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恢复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19-08-15刘锦妮张小娟张田

贵州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延续性满意率居家

刘锦妮 张小娟 张田

(1.杨凌示范区医院神经外科,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示范区医院急诊外科,陕西 杨凌 712100)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较为严重的脑卒中类型,约占到整个脑卒中患者的20~30%。如何预防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内并发深静脉血栓是脑卒中二级预防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1-2。目前恢复期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是早期运动、抗凝、间歇气压、弹力袜等措施[3]。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依赖于患者是否严格遵医执行。本研究采用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实施护理,以期提高患者严格执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归入对照组,双号归入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59.25±7.52)岁,左侧偏瘫25例,右侧偏瘫17例。运动障碍:轻度21例,中度13例,重度8例,语言障碍:轻度28例,中度11例,重度3例。观察照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9.31±7.48)岁,左侧偏瘫26例,右侧偏瘫16例。运动障碍:轻度22例,中度13例,重度7例,语言障碍:轻度27例,中度10例,重度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院护理指导,定期回院回访检查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随访指导基础上再行延续性护理。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延续性护理,明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责任人,制定延续性护理的内容:定期电话随访患者病情、用药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临床症状,对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医生,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回院随访相关指标,定期上门指导患者康复锻炼,确保患者以正确的方法和频次进行康复锻炼如每日行走距离活时间,弹力袜使用时间的方法,指导患者制定科学饮食方案。与患者保持每日有信息沟通,了解指导患者用药情况,锻炼情况,督促患者遵医用药及行康复锻炼措施,对于采用间歇气压机、弹力袜的患者指导其正确使用。对于患者居家康复期间提出的问题及时耐心给予解答,若电话沟通不能解惑,应征求患者意见上门实际指导及解答。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入组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神经缺损评分(NIHSS)、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患者观察期内发生深静脉血栓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

1.3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得数据输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入组不同时间段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入组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组不同时间段凝血指标比较

注:组内与入组时比较,*P<0.05,入组后不同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入组不同阶段NIHSS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均较入组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在入组后不同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组不同阶段NIHSS评分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观察期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观察期内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1.43%,对照组该发生生静脉血栓6例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南支出,所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均应对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6]。因此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区预防深静脉血栓症显得尤其重要[7-8]。脑卒中患者符合出院指征后居家康复,要系统性完成上述预防方法存在一定的困难。寻找有效的方法促进患者遵医康复锻炼是降低患者恢复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有效措施[9-10]。

延续性护理是适合居家康复的慢性病患者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患者居家也能得到医护人员的连续性照护,确保患者及家属正确执行药物治疗、康复锻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等一系列照护措施[11],以强化患者遵医治疗和康复的效果[12]。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病情仍然复杂,居家康复过程中,患者或家属对疾病康复相关知识缺乏,执行医护措施质量差异大,实施延续性护理确保患者能得到与在医院基本一致的照护,从而提升患者康复质量[13]。本研究对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居家康复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较之于常规护理,其明显提升了患者用药、康复锻炼方面的执行质量,使患者早期运动效果得到保证,而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积极介入患者居家康复过程,并对患者全程专业指导,有效保证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在家康复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康复质量,降低其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具备条件者尽可能实施该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延续性满意率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微生高的往事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