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分析

2019-08-15徐德志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2期
关键词:区域院校高职

徐德志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自身优势,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当中,为地方发展培育造就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已然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与担当。

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 满足了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必须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提高区域内劳动者素质提供的保障,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提高。

(二) 顺应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其自身属性要求必须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因此,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及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区域内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1]。

(三) 缓解了区域内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劳动力基数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就业形势日渐严峻,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学科知识面广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等特点,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组成比较单一,仅由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往往只接受过简单的理论培训,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经验欠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才需求、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等更不甚了解,课堂教学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状况,致使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二) 对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标准仍有差距

职业教育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来谋划与开展。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以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讲述案例为主,教学内容仍然单一陈旧,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度不高,对产业转型升级反应滞后。同时,缺少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

(三) 政校企合作机制发展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综合教育,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联合培养。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现象。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扶持政策,但由于与高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在政策的落实和宣传方面存在不到位现象,导致普及范围不够广泛。企业行业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对初创企业的投资与帮扶,对创业者素质、创业场所、项目内容、发展前景等有较高要求和条件限制,导致受益群体少之又少。

三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分析

(一)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从内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变化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有其深刻的社会必然性,深受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改革意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区域经济三者的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专业课程体系中,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智力和技术支撑,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破解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力量相对不足等突出问题的重要机制创新。一是推进高职院校、政府、企业行业三者之间的协同。积极整合校内校外创新创业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等,促使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推进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通过加大高职院校之间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力度,丰富人才培养的方法与形式,破除制约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各种制度壁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三是推进高职院校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3]。

(三)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设置

当前人才仍然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和课程体现出来。在专业设置上面,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办学特色以及区域资源,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四)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搭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其成效的试金石。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校内课堂教育、创新创业竞赛、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功效,有效对接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校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个环节有效衔接。一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模拟平台。通过课堂教育与网络模拟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创业模拟,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转换能力。二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苗圃平台。通过创新创业竞赛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可以进行运营实践,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三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通过专项培训与项目孵化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模拟公司运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孵化成功率。四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转化平台。通过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造有利外部条件,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市场化运营[4]。

(五) 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加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关键所在。一是加快“双师型”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常态化师资培养机制,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与经营,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吸纳企业人才到高职院校担任教师。二是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通过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家,专业创业指导教师以及工商、税务、法律等方面专家学者作为创新创业兼职教师或导师,建立动态创新创业师资库,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三是加大教师创新创业培训力度。切实将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纳入教师能力培养计划等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理实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更多的教师掌握创新创业教育最前沿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不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5]。

四 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优势,并从教学与实践等多方面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顺应是到发展趋势,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分割区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区域发展篇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