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词》与《秋颂》的比较与阐释

2019-08-13刘瑶宁梅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相同点不同点

刘瑶 宁梅

摘  要:刘禹锡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约翰·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年轻的诗人。两位诗人都各自在中外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都创作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各自的作品《秋词》与《秋颂》中,两位诗人同时对秋景进行了刻画与描写,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豁达的情感。本文从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结构、意象选择、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将两首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和阐释,以求对这两首诗歌有一个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识。

关键词:《秋词》;《秋颂》;相同点;不同点

作者简介:刘瑶(1993-),女,汉族,贵州仁怀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第二作者宁梅(1970-),女,汉,贵州毕节人,博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03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中晚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据说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并享有“诗豪”的美称。刘禹锡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宦之家,从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他既聪明上进又勤奋好学,师从于当时颇有名气的两位大诗人皎然和灵澈,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刘禹锡一生历经坎坷,几起几落,曾多次受到贬谪,但在逆境和挫折中仍然坚持原则,独具一格,让人敬佩。刘禹锡一生创作了许多诸如《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二首》、《乌衣巷》等傳世的名篇,其诗歌或表达他宁折不弯、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或反映对世事变迁、兴衰成败的感慨,或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其诗歌语言清新明快,干净自然;其诗歌风格隽永豪放,自由不羁,深得读者喜爱。《秋词》就是这样一首诗,在《秋词》一诗中,作者一改悲秋、叹秋的历史传统,转而赏秋、赞秋,这是对于传统的颠覆,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相比起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更有诗情画意,更能激起诗人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豁达的态度与开阔的心胸。

约翰·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与雪莱、拜伦齐名。相比其他同时期的大家,济慈出身低微,但他意志坚定,从未停止学习,体现出惊人的天赋和能力,十四岁就翻译了拉丁语长诗《艾涅阿斯纪》。和鲁迅一样,济慈也有弃医从文的经历,后专心致力于诗歌的写作。济慈命途多舛,少年时期便相继失去父母和兄弟,这种悲痛造就了济慈自卑而敏感的性格,同时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他年轻的生命也仅仅持续了二十五年。在诗人短短的一生中有许多经久不衰的创作,如表达对自由追求的寓言体诗《恩底弥翁》,长诗《伊莎贝拉》、《海伯利安》、对真与美极尽褒扬的颂体诗《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以及《明亮的星》等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济慈笔触清新,描写细腻,刻画细致入微,非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他的描写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秋颂》就是这样一首细致描写秋天的诗,全诗共分为三节,将丰收的喜悦和和谐的景象通过对秋色、秋人、秋声的刻画传达给读者。

人身处社会和自然界中,见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循环更替,难免会将季节更替与人的出生、成长、成熟、死亡相联系起来。所以在面临秋季草衰木枯、万物萧瑟之景时,难免会触景伤怀,有感而发。

悲秋之作在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辞赋家宋玉曾在《九辩》中写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就开启了各朝各代诗人写悲秋诗的传统(宋,2010)。北宋词人柳三变在《八声甘州》中借秋天凄清之景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词人由秋季的萧瑟之景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人生际遇,发出感叹。在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借肃杀的秋景表达自己的漂泊之感和对国家、人民的同情与担忧。一方面诗人将秋天之景和个人经历相结合,另一方面将悲秋描写提升到了家国情怀的高度。后人虽有诸多悲秋之作,却难以超越了!正如金庸先生的创作之路那样,《天龙八部》中的主角乔峰是一个悲剧英雄,其悲剧程度和以往的创作相比,已经到了高潮。这个角色集个人身世与家国仇恨于一身,是不可能被超越了。所以金庸先生转而创造韦小宝这样的玩世不恭、至情至性、自由自在的英雄形象,这也是开创了另一种经典。同样,正因为杜甫的悲秋情绪已经达到了不可超越的巅峰,所以刘禹锡如金庸先生那样,另辟蹊径,一改悲秋、哀秋的传统风格,转而赞秋、赏秋。

