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研究
——以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研究为例

2019-08-13赖桂全吴晓伟

时代人物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贡献率方差厦门

□文|赖桂全 吴晓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国际化俨然已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城市国际化或全球化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其实现全球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相继有4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性城市[1]。而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沿海地区的先驱,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发达城市,扮演福建乃至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南风窗”和“桥头堡”的重要角色,应积极参与世界分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研究设计

国内对于城市国际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国内学者们主要从城市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上来构建指标体系:顾朝林等(2003)指出,国际化城市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国际化和现代化两方面的理论上进行研究的;肖耀球(2002)认为国际化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质量和国际化职能特征两方面;刘玉芳(2007)依据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从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角度,提出综合评价城nin 市的国际化程度有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进步和国际化水平4个方面;吴洁(2000)从城市现代化功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城市国际化功能的对外交流水平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周一星(2000)对新世纪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并预测中国即将形成的国际化城市会出现在我国的东部沿海。

国外对于城市国际化的早期研究始于19世纪,国外学者们主要从识别导向和规划导向两个方面构建指标:有从识别国际城市的视角构建指标;有单项指标法,如跨国公司和银行判别法、基础设施判别法,综合指标判别法等。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国外学者对国际城市的评价从重视对已有国际城市研究的识别导向逐渐转为为对未来国际城市构建的规划导向。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其他城市的同时,也对厦门城市国际化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但只是针对某个年份。而本文创新点在于不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量化城市国际化的步伐,还从时间纵向上研究厦门近10年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进程并进行了比较,明确目前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和所处阶段,洞悉厦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板和优势及其瓶颈性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举措,对推进厦门城市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根据查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评价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专家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载荷分析法等等。本文采用计量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并计算出各具体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指数法对2007-2016年厦门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

本文数据来源于《厦门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资料。

厦门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国际化是以城市现代化为基础的,因此厦门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就不能脱离城市现代化这个基础指标。另外,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符合系统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科学性与真实性相融合、发展目标与测评指标相一致的原则,还要针对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建立。这不仅是为了评价厦门城市国际化现状水平,更重要的是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的研究,以便能为推进厦门城市国际化进程提供一点意见。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厦门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的指标体系。其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共3个层次。如表1所示。

表1 厦门市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厦门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

(一)数据处理: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对现实数据资料的分析,采用一定的降维技术,把多个复杂的因子归为一个或几个主成分或主因子。原则上提取的主成分应该保留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而这几个主要因素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因素所表示的信息,并且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然后通过求出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因子载荷矩阵。再利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与每一列因子载荷向量建立回归方程,可求出每个系数主成分分量贡献值,根据其与对应方差贡献的组合,便可以求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2]。

本文将厦门市2007-2016年的每年的30个指标数据导入SPSS22.0软件中,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代表各原始变量对所研究的国际化水平特征的代表程度,方差贡献率越大,该主成分对所研究的国际化特征代表程度越高;当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累计方法贡献率达到85%左右且特征值大于1时,就可以认定这几个主成分足够代表原来的多个指标所描述的厦门城市国际化的综合特征。本文的处理结果如下:

表2 厦门市城市国际化各主成分的方程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资料来源:spss软件生成及整合处理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续表

从表2可以得出,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0.008,方差贡献率为66.693%,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5.438,方差贡献率为18.126%,第三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997,方差贡献率为6.657%,第四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002,方差贡献率为3.340%,这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816%,表明这前4个主成分的数值变化可以基本代表30个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价出厦门的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同时通过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第四主成分的权重为70.34%、19.12%、7.02%、3.52%。

(二)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指标权重等于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该指标在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的加权平均的归一化。具体步骤有:(1)求出指标在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利用表3中的载荷数除以表2中对应的主成分的特征根的开方;(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由于原有指标基本可以用前三个主成分代替,因此指标系数可以看成是以这三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指标在这三个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做加权平均;(3)对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由于所有指标的权重之和为1,因此指标权重需要在综合模型中指标系数的基础上归一化。最终处理结果如上表1所示。

(三)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多维度、多指标的,根据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用主成分分析确定的指标权重,本文选用线性加权法来构造计算反映厦门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数。

为了更好的分析厦门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找出其近10年发展差距,本文不仅通过计算2007-2016年各年份城市国际化总体发展水平——本文称其为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而且计算基础指标和核心指标的分类指数。计算的顺序由低到高,先计算分类指数,再计算总指数。

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和分类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F(C)为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F(A1)为基础指标综合指数;F(A2)为核心指标综合指数;F(B1)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F(B2)为居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F(B3)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指数;F(B4)为科技与教育水平综合指数;F(B5)为贸易国际化水平综合指数;F(B6)为生产与投资国际化水平综合指数;F(B7)为人员国际化水平综合指数;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量化值;bi为第i个评价指标在相对应的权重值。

(四)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依据上述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及各“分类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厦门2007-2016年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结果。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表示的是该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大小。“分类指数”表示各级指标的城市国际化的实际水平。通过厦门近10年各年的“总指数”反映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情况,而“分类指数”可以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具体评价指标之间的差距,找出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有助于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对其城市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

根据上述公式(3-1)到(3-10)计算出2007-2016年厦门近10年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和各项指标的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见图1、图2、图3。

表4 国际化分项指标水平(实现程度)分级

图1 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和一级指标分类指数

图2 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基础指标分类指数

图3 厦门城市国际化核心指标分类指数

通过对图1、图2、图3的观察分析以及和表4进行对比,得出在2007-2016年期间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7-2010年的城市国际化水平一般;第二阶段为2011-2015年的城市国际化水平较高;第三阶段为2016年的城市国际化水平很高。同时也可以得出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二个特征:第一,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呈现出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各具体指标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推进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加强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厦门今后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大力度推进医院整体改造、社区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实施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持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厦门应着力重点推进岛外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宜居度。提升岛内功能拓展岛外空间结构,岛内人口密集,可开发空间小,应尽力降低开发强度、尽可能降低建设密度,加快第二产业转移,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不仅要重视提高厦门新型城镇化水平,还要持续坚持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村容村貌要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来源多元机制要重点构建以便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际性沿海交通枢纽

厦门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创特区发展新优势,立足链接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的区位条件,依托海西经济区的规划和高度发达的交通网,应致力于建设国际区域性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路枢纽和水路枢纽,继续建成以厦门为中心、向海峡两岸、沿海地区辐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国家东部沿海综合交通枢纽与沿海对外交通门户。

(三)提升区域城市创新,建设国际化创新城市

厦门要充分发挥海西经济区这区域性科技、人才、文化等创新要素的集聚优势,凭借“经济特区”和海西经济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优势,不仅要借助国家和政府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借助社会和国内外市场等各方力量,形成创新型国际化城市。厦门应着力建设创新人才城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提升城市创新力和人才素质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重点培育和引进各行各业创新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厦门实现城市国际化提供智力支撑。

由于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加之指标选取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数据还存在一些不足,另外没有将政治国际化和文化国际化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使得评价结果并不全面,但这不影响我们得出一些结论: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存在两个特征:①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②厦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呈现出发展非均衡、非协调,各具体指标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猜你喜欢

贡献率方差厦门
厦门正新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方差越小越好?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偶”遇厦门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方差生活秀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