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 活跃课堂 易于理解

2019-08-11苏卫肖

考试周刊 2019年51期
关键词:活跃课堂理解数形结合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数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数的时候,常常要借助于形的直观,在探讨形的性质时,也一样离不开数的支撑。在分析和要解决数量关系时,借助于图形的性质,线段图等,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也需要借助于数的计算与分析,使之具体化。

关键词:数形结合;活跃课堂;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还比较有限,理解抽象的内容较费力,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理解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如何利用数形结合使数学课堂活起来。下面谈谈我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

“以线段图助数”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理清题意

画线段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利用线段图有助于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理清题意,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学生思维从直观到抽象过渡的桥梁。在教学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以及加、减、乘、除的意义及计算,分数、整数的解决问题时,常常要求借助于线段图。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将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二、

“用图形助数”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数

在教学时,遇到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运算等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从直观中理解题意,进而理解数学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形结合,还可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通过数形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数学,提高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活起来。

在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问题,虽然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比较多,但是抽象难懂的。而通过以图形助数,就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算式,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

此题教学中,利用图形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算式,既直观明白,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数学课堂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

“以形推数”帮助理解各种公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包括了图形面积、体积、表面积等各种公式。这些公式有一部分是容易混淆与遗忘一些数据的。如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常常会忘记除以2。在教学公式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而是要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明白公式的由来。教学时,利用数形结合,能很好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的来源。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公式更为容易,更利于解决数学问题,不容易出现遗漏忘记的现象。

四、 “以数想形”帮助理解图形的性质

借助数形结合,通过以数想形,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发现图形的性质,理解图形的性质。打破教师教,学生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总是猜不透老师下步要做什么,使数学课堂充满吸引力,并活起来。如在教学“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这一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这一组图形,让学生发现“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这一图形性质。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比起教师硬塞给他的记得更加的深刻,学生更有成就感。

五、 “以数化形”探索规律

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比较枯燥的算式,这些算式计算起来也较为繁琐。教师适时的利用数形结合,把算式转化成规则的图形。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奇妙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如在中高年级的几何知识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在学生根据题意和已掌握的公式,虽然列出了计算图形的式子,但却说不清计算方法的几何意义。比如,所有学生都能说出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式子恒等变形的知识和方法,抽象推理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却在起步阶段,这时学生思考初步幾何计算问题,往往不能都把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综合运用。而我们教学者却满足于学生能正确列式,不再运用图形的拼接等转化手段,让学生理解图形转化与式子转化的关系,结果,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这显然是不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关于几何知识教学的要求的。

我认为,在初步几何的计算教学中,必须以几何图形直观作为桥和船,坚持图式结合,引导学生按图想式,以式说图,以式思图,按图述式,让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方法的几何意义,在继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六、 引导学生图式结合思考

(一) 据图想式,以式说图

教师要选择一些典型性题目,用文图配合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文图对照,深入思考。既能列出抽象的式子,又能用图形作形象说明。大多数学生通过文图对照,借助展开图帮助思考;不按一般思路列出式子,并能说出式子每一步的几何意义,空间想象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 以式思图,按图述式

当学生列出式子而说不出几何意义时,老师要借助图形(见图①)引导学生阐述式子的几何意义,达到真正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都明白:3×4÷2×2是求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再除以5的几何意义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老师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②。学生终于悟出:式子第一步,是先求出以3米为底,4米为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第二步,则是求平行四边形中以5米为底所对应的高。

无论是从图联想到式,还是从式联想到图,都是坚持引导学生图式结合思考,在实际的几何计算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几何计算真正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利用数形结合,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思想、数学应用能力都得到发展,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利用数形结合,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理解学习。

作者简介:

苏卫肖,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东升镇太平小学。

猜你喜欢

活跃课堂理解数形结合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