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楠乡桐棉松种植规范化管理初探

2019-08-13黄杰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

黄杰

【摘 要】那楠乡地处宁明县城东南部,属具有明显的山区小气候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土层深厚,肥力适中,具有适合桐棉松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桐棉松。桐棉松具有干形通直、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树皮薄、产脂多、耐贫瘠等优良特性,深受广大林农的喜爱,是那楠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木材、松脂收入的主导产业。改变那楠乡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增加桐棉松经营投入产出比,提高桐棉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桐棉松永继利用的目标,是那楠乡桐棉松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人本文就如何对桐棉松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结合以往对桐棉松培育与栽培经验做下分析论述。

【关键词】那楠乡;桐棉松;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那楠乡地处宁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77公里,左与防城港市上思县接壤,东与那堪镇、南与桐棉镇、西与板棍乡、北与海渊镇相邻。全乡林业用地5万公顷(75万亩)。那楠乡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乡,全乡平均海拔400米,属具有明显的山区小气候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土层深厚,肥力适中,具有适合桐棉松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桐棉松。

桐棉松具有干形通直、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树皮薄、产脂多、耐贫瘠等优良特性,高产工程林每亩可年长2.31立方米,是其他马尾松生长率的10倍,深受广大林农的喜爱,是那楠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木材、松脂收入的主导产业。

自1955年起,那楠乡就开始发展培育种植桐棉松,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在繁育和种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改变那楠乡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增加桐棉松经营投入产出比,提高桐棉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桐棉松永继利用的目标,是那楠乡桐棉松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现就那楠乡桐棉松种植规范化管理做下初步的探讨。

1 桐棉松的育苗和管理

1.1 采种

桐棉松生长5-6年后开始结实,从第10年开始结实渐多。采种时应选择树冠匀称、主干通直、生长健壮的20-30年生的母树。采种时间为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采摘,采摘后进行人工烘干,使种子在果球中自行脱落。

1.2 苗圃选择

桐棉松的苗圃应选择在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周围无高大林木、无遮阴、排水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段。该地段气温保持在18-26℃,土壤性质与造林地基本相同,苗床湿润但不积水,坡度控制在15-25°,且到造林地交通便捷。

播种前在当年的2月下旬进行翻耕,耕深18-22cm。在苗圃进行大棚育苗,在苗床、走道、排灌水沟等配置齐全合理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非生产性面积,以提高棚内土壤种植面积的利用率。建造苗床前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在有坡度的一侧筑高15-20cm、宽80-110cm的高床,主要通道与大棚走向保持一致,副道与主道垂直。主道宽45-50cm,副道宽35-40cm,排灌沟应结合通道进行规划。

1.3 播种育苗

桐棉松育苗方式较多,但以营养杯育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且培育出的苗木质量为高。为培育出高质量的马尾松幼苗,可用松林表土和圃地表土按1∶2配制营养土,并根据土壤肥力添加一定量的过磷酸钙、硫酸钾肥等。马尾松一年可培育2次,播种时期一般选择在每年的3月上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在播种前,苗床要浇足底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种子也应在播前进行消毒、催芽,催芽时70%以上的种子裂嘴时即可进行播种。在每个营养杯中播种3-4粒,并覆盖约1cm的细土,用喷壶喷适量的水,使表土保持湿润。如果在苗床上播种,也要浇足底水,在播前进行松土,然后开沟进行播种,播量约为50粒/㎡,覆土1.5cm厚的细土。

2 备耕和造林

2.1 备耕

裸根苗造林整地要在12月底以前完成,杯苗造林整地必须在造林前1个月以上完成。那楠乡属丘陵地带,可广泛采用穴垦整地。根据桐棉松的生长特性和历年丰富的种植经验,穴垦根据造林密度111-167株/亩进行备耕为最好,规格为株行距2×2m或2×3m。整地规格应不小于40cm×40cm×30cm,速生丰产用材林及多杂灌、草地带整地规格不应小于50cm×50cm×40cm;整地时,要求表土翻向下面,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在坎的两侧,让其风化一个月左右回土。回土时,充分细碎土壤,将表土打碎至细粒均匀,放入坎基部后覆土,填至高出坎面8-10cm,同时应做到表土返穴整地范围内无杂灌草、树枝、石块及具有萌芽能力的杂灌、乔木蔸。

