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提升双创能力的对策及思考

2019-08-15陶玉梅马晓丽徐国华郭玉秀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2期
关键词:供给侧双创供给

陶玉梅,马晓丽,徐国华,郭玉秀

(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2.沧州师范学院,河北 沧州)

2014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新引擎。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需立足于供给侧视角,为提升我国社会劳动力积极承担其培养一线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通过提升学生双创能力来向社会源源不断供给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1]。

一 高职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共同目标,创新创业目标是培养人才具备开拓能力与基本素质,但其中不仅仅包含大学生,还针对社会各阶层群体,以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来锻炼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这与供给侧改革要求增长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目标恰好相符,更是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所形成千人一面的同质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同时,高职院校学生更为需要个性化发展,具备基本创新创业能力,且创新创业意识相对较好。一般来看,社会各行产业与高职院校接触频率较高,因为高职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且自身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较为完善,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高职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深造学习中,基本都在强烈就业危机的驱使下直接面向工作岗位。但大学生仍然具有迫切的创业愿望,本身便具备一定创新创业潜力,希望能够通过创业来体现出自身价值。因此,高校应积极思考如何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渠道,在供给侧背景下有效落实高校双创教育事业发展,这不仅是实现制造2025 的主要途径,更是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路、重塑大学生职业观的必然选择

二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 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失衡

当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出现专业设置在供给侧方面失衡、教学科研没有与课程紧密结合、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社科院于2017 年颁布的蓝皮书《2017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明确指出相比本科毕业生,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与工作关联度过低,因而高职院校需要迫切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来深化改革课程内容及专业设置供给侧。同时,2016 年所颁布的《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中也明确表示高职2015 届毕业生多数认为高职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课程,且教育方法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适用等。站在大学生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需积极改进创新创业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但实际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第一、二课堂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相违背现象。正是由于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弱化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注重开展通识教育,且过于传播学生重技术理念,弱化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始终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2]。

(二) 创业资源和教育资源尚未融合

供给侧改革最为重要的结构驱动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但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说科研工作能力始终较为落后。实际上,高职院校在科研学术方面应以职业特色发展来为教学教育服务,加大改革课程设置及专业建设力度,扎根于企业生产与实践环节,促进应用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知识成果。我国当前正处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是高职院校科研学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但能够从中实现产业价值转化的高职学术资源及成果寥寥可数,这和高职院校平时注重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却忽视转化应用创新技术成果不无关系。另外,高职院校在主体成果方面过于注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题基础内容研究,但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如何提供给学生更多科研资源,以此调动学生对实践科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 双创教育缺乏系统保障

侧供给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之所以难以提升双创教育能力,还有一方面出现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设施场地、基础研究等因素上,从而导致教育评价倾斜严重。实际上,高职院校如果和其他利益主体不具备合理、多向、系统的沟通机制作为保障,则无法有效整合社会、院校、企业资源来服务于双创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建设双创教育主体多元渠道方面积极打通供给侧改革路径,促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机制,让各方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主动融合社会质量、资源,并将资源合理调配,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协同双创教育体系。

三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创能力提升路径

(一) 贯彻人本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过程中,应贯彻人本理念来关注学生发展问题。同时,教育观念也需从以往注重培养学生知识技巧转变为双创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教师需要在学生发展职业生涯过程中通过因材施教方法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此形成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职业发展具备内在内在动力。其次,高职院校还需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与双创教育有机结合,并以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需融入课程体系,并通过选修课、必修课来体现,建立深浅适宜、层次合理、无缝衔接的双创教育课程。最后,高校还需将双创教育课程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开发多样、优质的课程体系,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学习渠道。由此可见,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想要提升高职院校双创能力,需积极促进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内在生态教育环境[3]。

(二) 优化双创专业设置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点基地,应紧跟改革方向,着力提升双创教育效率及教育质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供给侧结构,并掌握与社会用人需求相匹配的职业发展趋势,以此巩固专业课程、专业设置,为新时代所需的双创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本质上,高职院校便是为培养服务社会型人才为教育目标,需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双创能力为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几率相对普通高校学生具有一定优势,因而高职教育需有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才结构,形成合理流动社会就业趋势,将人口压力以资源优势呈现。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需在培养应用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过程中,通过开设双创教育课程来为学生普及当前社会人才结构性,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产业竞争情况来增强自身创业就业几率。当学生面对产业不断升级、演变的形势后,高职院校需为学生指导专业发展方向,并合理设置专业内容,以此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双创人才。

(三)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想要高职院校有效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就必须通过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来稳定可持续发展计划,从根本方式与组织方面促进企业与院校共同培养双创人才。首先,校企合作模式需保持稳定、长期运行,由院校成立专门负责合作事宜的部门与企业进行合作和沟通,并从企业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或专家做兼职、专职教师,通过改善自身师资情况来推动开展合作项目。其次,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利用当前科研实验设备与企业通过共享形式共同进行教学科研研发工作,帮助企业在科研项目中进行申报,以此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最后,高校还需积极强化师资力量,拓宽教师发展渠道,让教师可进一步与企业深入接触,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或是鼓励教师前往企业锻炼自身实践能力,为教师提供具有物质价值的奖励,促进教师可与企业共同形成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4]。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侧供给改革视角下,高职教育应在我国产业升级发展与结构调整中不断培养双创人才,并构建出具备普适性特征的教育体系,根据自身教育优势来制定与双创人才相符的课程内容与专业设置,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作为后背支撑[5]。

猜你喜欢

供给侧双创供给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