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言语实践 发展学生思维

2019-08-11蒋海芳

考试周刊 2019年54期
关键词:言语实践能力提升

摘 要: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达成思维的多元化与创造性。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言语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提升

目前我们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读写训练依旧停留在低能力和低思维的层次上,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没有有效地塑造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质。引导和促进教育者关注思维教学的实践研究并积极参与其中,改进自己的教学现状已经极有必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表达方法,获得表达技能,练就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内化语言,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本人对本课进行了四次磨课,感受颇深。

一、 学会追问学生,促进文本感悟

教学时,围绕谈迁遭受的“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谈迁的悲伤与坚强。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自己如果是谈迁的亲人会对谈迁说些什么,来感受谈迁坚定的信念。但在借班上课时,发现学生站起来回答都是:“谈迁,您千万不能放弃,您要坚强。”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有点懵,学生并没有从谈迁的家人角度来谈,我转念问学生:“如果我是谈迁的妈妈,我会劝他放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再读一读课文。”

再读课文,学生恍然大悟,结合关键词“致命、体弱多病、老人”来回答,原来假如你是谈迁的家人,肯定担心的是他的身体会被拖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此时再问谈迁有没有真的放弃?学生回答当然是不放弃的,从而再次感受谈迁坚定的信念。

在语文教学中,当课文的重点语句没有真正读透、读懂,学生的感悟只能停留在表面,此时老师应该学会追问,再让学生联系关键词来理解,促进文本的感悟。

二、 想象画面细节,进行读写迁移

课文第三自然段是领悟谈迁感情精髓的重點段落,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理解“终日奔波”这个词语时,通过想象谈迁寻访的场景来体会谈迁的坚强意志。让我们把这一幅幅生动而又心碎的画面说出来吧!

“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    ;也许,这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    。”

一开始,学生大致能回答道:“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当人们还在熟睡,谈迁已经早早起床寻找史料;也许,这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当人们在树荫下乘凉,谈迁已经奔波在黄沙之中……”这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得太笼统,直到有一个女生回答:“也许,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谈迁穿着破草鞋,打着雨伞一步一滑地走在泥泞的路上。”我问同学们,这个女生的回答是不是比刚才的回答好?学生都说好,那又好在哪里呢?学生纷纷指出,她说的画面感很强,抓住了细节。我微笑着表扬那位女生真了不起,有一双慧眼,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画面。我又问大家能否也像她一样呢?学生豁然开朗:

“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谈迁两眼发青,双手已经冻僵了,把视若珍宝的手稿护在胸前,双脚踩着一双破草鞋,一脚浅一脚深地冒雪前行,体弱多病的身体摇晃着,似乎要摔下来,让身旁的行人看了不觉心酸不已。”

……

当大家说完后,再齐读“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学生通过言语实践,品悟谈迁重写《国榷》的艰辛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可见,语言的训练为学生理解文本服务,学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但放而不散,细致而不笼统,最终能把握住课堂,回到理解词句、感悟人物情怀的基点上。

三、 内化学生言语,训练要有梯度

在教学课文总结部分时,我设计了四个言语训练环节:

1. 面对    的谈迁,我想对他说:

2. 面对    的新《国榷》,我要对它说:

3. 此时此刻,你想对同学们说:        。你又想对自己说:        。

4.

伴随着理想,让我们扬帆起航,出示读一读《信念》小诗。

课堂上,对于这样的言语训练,学生大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抓住文章的中心来回答,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但课后评课时,有老师指出:言语实践为感受人物形象服务,为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服务,应避免同一水平的单调重复设计。这四个训练点都在同一个层次,最后应该让学生也写一写信念是什么,而不应该就单纯出示一首《信念》小诗读一读。我听取了这个老师的建议,设计成写话训练:“信念是希望之光,能驱散绝望之云。信念是        ,能        。”

在最后一次磨课时,学生就有了精彩的回答:“信念是一道阳光,带给人们永恒的希望;信念是一叶小舟,带着人们在风雨中遨游……信念无处不在,让人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

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纷呈,他们通过这次言语训练,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升,并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希望老师们在今后进行言语设计训练时,一定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能仅局限于学生思维同一水平的重复,同时也不能浅尝辄止,训练不到位,使读写训练流于形式,这也是当前语文课堂最常见的现象。

本次语文磨课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了几处言语训练点,随着教学环节的展开,不断寻求学生“言语实践”的触发点和生长点。但实际教学时,遇到了种种困难,笔者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进行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才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基于言语实践,发展学生思维”如何继续走下去,是我们永远追求的主题。教学研究要点:以问题开始,按问题展开,以问题为终结,把问题作为思维主线,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达成思维的多元化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蒋海芳,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小学。

猜你喜欢

言语实践能力提升
巧用假设,推促言语实践
探寻思维训练的最佳路径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优化路径研究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言语实践:语用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
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