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字訓釋
——訓釋關鍵字義是詮解中國思想史的鑰匙(之一)

2019-08-09汪致正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0期
关键词:時期活動社會

汪致正

(中國先秦史學會周公文化思想研究會)

在中國歷史上,“德”是極爲重要的關鍵字之一。可是,對“德”的字義如何解釋,却一直争訟不斷。典型實例如老子講“報怨以德”,①《老子》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怨,非理性,不理智,無理。德,理性,理智。孔子由於對“德”有不同解釋,不同意老子的説法。《論語》有言,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②孔子《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那用什麽來回報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其實,此處老子的“德”的字義是指理性(哲學概念),而不是指恩德(社會學的倫理道德概念)。老子的“報怨以德”原意是“用理性回應非理性”。③德,怨。《賈誼新書·卷八·道術》:“施行得理,謂之德。反德爲怨。”

出現類似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商周時期的“德”字初義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新的含義。不清楚關鍵字的初義時常會使得解讀先秦經典莫衷一是,漢代至清末的學者,尚未深入理解甲骨文字,金文文字也還没有成熟的工具書,過於依賴《説文解字》系列的工具書或文本經典,難免會引起一系列誤釋。解讀先秦經典,不宜過多停留在漢之後的釋義,僅據此引經據典、以經解經。

有些學者認爲,從訓詁文字的根本做起,到詮釋經典這一過程過於艱難,但是作爲這一領域的學者,爲了探索和揭示文字和經典的真義,提出適用的訓釋方法和檢驗方法是不容推卸的責任。

正確訓釋關鍵字的初義,可在運用主流訓詁方法的同時,結合“比較文字法”,先回到商周文字産生的時代語境,探究造字初衷,同時還要注意文字使用的層和域。

字義若不清,句義則不明,這是常理,也是常識。本文另辟蹊徑,經過系統、全面的考證和檢驗,訓釋的初步結論是:

商代甲骨文“德”的初義是“看清,看清方嚮;側重指認識,認識結果”。

周代金文“德”的字義既延續了商代的“認識,認識結果”,同時又增加了“德理性、德理性認識、德理性認識方法、德理性認識成果”的含義。①德理性有三種含義:1.與“理智”相通,指辨别是非,並據以控制感情、行爲的能力(運用德理性有利於避免非理性恣意妄爲的破壞性);2.能够識别、判斷、評估實際理由以及使其行爲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能力;3.與“感性”相區别的認識方法的屬性詞。德德性認識-理性認識是指内心思索活動。早期認識主要是信奉鬼神、感知現象,爲了避免初級認識的局限性,世界多地幾乎在同一時期各自提出了高級認識方法。西方後期總結爲概念、判斷、推理等高級認識活動;中國後期總結爲定名、確認、對比、歸類、比附、類比推理、深入探究等高級認識活動,即高級内心活動,有時也包括“悟”這一類高級認識活動。《周易》提出“極深研幾,開物成務”,儒家提出“格物致知”等等,都是從不同側面對德理性認識方法的總結。根據語境,德德性認識相關的詞語有時可簡稱德認識。

春秋戰國時期“德”的字義更進一步增加了“德理性認識道、德理性認識並遵循道的成果(簡稱德循道成果)”的含義。此外,由於運用“理性認識”的方法指導各種認識和實踐,一般都會取得比較好的結果,由此便引申出了“德”的“合理的、好的、真的、善的、美的之類事物屬性”的字義,以及其他詞性的相應字義。這一時期,以儒家爲主製定了一系列良好的認識規範和行爲、品性規範,將其稱之爲“德”。通用概念的“德理性認識並遵循道的成果”包含了儒家“德良好的認識和品行規範”的含義,後者的外延比前者的外延窄、内涵要豐富,影響要廣泛,漢代之後甚至淹没了通用概念的“德理性認識並遵循道的成果”的含義。

訓釋“德”字的前提

本文側重運用“比較文字法”訓釋“德”的初義。訓釋前先要明確幾點:

首先,要明確作爲使用頻率很高的關鍵字,商周時期的“德”應該是含義清晰的通用概念。因爲如果當時的字義不清晰,那麽句義則不明,這樣便無法溝通,是很難傳遞和交流思想的,字義不清晰或産生歧義那是後來的事。有學者引經據典,證明“德”字是“不能言説清楚”的。試想,周公那時會費心造出一個讓後人困惑的“德”,讓他人不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嗎?