西方没有中国那样源远流长的悲秋诗传统,而且西方描写秋天的诗在数量上也远远少于中国。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造成了中国人民对土地的特殊情感,所以在面对植物和自然变化时就更敏感和感慨(史,2009)。而西方是海洋文明,对于春华秋实的变更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更多是对秋天的客观景物进行描写。但除了济慈之外,其他诗人也创作过秋诗。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我的十一月来客》中侧重于描绘秋天的景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比喻成一个少女,总体情感基调先忧伤后欢快(王,贺,2008)。威廉·布莱克《秋颂》通过对秋天美景的描绘,表现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赵,2016)。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在《秋》中通过对平实的意象月亮、脸庞、孩子等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城市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史,2009)。相比之下,济慈的《秋颂》将秋季美景的描写推向高潮,对秋收之盛况的赞美无人能及。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虽不一样,但在面临季节更替时的感情却有些许相似之处。刘禹锡与济慈生活的环境和背景虽不同,但两人的作品的《秋词》与《秋颂》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作者的心态、诗中色彩的应用、诗歌的意蕴三个方面都有极大的相似性。我认为正是这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奠定了两部作品之间的可比性的基础。两部作品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两个作者都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描写在常人眼中消极的秋天。秋在四季中的顺序是第三,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前承盛夏,后接严冬,可以说秋天是一个分界点。如果说夏天是生命的蓬勃与鼎盛,那么冬天意味着枯萎与死亡,而秋季就是临近死亡!秋季万物枯黄衰竭,萧瑟之感油然而生,多数作家写秋时或发出哀叹,或感怀身世,或担忧国家命运。总之,秋似乎和一切消极、悲观的情绪相联系起来了。在《秋词》中,诗人将萧瑟的秋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对比,表明自己更钟爱秋天的天高气爽,一鹤排云的景象,认为秋更能激起诗人创作的诗情。在《秋颂》中,诗人分别对秋收果实、秋季作物、秋天动物的合唱进行全面而细腻的描写。突出诗人对乡村与自然的热爱,对丰收的赞美,对秋季的歌颂之情。在两首诗歌中,秋天的萧瑟和凄凉之感荡然无存,在读完之后体会到的是豪爽、赞美、愉悦之感。两位诗人对秋的褒扬体现了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两首诗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相得益彰。在中国古代,诗与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许多画家在完成一幅画作之后,往往会在画的空白处题上几句诗词。这样诗与画相互融合、彼此阐释、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作品艺术上的美感。《秋词》与《秋颂》两首诗歌当中都蕴含了一幅秋景图。两位诗人像娴熟的画家,对于色彩的应用和把控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通过对不同颜色的把控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感觉器官,使得诗中之景跃然纸上。在《秋词》中,“晴空”二字将秋天天高气爽、晴空万里、天蓝云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鹤排云”中的“鹤”与“云”皆为白色,在蓝天的映衬下形成一副和谐又完美的画卷。通过这样细致的刻画,诗中所藏之画仿佛就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样在《秋颂》中也有“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的描写。这句诗勾勒了一幅完美的暮秋图,在秋季的日暮时分,夕阳洒下来,整个收割后的田野在金黄色的余晖的映衬下显现出柔和的蔷薇色。在这一片祥和的景象之下,“红胸的知更鸟在歌唱”,这里将知更鸟的外貌特征一笔就勾勒出来了,色彩极其鲜明。读者在读完之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首诗都意蕴深刻。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曾有提及,诗歌是时间的艺术,而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钱.1962)。也就是说,绘画只能捕捉和呈现到某个瞬间,只能对时间轴上的某个刹那进行展现。所以对于画家来说,如何选择适当的瞬间进行捕捉是个难题。这就是“富于包孕的片刻”,换句话说就是要选择集中前因与后果于一点的、复杂的、寓意深刻的瞬间来进行展示。这样的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同样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在《秋词》中,“富于包孕的片刻”也有充分的体现。“晴空一鹤排云上”中,勾勒的画面就是一个丰富寓意的瞬间,作者并没有渲染白鹤的姿态、外形、起飞的动作、白云的厚薄,这样的留白把更多的想象的空间都留给读者了。《秋颂》中写道在秋日和太阳的密谋下“缀满了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了,鼓起了榛子壳,”这里诗人以秋收丰硕的果实作为描写对象,给读者呈现一幅美丽的丰收图。动词“缀满”、“背负”、“胀大”、“鼓起”的使用生动而形象,恰到好处。将果实的饱满、丰硕、肥美诱人和丰收的喜悦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两首诗歌意蕴深刻,使得读者在读完诗歌之后产生回味无穷之感。

由于刘禹锡和济慈生活的年代和所处的文化环境有极大的差别,所以《秋词》与《秋颂》两首诗歌也存在诸多不同点。如诗歌的结构、意象选择、两位作者的人生之秋都有所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又构成了两部作品的独特性。两部作品的不同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首诗的结构不同。刘禹锡的《秋词》一诗写作结构很有特点,与论文的行文结构极为相似。第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先列出他人的观点和传统的看法,第二句提出自己的个人看法“我言秋日胜春朝”,与前面的观点形成矛盾与冲突。第三、四句陈述原因,即作者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的原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共四句,从提出观点到论证过程逻辑严密,俨然如一篇短小而完整的论文。相比《秋词》,《秋颂》较长,共有三个诗节,分别描写秋日早晨、秋日正午、秋日傍晚,组合起来就是以时间为线索的完整的一天了。第一节,雾气弥漫的秋日清晨,累累的果实随处可见,成熟的苹果、葡萄、饱满的榛子、葫芦,这部分以写秋日成熟的果实为主,是秋收的开始。第二节着重描写正午间田野里的秋收景象。“谷仓”、“打麦场”、“簸谷、“田垄”、“镰刀”、“拾穗人”、“谷袋”、“榨果架”、“酒浆”等意象来突出这如日中天的秋收。这部分以写秋收麦田和野外为主,是秋收的高潮。第三节,秋日的傍晚,秋收的截止,取而代之的是田野里小动物们的欢歌。小飞虫、蟋蟀、知更鸟、群羊、燕子们的欢歌与秋收的喜悦相映成趣,好不热闹。这部分以写秋日的旋律为主,是秋收的奏鸣曲乐章。