2.2 植苗

造林季节选在冬末春初,从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均可进行,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栽植。植苗造林栽植方式提倡明穴栽植,每穴1 株,苗袋必须撕破袋底,处理好苗木和袋后,开挖原来的覆土,放营养杯苗入坎内,覆土、踩实后再盖一层松土,培土高度以比苗颈高3-4cm且与坎面齐平为宜。种植时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苗直、深栽、根舒、压实。严禁在填土及压实过程中提苗及紧挨苗基重锤,以免损伤苗木根系。

2.3 补植补造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95%,或达到95%但死亡株数集中连片的林地,当年或次年要用营养杯苗进行补植。

3 桐棉松幼林的抚育管理

桐棉松幼林的抚育工作是桐棉松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造林后抚育2-3年,抚育次数根据造林地植被狀况而定。一般在幼林郁闭前要抚育3-5次,造林当年第一次进行割草抚育、苗木扶正、培土,时间在4-5月份;第二次除草抚育时间在8-9月份;第二年除草抚育两次,第三年除草抚育一次,时间与第一年相同。通过科学的育林方法可以使桐棉松生长得更加茁壮,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3.1 幼苗的抚育工作要及时,在培育幼苗期间,为了能够让幼苗吸收到更多的光照,要进行一年内一至两次的割草管理。

3.2 给幼苗松土是绝对禁止的,因为若幼苗培育期间进行松土会导致脆弱的根系因缺水、风干而导致幼苗死亡。而在幼苗生长一至两年内,可以对其进行松土施肥,但切勿触碰到桐棉松根部部位。

3.3 桐棉松根部生长发达,需要吸收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更多的养料和水分,因此,桐棉松根部在发育中会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在抚育期间,要对桐棉松幼林实施切根管理。切根管理通常在11月至12月间进行,因为这一阶段幼苗处于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的阶段,因此在切根过后幼苗成活率较高。

3.4 在抚育桐棉松幼林管理当中,要对幼苗进行合理的修剪,以改善桐棉松树干在生长中形体发展的不良趋向,以提高桐棉松的自身实用价值和种植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5 幼林培育时期的预防病害管理

培育幼林期间对病害进行的预防中,要依据幼林时期病害的类型及侵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在桐棉松幼林时期常见多发的病害病例主要有松苗叶枯病、松苗猝倒病等。

3.5.1 预防松苗叶枯病时要通过改善种植土壤,多进行翻新、填充,来减少病害威胁。

3.5.2 针对松苗猝倒病的预防工作中,需要在幼苗培育床内进行药物喷洒来进行有效的预防。

4 成林管理

4.1 修枝

一般造林3年后可郁闭成林。6-7年幼树生长有6盘枝条以上,即开始修砍下面两盘枝条,切不可修枝过度,影响幼树生长。一般10年以前修枝高度为树高的三分之一,10-15年为树高二分之一,15年以上为树高三分之二。树木生长旺盛期禁止修枝,以防引起过度流脂,影响树势,修枝应在12月份至翌年2月份进行。

4.2 间伐

4.2.1 当林分郁闭度在0.9以上时(约8-10年)结合修枝,进行第一次弱度间伐。以下层抚育为主,适当进行上层抚育,强度为林分材积的10-15%。

4.2.2 10-20年林分大小分化明显,林冠已主次分明,可进行第二次中度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20-30%。

4.2.3 20年以后为培养大径级用材,加快保留木的直径生长,可再间伐1-2次。但每次间伐后林分的郁闭度应保持在0.6-0.7之间。

间伐应该遵循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密留疏,去病虫木留健壮木的原则。

4.3 病虫害防治

桐棉松成林后应注意长年监测,发现病虫情及时防治。

4.3.1 虫害

松毛虫、松梢螟、松褐天牛等是桐棉松的主要虫害。

4.3.1.1 马尾松毛虫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常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几种生物药剂防治以及招引益鸟和施放赤眼蜂防治等方法。

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宜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3月施菌。施菌量每亩1.5-5.0万亿孢子;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适宜温度为20-32℃。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其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雨季慎用;使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法:采用无人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白僵菌还可采用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赤眼蜂释放防治宜在松毛虫产卵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于林间施放,每亩23-10万头。

化学防治

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必要时主要应针对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重点防治越冬代,消除虫源。以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毒彘、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幼虫。

