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纠古文字形体解释错误之处

2019-08-19孟小驰

山西青年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会意古文字前人

孟小驰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在延续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熟知承载文化的汉文字的内涵,就能继承前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古文字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随着考古学的兴盛,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硕,但这其中不乏一些古文字爱好者的错误论断。本文就以三个字为例,试析其解释的不当之处。

一、析“活”

二、析“屰”和“逆”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古文字形意研究》一书中有个别关于文字形义解释不当之处。下面试举两例加以阐述。在下卷第二十一章中,关于屰、逆的解释,笔者持怀疑态度。国光红先生谈到,这两个字是用来铺垫嫦娥“打嗝得”的。暂且不考虑其用字的目的,单从这两字的形和义看,就存在不当之处。

(一)析“屰”

(二)析“逆”

国先生对逆字的训释同样不准确。他提到,“迎也”就是逆向而行,认为逆的本义是逆行。而《说文》:“逆,迎也。从辵屰声。”再参看《说文解字诂林·辵部》,各家均认为逆的本义是迎接。首先可以判断的是,逆的本义是迎接,并非逆行。国先生还认为,逆字应当从辵从屰,屰亦声,认为屰在逆字中是参与会意的。他给出的理由承接上一屰字,实际上,这并无根据。《说文解字诂林》各家均认为逆字是从辵屰声的形声字。据《说文解字诂林·干部》所收录的屰字字条——《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据《说文》,屰为顺屰之屰,逆为迎逆之逆”可知,屰与逆古不同义。又《说文解字诂林·辵部》,其中引《说文辨字正俗》:“顺逆之逆当作屰,今通作逆,而逆字有仍用本义者,段氏曰:‘今人假逆以为顺屰之屰,逆行而屰废矣。’”由此可见,表顺屰之屰的屰与逆是假借关系。这两个字并不能在字义上有所承接。综上,国先生所持的“迎也就是逆向而行”“屰字参与会意”的说法不正确。

研究古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饱有对古文字和古文化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学者们要勤思考、肯刻苦、讲科学,这样才能既不辜负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猜你喜欢

会意古文字前人
张素凤教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出版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致寝前人语
“会意”读书法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打渔人
连一连
趣味古文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