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2019-08-09鞠增玉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7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潍坊市事项

● 鞠增玉

潍坊市以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为突破口,完善并创新一批实际有效、易于落实、长期管用的管理机制,重点包括政府部门机构编制量化评估机制、事业单位综合运行监管机制、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机制、严控机构编制协调配合机制、机构编制违规案件严肃查处机制,这些机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制度,将有效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做好新时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有更丰富、更有效的制度供给来支撑。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以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为突破口,完善并创新一批实际有效、易于落实、长期管用的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构建政府部门机构编制量化评估机制

政府工作部门是行政体制运行的重要主体,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潍坊市按照“分期分批、五年全覆盖”的思路,对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在评估中,突出被评估部门职能配置情况、运行机制情况、职责履行情况和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四个重点,坚持指标体系“一年一调整”,每个指标都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关键与可监测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具体的评估要素、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如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时将“简政放权”“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等职能增加到部门评估体系中去,实现评估指标的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为了使评估更直观,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估,每项指标都赋予不同的权重,创新评估问效数学建模机制,重点围绕评估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量化分析,以直观图表和具体数字深入剖析、点明要害,实现评估图表化、问效形象化。评估后,部门之间不仅整体工作由过去的不可量化、不可排序变的可排可比,而且各项具体指标,谁优谁劣、谁高谁低,优势是什么、短板在哪里,都一目了然、公开透明,实现了指标全量化、优劣全公开、部门可比较、整改更精准。2018年,市级就针对查找出的部门单位职责弱化、下属事业单位登记不规范等20余个问题,结合地方机构改革予以整改,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

二、构建事业单位综合运行监管机制

事业单位量大面广,是政府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力量,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难点,要坚持综合施治以管好管活,激发其发展活力。一是针对运行体制不活问题,重点改革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解除束缚其发展的“枷锁”,把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2018年完成市直属21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二是针对事业单位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在科研院所推行法人治理结构,出台事业单位理事会运行规程,印发外部监事履职评价、保障监事会(监事)履职、监事会(监事)发现问题处理三个配套办法,规范事业单位运行。三是针对满编、超编事业单位不能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的问题,制定出台《潍坊市市直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办法》。如潍坊市农科院承担着大量的国家和省市级农业科研课题,受精简压缩编制的影响,处于超编状态,但又急需引进小麦、果树育种与栽培等领域的专业博士。为此,通过启用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在两年内帮助其引进5名相关学科博士,保障了各项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针对任务目标不饱满、导向作用发挥不好等考核机制不活问题,把全市294家事业单位划分为招商合作、科教研发等7大类,实行分类考评、同类同考,变“一刀切”为“分类比”“分尺量”。如对潍坊市科技馆的考核中,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科技馆主动调整对外开放时间,节假日及中午不休息不闭馆,全天候对外开放,广受群众欢迎。

三、构建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机制

机构编制事项办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业务。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不利于实现机构编制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对此,潍坊市探索开展机构编制事项全程跟踪问效,实行多维调研、研究审批和跟进监管的“整链条”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了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管理效率。在事项批复前,实行“八问工作法”,从机构现状、历史沿革、政策依据、配套措施、效果预测、后续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维度梳理研判,既问“前世今生”,又考虑后续可能产生的正负方面效应。在研究办理过程中,对“论据”不充分、违反政策的,直陈原由并坚决退回;对论证可行的上会讨论,实行“挂账处理”,将前期调研论证数据及研究批复情况等记录在案,为后续跟进管理打下基础。事项批复后,按照“分类问效,同类可比”的原则,设置决策落实、运行效果和调整优化方向3项内容40项问效指标,对批复6个月后、1年内的事项开展定向问效。制定出台《潍坊市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实施办法》,明确对10个事项开展问效,并将问效结果与职责调整、机构撤并、编制核减挂钩,对综合得分低于60分的2家单位,提出了机构撤并或核减编制的处理意见。通过全程问效,实现了被动前置化审批向主动全程化监管的转变,提高了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四、构建严控机构编制协调配合机制

严控机构编制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要义,尤其在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大背景下更要加强。潍坊市把制度建设作为严控机构编制的根本保障,不断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先后下发加强编制使用管理、严控机构编制、健全机构编制人员与经费管理协调配合机制三个意见,扎紧了严控的制度“笼子”,形成了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定期督查通报的运行机制。为此,潍坊市以承担山东省机构编制人员与经费共用管理平台建设试点为契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打通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自有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共用、同步更新,用编进人计划、人员增减、领导职数审核、工资统发和经费核定5个关联业务全部实行“线上”闭环办理,搭建起高效能的数字化平台,各单位只与人社局现场对接,一次性登陆4个部门管理平台,即可完成业务操作。目前,用编申请和减人出编实现“零跑腿”,领导职数审核和用编进人实现“只跑一次”。据统计,自平台应用以来,先后为市县两级200余个单位办理增人、减人和用编计划业务9600余项,办理时间缩短了40%以上。

五、构建机构编制违规案件严肃查处机制

严肃的责任追究是强化落实的重要抓手。一是宣传预防成常态。把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宣传纳入市委党校年度培训计划,连续为12个主体班次进行宣讲,培训2500余人次。每年编印《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汇编》《典型案例汇编》等,发放给编委领导、部门领导班子及组织人事科长,使宣传预防成为常态,让遵守编制纪律成为共识。二是严肃查处立规矩。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各类举报案件的处理上,按照“举报必查、事后反馈”的原则,对各类机构编制事项举报案件审慎对待,查根源、查过程、查现状,摸清来龙去脉,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员,并将查处结果向举报人当面反馈。三是举一反三促提升。按照中央要求,全面落实自查整改,重点查摆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违规核定领导职数等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目前查摆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潍坊市事项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