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缓解作用研究

2019-08-12龚光军陈治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指导性控制组维度

龚光军,陈治芳,周 燕

(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2.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3.四川省学前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四川 泸州 646000)

就业焦虑是由就业外在环境引发的,对择业的过程及结果表现出来的担心、不安甚至恐惧等消极情绪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相应的生理、认知及个体行为上的变化[1]。自进入21 世纪以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同时,加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众多的调查研究[2-4]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焦虑问题,就业焦虑严重危害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5,6],每年甚至出现近百起因就业问题而自杀事件,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焦点话题。本研究聚焦于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探求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

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目标是充分挖掘和发展个体的内部资源和积极体验,所以,也属于积极资源取向的音乐治疗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治疗师使用各种类型或者主题的音乐以及语言干预技巧,引发和推动来访者产生积极美好的体验,已达到改善情绪、增强自我力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7]。当然,在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实施过程中,治疗师要对受干预者的想象内容和意向进行全面指导和控制,引导其进入治疗师设定的认知轨道,以防止接受干预的人的想象不会因为个性特质等原因出现偏离,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说,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的实质是激发个体内部的积极资源和潜在力量,以回避或抵抗消极情绪的产生。以往的研究表明指导性音乐想象对缓解高三学生考试焦虑[8]、减轻大学生亚健康状态[9]以及缓解本科护士生压力水平[10]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指导性音乐疗法对存在就业焦虑的大学生进行干预,以期探究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有效疗法。

一、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对象

在四川省2 所高职学院中随机抽取三年制专科即将面临就业的大二(下)、大三(下)学生84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控制组,干预组与控制组各42 人。其中干预组(n1=42)平均年龄22.5 岁,大三学生31 人,大二学生11 人;控制组(n2=42)平均年龄23 岁,大三学生30 人,大二学生12人。采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其进行前后施测,比较两组数据有无显著性差异。

(二)工具

1.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量表

采用张玉柱与陈中永编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量表[11],该量表共包括26 个项目,分为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以及担忧就业关系等四个维度。量表采用5 点计分法,得分越高,就业焦虑越严重。

2.干预材料(反映不同主题的歌曲)

该研究采取的是团体音乐疗法,每次都会有一个干预主题,一个月的干预时间内共有“压力倾诉”、“忆童年”、“畅奋斗”与“绘未来”等四个音乐干预主题。所有与主题对应的歌曲均在高天编著的《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7]的歌曲库中选出,如在“倾心语”阶段选取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渴望》等低沉、压抑而又反应社会现实的歌曲;在“忆童年”主题阶段选用歌曲《童年》、《细说往事》等欢快并能唤起人儿时回忆的歌曲;在“畅奋斗”主题阶段选用《光辉岁月》、《再回首》等令人振奋并能让人回忆起自己为了达到目标而奋斗、牺牲的时光的歌曲;在“绘未来”阶段选用歌曲《朋友别哭》、《壮志在我胸》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

(三)方法

首先对干预组与控制组被试进行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施测,结果显示两组得分均较高,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被试都存在择业焦虑问题。每周六晚对干预组进行不同主题音乐的干预,先后顺序分别为:第一周“倾心语”阶段,第二周“忆童年”阶段,第三周“畅奋斗”阶段,第四周“绘未来”阶段。每个阶段共8 首歌,治疗师须在两首歌的衔接处插入引导语,引导被试进行主题想象。四次干预共历时一个月,期间控制组保持常态,不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再对两组被试进行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施测,比较两组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若干预组问卷成绩显著低于控制组,则说明指导性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有缓解作用。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 对前期施测的数据及干预组、控制组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实验前,干预组与控制组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量表的四个维度上得分及其总分

表1 实验前干预组与控制组择业就业焦虑水平差异比较

结果显示:在实验前,干预组与控制组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量表的四个维度上得分及其总分均较高,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干预组实验前后在择业焦虑量表的各个 维度上的得分

表2 干预组实验前后在择业焦虑量表的各个维度及其总分间的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一个月的干预后,除了在缺乏就业支持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外,干预组在高校择业焦虑量表中的其它维度以及总分间均有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干预前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后的得分,说明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有缓解作用。

(三)干预组与控制组实验后在高校择业焦虑 量表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

表3 干预组与控制组实验后在高校择业焦虑量表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除了在缺乏就业支持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外,干预组与控制组实验后在高校择业焦虑量表中的其他维度及其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得分。

三、讨论

本研究以团体体验的方式初步证明了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有缓解作用,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类似。由表1 可以看出随机遴选的干预组和控制组中的大学生在高校择业焦虑量表中的得分均超过了平均值,得分较高,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目前的确存在严重的就业焦虑问题。由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经过一个月的指导性音乐干预,除了在缺乏就业支持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外,干预组在高校择业焦虑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分别显著低于控制组的得分与干预前其本身的得分。正如问卷结果所示,接受式音乐技术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改变其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关系的消极态度,可见,指导性音乐技术从可以从改变态度以及提升自信心等个体本身的特征来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但对于个体本身以外的因素却无能为力,这点从被试在缺乏就业支持维度上的得分中可以看出,所以,大学、家庭、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都应该给予大学生足够的就业支持,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

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治疗师使用四种不同主题的音乐以及语言干预技巧,引发和推动来访者产生积极美好的体验,达到了改善情绪、增强自我力量和抵抗就业焦虑的目的。在“倾心语”阶段,《我是一只小小鸟》、《渴望》等歌曲提示被试们不仅自己遭受压力,别人肩上也有千斤重担,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减轻自己的压力负担;在“忆童年”阶段,《童年》、《细说往事》等歌曲提示被试们回忆一些童年往事,回忆自己儿时的梦想,从而激发自己成功的欲望;在“畅奋斗”阶段,《光辉岁月》、《再回首》等歌曲唤起被试们在以往的人生旅途中所获得的大大小小的成就,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很优秀的,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在“绘未来”阶段,《朋友别哭》、《壮志在我胸》等歌曲提示被试们他们的家人、朋友和老师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他们,旨在激起他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从数据及被试的反应来看,本次研究可以证明指导性音乐技术总体上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

猜你喜欢

指导性控制组维度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发现及适用
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适用难题及其破解——以最高人民检察院19个指导性案例为分析对象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法律论证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医学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性价值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