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牙髓炎老年的患者的治疗方案研究

2019-08-15董文豪

贵州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牙髓炎患牙牙髓

董文豪

(成都金牛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 成都 610036)

急性牙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牙周血管扩张造成的周围组织充血,炎症细胞浸润使髓腔压力升高,进而对神经纤维产生刺激,导致患者产生疼痛,同时也会造成感染扩散[1-4]。本研究对保髓疗法与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63.51±6.94)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62.98±6.88)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62~81岁,平均(63.94±6.9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牙髓炎诊断标准见相关文献[5]。纳入标准:(1)经诊断为急性牙髓炎患者。(2)年龄≥60岁的患者。(3)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1)合并急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肺功能障碍的患者。(3)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保髓疗法。具体如下:患者采取局部麻醉后,做一个直径约1 mm的穿髓点,将窝洞内彻底清洁,做好填充准备。将浸有丁卡因注射液的棉球放置在髓腔内。确认患者没有患牙自发性疼痛后在穿髓点放置沾有1号粉的干棉球,并使用丁香油将穿髓点临时封闭。7 d内若患者不存在资方疼痛,可以将放置的沾有1号粉的干棉球取出后在穿髓点放置沾有Ⅱ号粉剂的棉球,将穿髓点封闭后1周进行复诊。(2)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进行开髓引流,在开髓孔部位放置甲硝唑丁香油液将牙髓与外界阻断,并使用0.2%甲硝唑注射液含漱,开髓引流结束后使用挖匙将牙本质的龋腐刮净。将定向油棉棒放置在开髓孔处,使用甲硝唑注射液对开髓窝洞进行反复冲洗,然后进行隔湿和干燥处理,并进行消毒。将开髓孔使用牙胶临时封闭,3~4 d后使用氢氧化钙加甲硝唑糊剂对开髓孔进行封闭。14 d后若患者没有自发性疼痛症状,则进行双层垫底填充,7 d后复诊。(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疼痛情况、治疗后7 d的患牙叩痛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对计数结果比较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对计量结果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内14(35.00%)例患者疼痛加重、6(15.00%)例疼痛无变化、20(50.00%)例患者疼痛缓解,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 h内19(47.50%)例患者疼痛加重、11(27.50%)例疼痛无变化、10(25.00%)例患者疼痛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7 d的患牙叩痛情况比较 治疗后7 d观察组3(7.50%)例患者患牙叩痛加重,37(92.50%)例患者患牙叩痛不变,对照组20(50.00%)例患者患牙叩痛加重,20(50.00%)例患者患牙叩痛不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6.1±1.2)次,治疗后2(5.00%)例患者发生急性根尖周炎,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7.7±1.4)次,治疗后6(15.00%)例患者发生急性根尖周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牙髓炎的发病原因可能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也可能为牙髓充血导致。特别对于老年患者,抵抗能力较低,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方法为缓解由急性牙髓炎而导致的自发性疼痛[7-8]。本研究重点对保髓疗法与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以期能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缓解急性牙髓炎患者疼痛最有效的方法为降低髓腔内的压力,并祛除引起疼痛的肿胀牙髓组织,常规的保髓疗法虽然开放髓腔使髓腔压力得到缓解,但是龋洞里的细菌极易进入患者牙髓诱发感染,并且原有的坏死物质不能被直接切除,且炎症会逐步向根尖扩散,进而导致根尖周炎[9]。因此较常规保髓疗法来说,开髓后应当在短时间内将部分炎性物质引流出,并及时使用失活剂将髓腔封闭,进而降低炎症因子对神经产生的刺激,预防根尖周炎的发生和发展[10]。因此临床上给予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能够彻底将感染和肿胀的牙髓组织清除,极大的缓解了髓腔内的压力,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同时甲硝唑是治疗口腔疾病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使用甲硝唑丁香油棉球将髓腔暂时封住能够促使有活力的牙髓血管内产生血栓,发生纤维化,最后导致牙髓血管的血流停滞,无法正常维持血液循环和营养作用,最终神经纤维发生坏死和断裂,炎性反应因子无法经坏死的神经纤维进入牙髓,因此避免了牙髓炎症进一步恶化[11]。且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联合注入氢氧化钠,能够中和细菌和炎症酸性产物,减少对牙髓产生刺激,促进牙髓内有机磷化合物水解为无机磷酸盐,加快牙本质重新钙化,恢复创面,修复牙本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较保髓疗法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疼痛,临床疗效较佳。同时由于保髓疗法在开髓后并未对髓腔进行封闭,因而患者在家期间也极易遭受细菌感染,增大炎性反应,容易诱发急性根尖周炎,进而增加治疗难度,导致诊疗次数增多,因此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诊疗次数高于观察组患者[12]。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较保髓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患牙疼痛、叩痛情况,且治疗次数少,临床有效率较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牙髓炎患牙牙髓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