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顶岗实习生频繁跳槽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9-08-13余子忠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6期
关键词:跳槽市场营销高职

【摘 要】高职实习生频繁跳槽现象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生为例,论述了产生此现象原因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而提出缓解频繁跳槽现象发生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跳槽

我国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对毕业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也随之成为热点。近年来,高职实习生频繁跳槽现象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严格说来,实习生还属于在校学生,实习阶段不可能与实习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更不可能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不存在离职问题,充其量是提前终止实习期,也就不存在和实习单位办理正式的离职手续一说。但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和职业素培养的关键环节,频繁跳槽的发生无疑使得顶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一、频繁跳槽负面影响

1.不利于实习生学业成长发展

目前高职顶岗实习模式一般采取“2+1”或“2.5+0.5”模式组织方式分为集中或分散两种。高职教育定位于以特定职业岗位为载体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而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完成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是较为常见的完整的学习方式,高职生频繁跳槽使得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得不到扎实的锻炼,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内在要求。另外,过多的跳槽不仅会浪费了自己积 累起来的人脉和资源,对学生自身学业能力成长和今后的社会职场发展非常不利。

2.不利于发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

高职实习生频繁跳槽对实习单位来说也是一种损失。一般实习时间为3个月以上,实习期也在这段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担负起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大部分教育工作。企业当然期望实习生能够在实习期间和以后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至少能够弥补企业前期的培养付出成本。而实习生频繁跳槽打乱了企业的员工人才培养计划,给实习单位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频繁跳槽后,实习单位需要招聘新的员工来适应岗位,工作衔接难度增大,新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不如老员工。所以,企业对频繁跳槽的实习生充满担忧。

3.不利于学校社会现象的树立

对于学校来说,频繁跳槽使得实习生毕业的学校在用人单位眼里的形象变差,甚至波及 以后实习生的实习接受度,严重影响以后校企业合作的开展意愿。实习生频繁跳槽也增加了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难度,给毕业指导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学校人才质量培养跟踪和持续改进。此外,学校各类比赛项目都需要实习生的参与,频繁跳槽不利于参赛项目选取和取得企业的配合,降低比赛获奖的机会。

二、頻繁跳槽的原因分析

毕业实习生频繁跳槽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个人因素,现象背后有着各方面的相互影响。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生调查走访结果。本文总结毕业实习生频繁跳槽的原因归纳如下。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要素流动范围越来越广、频度越来越高,实习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社会对动手能力强、面向生产一线培养的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高于学生人数,学生的供不应求也导致一些学生挑用人单位,对就业机会不珍惜。此外,实习机制日趋灵活、自由,这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自由择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选择,随意跳槽。对“自由”的片面理解,使部分学生不考虑责任和后果盲目跳槽。另外,社会观念对实习生跳槽离职现象持相对宽容的态度,认为他们年轻,可塑性较强,多尝试一些实习单位有助于今后职场发展,学习到更多的技能,得到更好的成长。社会上缺乏对频繁跳槽实习生的管理手段和约束机制。

2.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部分实习生实习目标不明确。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无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部分实习生不清楚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范围。认为实习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只是简单重复的完成任务,实习岗位过于枯燥。他们只是把实习当做学校毕业的任务。第二,攀比心理严重。近年来,笔者组织实习企业招聘宣讲时,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关注工资待遇问题。这就使得部分同学对实习工作的环境、待遇、人际氛围等方面会相互比较,一旦自己实习企业与其他单位存在工作待遇上的落差,往往就会产生跳槽的想法。第三,吃苦耐劳精神不足。90后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与以往年代出生的人相比在吃苦耐劳精神上略显不足,由于他们出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家庭条件生活比较富裕。从小也没有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历程,实习对他们来说看是人生第一场奋斗课。第四,抗挫能力与承压能力较弱。90后面对实习职场普遍存在体验一下的心理,没有做好应对工作职场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旦不如意就可能选择跳槽,一走了之。

3.企业因素

由于“用工荒”的出现,企业采用低成本获取劳动力方式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许多企业开始转向高校实习生,希望他们能够充实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再加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还是用以往的待遇环境、制度、管理手段去管理90后新入职的员工,结果可想而知。目前90后青年他们对物质追求并没有他们的前辈们看的那么重,相反,他们找实习工作时更看重企业岗位能否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匹配,能否给他们的创造待遇好、管理宽松、自由、人性化的成长环境。例如,餐饮环境、员工住宿环境、继续教育培训政策、培训进修政策、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逐步被放到与工资待遇同等的地步。

三、缓解实习生频繁跳槽的对策

实习生频繁跳槽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就可能给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缓解实习生平频繁跳槽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1.做好职前教育的指导工作

实习生在踏入企业之前学校应该做相应的职前引导和指导工作,首先要向学生做好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职场文化、职业生化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公司文化与学校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公司注重工作效率和业绩导向,倡导自我负责、目标管理、责任感等方面。而学校是一个育人环境,担负起“教书育人”职责。所以,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需要学校开展充分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比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开展实习之前,二级学院组织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邀请企业人员参加,全体教师务必出席。会上介绍主要重点推荐的实习企业、实习管理指导、指导老师职责、企业文化特点等学生比较关注的方面。在每次动员大会上,本专业负责人都会特别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习观,正确看待学习与工作、工资待遇与实习付出等方卖弄的辩证关系。同时,对个别学生对实习岗位有要求的给予适当的关注,让他们顺利度过实习期。

2.加强心理辅导,培养良好就业观念

实习前,很多学生对企业实习工作充满了很多期待,体验心理较重,憧憬实习生活带来的异样改变。而真正踏入实习岗位之后,大部分学生发现自己想象的工作与实际体验的有很大差别,这时候需要学校指导老师和

企业导师给予适当地引导,告知他们实习工作的特点,正确处理心理落差,这个阶段是学生充满抱怨的阶段,比较容易出现跳槽现象。等到实习末尾阶段,由于经历过前面较长时间的磨合,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度已过了艰难学习期,基本上能够胜任实习岗位的日常工作,掌握了岗位技能,这个时期即使有跳槽的想法,大部分学生也会坚持下去,因为重新选找实习单位会面临再次学习的心理压力和时间压力。

3.企业需要创造适应实习生工作的配套环境与制度

90后求职者不同于以往的80后、70后求职者,可以说,他们的成长环境、就业背景、社会文化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没有太大变化,管理80后、70后求职者的那一套员工管理办法很难直接搬过来去管理90后求职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实习生和就业初期的大学生出现“裸辞”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辞职理由也多种多样,比如早上不能晚起、周末需要加班、宿舍没有免费无线网、食堂环境差、请假严格等等。笔者发现,来校宣讲招工的企业都会提到工资待遇如何高、奖金多少等,其实学生作为实习生,他们会把年终奖看成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连他们自己也怀疑能否呆满一年。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利用软环境吸引并留住年青一代的实习生。

总之,高职实习生频繁跳槽现象的发生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的懵懂无知,缓解此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持续关注,为实习生健康学习成长应在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力蔚.浅谈大学生频繁跳槽原因及其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

[2]段焰.浅谈大学生跳槽现象[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

余子忠(1986—),男,安徽颍上人,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理论、高职教育、乡村振兴等研究。

猜你喜欢

跳槽市场营销高职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跳槽
促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岛内九成上班族想节后跳槽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该辞职吗?
忙着跳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