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8-12杨李军谢磊杜海坤苟永龙席永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3期
关键词:肠梗阻病因一致性

杨李军 谢磊 杜海坤 苟永龙 席永国

肠梗阻作为临床常见的急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运行异常,无法顺利通过肠道并排出体外,而引发腹痛、呕吐、恶心、腹胀等一系列症状[1-2]。起病急骤,病情进展速度快,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往肠梗阻的诊断主要采用X线腹部平片,但该方法检出率较低,且对梗阻部位、病因诊断困难,导致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作为新兴且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成像技术,通过综合应用多层螺旋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较清晰地显示梗阻部位、程度、类型及周围结构等,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4]。本研究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采用MSCT进行检查,探讨MSCT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肠梗阻患者108例,纳入标准:(1)患者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数天。(2)经MSCT诊断为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12~24h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后经手术治疗并确诊。(3)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碘剂过敏;严重心、肺、脑、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年龄20~74岁,平均(60.8±8.5)岁,停止排气、排便1~7d,平均(3.4±1.5)d。

1.2 方法

MSCT检查前10h禁食,2.5h禁饮。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医院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CT进行腹部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10~140kV,管电流35~65mA,层厚为6mm,层距为6mm,螺距为0.6mm,扫描野为35cm,根据定位像明确患者病灶扫描范围,然后对整体肠道进行6mm层厚的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扫描在一次屏气下完成,范围自膈顶上缘5cm至耻骨联合下缘约4cm左右,将获取的CT影像结果传输至德国西门子SYNGO MMWP VE 40A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工作,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获取不同角度冠状位、矢状位,MPR影像结果并观察图像特征。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根据图像特征,进行肠梗阻的诊断和病因、部位、程度、类型的判断[5],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MSCT诊断的准确率(MSCT结果与手术或病理结果一致的病例数/总病例数×100%)和Kappa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0.2<Kappa≤0.4,一致性水平为一般;0.4<Kappa≤0.6,一致性水平为中等;0.6<Kappa≤0.8,一致性水平为好,P<0.05时,该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在急性肠梗阻部位诊断中的应用

MSCT对急性肠梗阻部位诊断与手术或病理结果对比见表1,MSCT诊断的准确率为87.04%(94/108),Kappa值为0.698,P=0.000,一致性较好。

2.2 MSCT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MS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与手术或病理结果对比见表2,MSCT诊断的准确率为91.67%(99/108),Kappa值为0.887,P=0.000,一致性较好。

3 讨论

肠梗阻作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肠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肠扭转以及腹腔感染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6-8],因此,临床应提倡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早期准确、快速地诊断出梗阻的部位和病因,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影像学是检查肠梗阻的主要方法,多采用腹部X线片,但腹部X线片由于密度分辨率较低、检查准备较为繁琐,检查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此外,研究表明[9],X线片检查肠梗阻的正确率仅为46%~80%左右。因为X线平片无法清楚地显示肠系膜、肠壁厚度及腹部的间隙、血供情况,此外,若梗阻被腹腔中由于感染等因素渗出的液体遮盖时,也无法清楚地显示,另外,梗阻段内的积气较少时也容易导致漏诊[10]。

MSCT具有密度分辨力高、扫描速度快、成像技术清晰等优势,通过对病灶冠状位、矢状位以及三维立体的观察,能够从肠腔内、肠壁、血管、腹内脏器、肠系膜等多方位展示患者的梗阻部位、程度及病因,明确梗阻位点及肠管的扩张表现,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1-13]。本研究显示,MSCT检查无论在肠梗阻部位还是病因方面诊断的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87.04%和91.67%,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698和0.887,一致性较高。但由于急性肠梗阻病例自身特点,对于多梗阻病灶的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MSCT也尚无法完全明确及精准的病因诊断,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影像征象及更为先进、完善的设备技术。

表1 MSCT 在急性肠梗阻部位诊断中的应用(例)

表2 MSCT 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例)

综上所述,MS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对病因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猜你喜欢

肠梗阻病因一致性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