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员工敢于说不

2019-08-13KhalilSmith等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9年7期
关键词:建言机长领导者

Khalil Smith等

要想让企业运转良好甚至持续创新,必须依赖其他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的智慧、洞察和创造力。但在现实中,领导者常常发现员工要么欲言又止,要么干脆低头保持沉默,尤其是在领导者做出有风险的决定时。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由此,在持有违反权威、主流或可能遭到攻击观点时,人们倾向于保持沉默。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沉默的螺旋”。这种情况的危害是,出现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以及带来有害的企业环境。

领导者如果把让员工建言当作重要任务,就需要建立正确的习惯和制度,建言才会成为一种非英雄行为,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各个层面,否则,员工总是会在发声时面对巨大压力。员工看到让人困扰的事情时,要学会表达出担忧,这点很重要。

2014年,有专家对员工建言这一组织心理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即当员工看到或听到困扰他们的事情时是否会大胆发声。研究招募了27名医生和27名护士,配对成小组,在一个可以乱真的假人身上进行了三次模拟手术。在兩次手术中,护士和医生只能对病人的并发症做出反应,这些并发症由第三方麻醉师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控制。

在第三次手术中,一名知道研究前提的外科医生故意犯下致命错误,以观察这是否会促使医生和护士采取行动。结果,有50%的护士都保持了沉默,而在医院地位更高的医生则更倾向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个人层面上,缺少员工建言可能会有致命后果。在美国,每年与错误传达信息有关的医疗事故就导致了多达40万人死亡。在组织层面上,这种缺失可能破坏性极大,且代价高昂。调查数据显示,近75%的员工遭受过职场欺凌或骚扰,这可能让工作环境变得有害、低效。

这时就需要制度发挥作用了。制度就像是粘合剂,让人把有意识的种种行为变成无意识的习惯。在航空公司里,有一种被称为“两次挑战原则”的紧急协议。这是来自美国军方的一种制度,当某位机组成员无法履行其职责时,该制度可以授权其他机组成员采取行动。例如,如果副驾驶注意到机长在飞行途中处于混乱状态或者不知所措,副驾驶可以发出一次挑战,比如调整飞机的高度或位置。如果副驾驶没有得到机长的回应,副驾驶还可以再问一次。如果仍然没有回应,则允许副驾驶控制飞机。

“两次挑战原则”的运用通常会减少坠机的次数,因为副驾驶不用再担心机长对他们的印象。由于双方都提前同意了该制度,所以威胁级别降低了。这里的建言并不是说下级不服从上级,而只是某个人为了所有相关方的利益而坚持共同商定的计划。虽然这件事看起来毫不起眼,但从副驾驶视角做出的转变决定了他/她是否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一种反馈文化可以帮助养成两种习惯,一是降低说话者建言的难度;二是减少建言对聆听者的威胁,巧妙地选择词汇。在一项关于集体语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领导者只需在讨论中使用“我们”这个词,而不是使用医院或公司等不那么个人化的短语,建言率就提高了10%。

以身作则。当领导者向团队展示直言行为时,他们就起到了“同化目标”的催化剂作用——通过社交网络传播某个特定的目标。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人们会模仿他们在同龄人身上看到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人。当领导者在他们“教导”员工的集体规范中运用了这种影响力时,员工开始将自己的目标与领导者的目标结合起来。

鉴于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不道德决定、不恰当行为或他人错误的影响,让员工建言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文化特征,还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欢

建言机长领导者
人际视角下员工建言的理论机制
读懂“建言资政”与“建言咨政”
中国机长
微软CEO纳德拉MWC演讲:伟大领导者的三大特质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机长吃饭那些事儿
组织承诺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研究
如何让员工多建言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