4.3.1.2 松梢螟

物理防治

在3月剪除被害枝梢和球果,集中烧毁,压低虫口密度;3-4月设诱虫灯。

化学防治

5月下旬以甲维盐(按说明较农用适当增加浓度)、40%氧化乐果、20%氯氰菊酯或二者混合液喷施;4月下旬以甲维盐、5%吡虫啉、40 %氧化乐果进行树干打孔注药,在树干80-100 cm处打孔,孔径1-1.2 cm,深5-6cm,每1cm胸径用药量约0.9ml。

4.3.1.3 松褐天牛

物理防治。

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在松褐松天牛危害严重地区,全面砍伐清理枯死木和被害木,集中烧毁,在松褐天牛羽化期(5月上旬至9月下旬),于重点发病松林中设诱捕器或饵木诱杀。

化学防治

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成虫期,对危害较重林分的树干、树冠喷洒绿色威雷或缓释性微胶囊,以杀死成虫。

生物防治

释放肿腿蜂和花绒甲,利用其寄生性杀死松褐天牛的幼虫和蛹。还可通过保护啄木鸟,利用其啄食松褐天牛细幼虫的方法防治。

4.3.2 病害

桐棉松林中常见病害有松材线虫病、松瘤病和松赤枯病,其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是松材线虫病,该病害为重点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4.3.2.1 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病情及时取样鉴定。

4.3.2.2 清理病死木。全面砍伐清理病死木,就地集中烧毁松枝和根桩,同时对可利用的松材进行安全处理。

4.3.2.3 生物防治主要是殺死传播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方法同上。

5 采脂

当林木胸径达18cm就可采割松脂了,但在主伐的一个龄级前不宜采脂。

5.1 采脂林分选择和林地清理

采脂林分应选择密度较小,植株生长旺盛、侧枝粗壮、树冠阔展、针叶浓密且平均胸径 18 cm 以上的林木。采脂作业前以刀抚方式适当清理杂草、灌木。

5.2割面的选择以及高度和宽度的确定

割面宜选择阳面或枝叶茂密、节疤少、松脂能畅流到受脂器内并便于采脂的树干一面。桐棉松采脂每年的割损高度约20 cm,中期采脂的始割面高度一般不得低于 220cm,短期采脂和长期采脂的始割面可适当降低或提高,最低高度大于20 cm。因长期采脂需要另作新割面时,割面间至少要保留10 cm宽的完整树皮 作营养带,在整个采脂年限中,割面的累计总长度一般不要超过450cm。

5.3 松脂收集与贮藏

松脂收集愈勤,松脂质量愈好。一般每隔 10 -15天收集1次,且不超过15天,松脂贮存过程不宜与铁接触。

6 主伐

桐棉松林属于人工造林,同一林分的每株林木年龄相同,因此主伐宜采取皆伐。桐棉松一般30年后生长缓慢,因此主伐年龄应确定为26-30年。对于准备进行采伐更新的桐棉松林,砍伐时要尽量降低伐桩,使伐桩与地面相平或只高出3-5 cm。主伐后,林地上有很多树梢、树桠、树枝等采伐剩余物,既妨碍人工作业,又隐藏着很多林木病虫害,为了方便下一轮的林地更新,可在林地空处集中烧毁,为下一轮造林更新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宁明县志编纂委员会 《宁明县志(1986~2005)》;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17-12

[2]广西宁明人民政府网站 宁明桐棉松产业发展思路(2016-2020);2017-12-20

[3]廣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宁明县林业局 宁明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集(2008);2010-10

[4]黄瑞莲 闭彩玲 桐棉松良种培育及其采收与贮藏技术;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年5月

[5]刘正兴 覃德文 孔令彬 秦武明 桐棉松人工林投资风险评估;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02期

[6]韦建宏 梁加荣 桐棉松人工纯林近自然林培育模式探讨;农业与技术 2016年23期

[7]王高红 火炬松、桐棉松及马尾松幼林生长量对比研究;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z1期

[8]李春惠 松树增脂剂促生丰产采脂新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

[9]谢善高 广西马尾松采脂林综合经营技术及其产业化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 2009

[10]赵国彦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农家科技旬刊》2016

[11]丁亚斌 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初探《安徽农学通报》2012

(作者单位:宁明县那楠乡林业站)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
草莓的立体栽培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