第二、两首诗的意象选择不同,抒情方式不同。总的来说,两位诗人对意象的选择与他们要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秋词》中的意象有“春朝”、“晴空”、“鹤”、“云”。“春朝”是为了和秋作比较突出诗人对秋的偏爱。在晴朗天空下,一只鹤排开阻挡它的云朵,扶摇直上,一飞冲天。“鹤”为全诗的关键意象,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借鹤抒情,抒发自己不畏眼前的艰难险阻,像鹤那般英勇无畏地冲破阻碍,勇往直前的思想情感;即使处于仕途低潮被贬谪时期,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放弃希望。《秋颂》中的意象相对较多。从“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可以知道苹果已然成熟,饱满而沉甸;既是老树,那这样的丰收又何止今年一年啊。拾穗人背着谷袋,仍然能有所收获,更突出粮食的多产与丰饶;到了傍晚,燕子和小鸟的歌声此起彼伏,给忙碌而欢乐的秋收季节增添一丝乐趣。济慈借这些意象呈现出一幅其乐融融的秋收盛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秋季无限的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两位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之秋。在中国古代,学子苦读的追求除了修身,就是走仕途,为官作宰是每一位学子的毕生追求。刘禹锡同样也是万千苦读的学子之一,但却在为官后遭到贬谪。可以说刘禹锡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处于人生的秋季。借这首诗歌表达自己在逆境中仍然豪情万丈、不悲伤、不消极、保持乐观的心态。西方的作家不像中國作家那样更注重仕途的追求,他们把写作当做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所以济慈的写作和自己的政治追求没有关系,只是对自然的身边的事物的描写和赞美。《秋颂》就是这样一首对于秋季的赞美与歌颂的诗歌。风景优美的栖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给诗人提供了创作《秋颂》的契机。作者当时也处于人生的低谷,肺病愈加严重。济慈最后的时光修养在景色宜人的乡村,这是诗人生命的秋天;济慈的爱情同样令人扼腕叹息,对佳人范妮多次求而不得,这是诗人爱情的秋季;济慈之前的作品并未得到人们的认可,反而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是诗人创作的秋季。面对种种困境的济慈在《秋颂》中表达对秋收和大自然的赞美。一幅秋收的热闹景象没有悲伤的意味,令人钦佩。

刘禹锡的《秋词》与济慈的《秋颂》虽有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但在作者的心态、诗中色彩的应用、诗歌的意蕴三个方面有共同点;在诗歌的结构、意象选择、作者的人生经历三个方面有不同之处。造成这样不同的诸多原因中,文化因素是一个巨大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诗歌的传统不一致。中国的七言律诗结构严谨,诗人描写景色的目的在于借景抒情、情景融合。而颂诗是赞美或歌颂某人或某物的诗歌形式。颂诗的特点就决定了《秋颂》一定是对秋天的赞美和歌颂。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秋词》与《秋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两位诗人都忽略了秋季的萧瑟景象,以轻快的语言来赞美秋季,从诗人对秋季的描写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积极乐观、豁达开阔的人生态度。两首诗歌在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对于我们更是一种激励与启发。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信息的便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现代社会的高压,刘禹锡和济慈的豁达与开朗的人生态度应该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值得传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宋瑞斌. 从“宋玉悲秋”看中国士人的悲秋情结[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8):68-70.

[2]姜志军. 景随情转 标新志高——刘禹锡《秋词》二首赏析[J]. 语文月刊, 1998(4).

[3]杨伟平. 刘禹锡《秋词》文化底蕴初探[J]. 青海师专学报, 2005.12).

[4]廖丹敏. 迷人的秋景 感官的盛宴——試析济慈《秋颂》之美[J]. 龙岩学院学报, 2003, 21(2):6-8.

[5]王淑萍, 贺月娟. 清新明亮的秋景图 健康积极的人生观——《我的十一月来客》与《秋词二首》之阐释和比较[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2):141.

[6]丁燕. 秋之意象 声色传情——《秋颂》与《秋天》之比较[J]. 名作欣赏, 2017(29):8-10.

[7]陈葵阳. 谈《秋颂》的意象功能与生态背景[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2):79-82.

[8]赵博. 威廉·布莱克《秋颂》和济慈《秋颂》比较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6(7).

[9]黄忠利. 一曲《秋词》显名士风采——《秋词》赏析[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6).

[10]沈敬萍. 约翰·济慈《秋颂》中的物质美[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00-103.

[11]史荣丽, 刘杰. 中西方咏秋诗意象比较[J]. 世界文学评论, 2009(1):237-239.

[12]钱钟书.《读<拉奥孔>》.文学评论.1962(5):59-67.

猜你喜欢

相同点不同点
对比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飞机与公共汽车
有意思吧
A Comparison between Oxford University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初中英语常见常考易混短语例解
考考你
找不同
大家来找茬
找不同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