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社会何以和解

2019-08-12杨天骥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王鼎钧萨特蔡元培

杨天骥

作为一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强调个人价值的主体性,他将人和他人关系的实质定义为冲突。而王鼎钧只想“结束千日防贼,百年披挂”,以此获得社会的庇护,或者是在众人之中获得一丝温暖。

两人的话描述了我们的生存现状,即如同刺猬般既想抱团取暖又不得不顾忌他人身上的刺。那么,人与社会的冲突从何而起?人又将用什么来与社会和解呢?

社会进步的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人们过于弱小,必须通过合作、分工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而促成社会的进步。在原始社会里,生存竞争压力巨大,优胜劣汰使人对自身的认识逐渐清晰,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既让人与人的关系越发密切,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团体,但也因为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必然会与他人发生冲突。这大概是人与社会在不断发展中不可规避的矛盾。这样看来,人们在冲突中大概只能独自忍受了。

但在面对与他人的冲突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发展,既依赖于大部分人有共同的目标与追求,也因为每个个体的独特价值得以彰显。因此,人若想逃避集体是不可能的。也许当我们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关系时,会觉得个人的独特性好似被时代湮灭,但是有的人能做到在时代的洪流中迎难而上,坚守自己内心的追求,既符合社会的发展,又不会在人群中迷失自我。比如胡适,在政治旋涡中专注学术追求;比如蔡元培,他坚守着“不当官”的主张,一心办教育,造福社会,成就了一代名校,亦成就了自己。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冲突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仍然在坚守和放手、舍身和出世、社会和个人价值、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发生各种冲突。但是,我们需要明白,既然冲突无法避免,我們在其中兴许会痛苦、会迷惘,但我们需要明白,无论在什么年代,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有先贤做我们的榜样,让我们模仿、学习,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导师或者是心灵中最温柔的慰藉。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简明扼要,简单分析两则材料,由此归结到“人何以与社会和解”的话题。后文有条理地展开论述:先梳理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揭示由于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由此产生冲突并且不可避免。接着,揭示人不可逃离集体,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价值的趋同。怎么办?作者通过胡适、蔡元培的例子,表明要保护个人价值,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意义。本文最终归结于对于个体承受痛苦,尽力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中保有个体价值的期待。本文胜在对萨特思想背景的了解,并且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统摄两则名家之言,合理阐述自己的见解,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本文对于王鼎钧的话语的态度在第一段能够读出来,但若能在后文用更多的文字进行深入分析会更好。(陈天娇)

猜你喜欢

王鼎钧萨特蔡元培
等待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你自己选择
欲生存,先了解
智者心语 性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