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决斗”的孩子消气

2019-08-13周玉波

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过来人羁绊质问

周玉波

人在盛怒和极度消沉的时候,往往会被情绪绑架,而对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很低级的错误想法也会视而不见。

典型事例

一次,一个班主任急火火地找到我:“周老师,你快去看看吧,我们班的一个男生非要和人家玩命去,我怎么说都不行。”我问明了情况,原来他们班的这个男生从初中就和一个女生谈恋爱,到了高中,这个女生渐渐疏远了他,他一打听才知道是这个女生和别的班一个男生好上了。他火冒三丈,非要去找那个男生“决斗”,几个同学都拉不住。

当我把他从楼道领到办公室的时候,他还在呼呼地喘着粗气。

我坐下来,抬头看着这个五大三粗的男生,他也满眼血丝地看着我。还是一脸的杀气。

我不急不火地说:“我也是过来人,十分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时我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有些潮湿了。

我停顿了一下突然问他:“你确信你真的爱这个女生吗?”

他瞥了我一眼,说:“我当然爱她了!”

我也有意识地把嗓门提高到他说话的高度,大声说:“恋爱是相互的呀!你爱她,你又有什么权力要求她爱你呢?如果现在她和你在一起感到的是痛苦,你非要强求,你不认为你太自私了吗?你这是真爱吗?”一连串的发问使这个男生一下子呆住了。他愣愣地看着我,似乎顿悟了什么,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气全消了。

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嘟囔着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应该祝福他们。”

我说:“那倒没必要。据我所知,中学生谈恋爱,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不靠谱的,是没有结果的。所以,你们可以把这些都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一段小经历。我希望这些插曲留给你们的都是美好,不会因为自己的狭隘被玷污。”

这时的男生已是一脸的平和。

心理分析

人的错误行为多是来自错误的认知,从改变认知入手,就能改变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案例中,我运用启质法为男孩解开了心结。

启质法中的“启”,即“启发”,“质”就是“质问”。启质法不是针对人,而是针对错误的想法,虽然是“质问”,但绝不是激动或愤怒情绪下的那种“指责”,而是在一种平和心态下理智的“质问”。

启质法的发问一般是采用反问法,不需要学生回答,但答案却是明确、肯定的,对学生要有所触动,要使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关键是“质问触动”和“自省反思”,它一般适合于具有一定领悟性的学生,适合于“当事者迷”或痴迷于某种错误想法不能自拔的学生,在迎头一击的冷静后,赋予启发性的思考。启质法的精髓是一种自我惊醒。“惊”的力量来自外部的“质问”,“醒”正是对刺激的感悟反思。

事例中的男生,“迷”在盛怒的状态下,这时的情绪已经是他的全部,行为必然处在失控中。因此,让他尽快离开自己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的一句“我也是过来人,我十分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是针对男生激动情绪的一种“共情”,是一种交流的缓冲,也会给男生情绪上带来些许的变化。

“你确信你真的爱这个女生吗?”这是一个答案预设的问题,需要的就是他肯定的回答,是对下面一系列“质问”的一种铺垫。问题回答得越肯定,越能给男生带来更大的惊醒,使男生走出迷局,认识到自己的自私,认识到什么才是“真爱”。

拨开情绪迷雾

人在盛怒和极度消沉的时候,往往会被情绪绑架,而对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很低级的错误想法也会视而不见。这个时候直指这种错误想法的“质问”就能很好地使當事者形成良性转移,从不良情绪转移到错误想法上去,从而摆脱情绪的困扰,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

启质法的效度和学生对你的信任度成正相关。如果你和学生的关系不好,甚至十分紧张,那么学生十有八九会把你的“质问”当成“指责”,就不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思。即使你和学生关系不错,在发问后也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以随机调整自己的问法。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的情绪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个盲区。没有人能完全摆脱掉情绪的羁绊,因为它多是在不知不觉中的。但当我们拨开了情绪的迷雾看世界时,才会发现没有情绪的世界是阳光的;我们一旦摆脱了情绪的羁绊反省自己时,才会发现情绪中人的智商有多么的低。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过来人羁绊质问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可爱的语气词
过来人
过来人
羁绊·生活
Trouble I’m In
多功能
秋窗听雨
如果高考可以重来,你还会选择现在的专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