,需要数字图书馆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不断更新技术应用范围,推动资源聚合的可视化展示,提高用户获取资源的便捷性与直观性。

3.3 建立更新深度聚合资源本体库

本体库是有关资源表述的系统库。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多样,将这些资源统一进行语义描述或数据描述,能够为深度聚合提供统一的聚合标准。建立深度聚合资源本体库,并不断更新语义描述与数据表述,融入新的表述方式与描述方式,如引入网络语言表述方法,在馆藏资源中建立流行用语关联机制,将有关资源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发现其中的关联关系,建设本体资源互联机制[10]。建立更新资源本体库,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深度聚合资源本体库的建设准则,划分深度聚合的责任与任务,对于更新本体库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建立相关负责人管理制度,杜绝各种不作为。

3.4 构建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模型

构建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模型,为深度聚合机制建立聚合框架,帮助数字图书馆加快资源转换率,进行资源数据的重构聚合(见图1)。构建深度聚合模型,首先,获取馆藏资源,将馆藏资源中纸质文献、数据资源、用户信息、影像录音、行业标准、专利信息等进行分类规划[11]。其次,进行资源的描述转换,提取资源的各项特征,依据特征建立资源本体库,进行资源的描述更新。然后,建立资源的聚合关系,根据资源间包含的等级关系、同义关系、引用关系、映射关系、论述关系、本体关系等,进行资源的深度聚合。最后,发布聚合结果,将聚合结果进行界面展示与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实际体验效果对深度聚合结果进行评估,利用评估反馈开展资源的再度聚合[12]。

图1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模型

4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导航机制构建

通过建设馆藏资源导航系统,明确资源导航可视化结果,增设人工咨询导航服务等,构建数字图书馆导航机制。这样,可以加大馆藏资源导航服务的覆盖率,有利于提升馆藏资源的使用率,彰显数字图书馆的竞争特色。

4.1 建设馆藏资源导航系统

获取深度聚合后的馆藏资源后,即可以建设馆藏资源导航系统(见图2)。

图2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导航系统示意图

首先,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处理与预判,如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检索与借阅记录、阅读习惯与数据的下载记录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导航的方向;最后,进行导航界面的设计与展示,开展导航效果的评估与修正工作,确定导航的运行模式[13]。数字图书馆建设馆藏资源导航机制,可以从导航系统中找到导航机制的立足点与优势,运用与发挥导航系统的优势,进而发现导航机制构建规律,提升数字图书馆导航服务的质量。

4.2 明确资源导航可视化结果

可视化就是利用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技术,将导航步骤以实际的图形与流程图表示出来。明确馆藏资源导航的可视化结果,能够加强数字图书馆构建馆藏资源导航机制的信心与动力,有利于带动数字图书馆融入图形学等新元素[14]。馆藏资源复杂多变,明确资源导航的可视化结果,能增加用户直观了解及获取资源的途径,便于用户发现资源间的联系,进行资源聚合。

4.3 增设人工咨询导航服务

数字图书馆按照机器服务为主、人工服务为辅的服务理念,设置的导航服务也主要是机器导航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年龄较大、操作不熟练的用户来说,难以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导航机制,需要全方位考虑,增设人工咨询导航的服务,开设人工导航专题讲解,实行一站式导航负责制,为部分用户提供特色的人工服务。人工咨询导航服务具有人性化、一站化的特点,是馆藏资源导航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5 小结

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导航机制,是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更新、服务优化升级的前提条件,基于新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深度聚合工具、数据分析技术、导航系统与可视化技术,形成资源互联共享的全新服务模式,以增加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更具特色、更具个性的服务。

[1]闫晶,毕强,李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组织质量形成机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10):3-9.

[2]闫晶,毕强,李洁.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评价指标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4):5-12.

[3]沈志宏,黎建辉,张晓林.关联数据互联技术研究综述:应用、方法与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4):125-133.

[4]魏璋.图书馆资源聚合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8):124-125.

[5]刘晓娟,黄海晶,尤斌.语义网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深度聚合中的应用[J].图书馆杂志,2015,34(6):76-82.

[6]毕强,闫晶,李洁,等.基于扎根理论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5):61-66,38.

[7]马黎艳.语义网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深度聚合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5):36-37,40.

[8]李洁,毕强.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聚合可视化模型构建研究[J].情报学报,2016,35(12):1273-1284.

[9]马灿.基于信息聚合技术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化分析[J].图书馆,2016(6):50-53.

[10]张德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导航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3(11):76-79.

[11]李雅洁.倾斜角手势与传统界面导航技术在移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28-38.

[12]李翠.基于Flash的图书馆导航系统设计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6):77-78,89.

[13]周玲元,王雪,卜千才.“985”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分类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5):42-52.

[14]杨凡.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知识导航创新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9):115-116,119.

Discussion on Deep Aggregation and Navigation Mechanism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in Digital Libraries

SUN Xiao-fang

(Library of Zhongshan Bo’ai Hospital, Zhongshan 528403, China)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aggregation and navigation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in digital libraries, analys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deep aggregation and navigation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in digital libraries, such as single search and navigation path, slow update of related data, and fuzzy and complex resource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also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deep aggregation and navigation mechanism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in digital libraries: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deep aggregation tools, integratin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establishing and updating deep aggregation resource ontology library, building a deep aggregation model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building the navigation system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clarifying resource navigation visualization results, and adding manual consultation and navigation services.

digital libraries; collection resources; deep aggregation; navigation mechanism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4.007

G250.73

A

2095-5707(2019)04-0030-04

(2019-01-20)

2019-02-20;

孙晓芳.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深度聚合与导航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4):30-33.

孙晓芳,E-mail: lnnbhvtc@163.com

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馆藏深度机制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深度观察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