其次,經過多層面、多領域、多角度考證,“德”的初義應該是適用於整個基礎層面的通用概念,而不應該是僅僅局限於第二層面社會域的局部概念。

第四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層政治域 軍事域政治哲學 軍事哲學______________生物 非生物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其他第二層自然域自然哲學主要研究自然界的本質與規律社會域社會哲學主要研究人類社會(包含思維)的本質與規律基礎層 萬事萬物域 或 宇宙域哲學是基礎學科,主要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本質與規律

多數中國哲學研究者認爲,古漢語中不用“理性”這個概念,但詞義相當的詞是有的,他們認爲理性、感性是從外國引進的西方哲學概念,中國古代是另一套系統,比如心學、理學,這些才是中國古代哲學系統。事實上,心學、理學僅僅是社會學或社會哲學概念,並不是完整的哲學概念。就基礎層面的通用概念或含義而言,世界各地的概念都是大體相通的,並不存在系統差異,中西方早期都已有了與理性、理性認識類似的概念,德德性認識-理性認識的通用概念或含義在漢代之後被淹没而漏釋,這是一種遺憾(相關論述可見《訓釋關鍵字義是詮解中國思想史的鑰匙》)。筆者研究“德”字的結論證明,周公運用組織機構的力量,匯集多方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提出了哲學的認識方法,這比古希臘提出哲學的認識方法要早近五百年。

第三,要明確從周公至今,凡是具有實際治理或管理經驗者,正確評價社會活動的人和事時,應該是全面衡量當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理性認識水平,較强的理性執行能力,良好的認識和品行規範”,而不僅是過於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認識和品行規範”。

第四,要認識從西周開始,“理性的認識和實踐”的含義已經通過“德行”一詞表達出來,並逐步指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近年一些論文從社會理性、歷史理性、政治理性、經濟理性、軍事理性、科技理性、文化理性、文學理性、藝術理性、宗教理性以及綜合論述認識等多領域正、反、合三方面論述了這一點。①當今學界對於周朝許多領域的理性認識展開了論述,例如:社會理性: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頁1。(筆者,該書的緒論中指出了夏商時期已有理性實踐活動,但當時尚未明確提出理性認識概念。)歷史理性:劉家和:《論歷史理性在古代中國的發生》,《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2期,頁18。政治理性:張樹平:《理性政治知識與中國古代政治的現代化及其限度》,《人文雜誌》2007年第2期;王曉蒙:《試論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的理性》,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10月,頁1—32;舒大清:《論中國古代政治童謠的發生機制及其理性精神》,《中國詩歌研究》2011年第8輯,頁111;張晋藩:《中國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與理性》,《政法論壇》2013年第6期,頁3。經濟理性:鍾祥財:《從收入分配看中國古代的經濟理性抑制》,《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頁85。軍事理性:張文傑:《中國古代兵學的實用理性探析》,《孫子研究》2017年第3期,頁107。科技理性:胡文:《開創與抑制——論中國古代科技發展中的實用理性》,《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頁165。藝術理性:高楠:《“天人合一”與中國古代藝術理性》,《社會科學輯刊》1997年第2期,頁122;高楠:《倫理的藝術與藝術的倫理——中國古代藝術理性的價值取向》,《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5期,頁141;黄莎:《老子美學思想:“道”本體對古代社會倫理實用理性的超越》,《山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2期,頁186。宗教理性:吴保傳:《“信仰理性化”:中國古代宗教詮釋的新進路》,《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頁173;遊斌:《中國古代宗教在儒家中的理性化及其限制》,《湖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頁18;吾淳:《軸心期哲人面對神的理性思考及其不同歸宿》,《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頁1。文化、文學理性:楊國良:《失落的感性與理性: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批判》,《文學評論》1988年第4期,頁127;趙棟棟:《由交往理性看中國古代文論》,《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84;叶芳奇:《中國古代民俗風水文化理性元素探微》,《建築與文化》2017年第4期,頁57。專論認識:金春峰:《先秦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年,頁4、11、16、25;趙錫元、楊建華:《中國古代哲人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1期,頁8;白奚:《先秦哲學沈思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頁15。闡述了“理性認識、理性思維”。鄭開:《德禮之間》,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版,頁14、18、22、23、32—36等。多處闡述了“理性認識、理性思維”。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頁198、頁204;李維香:《認識檢驗之旅——中國古代認識真理性檢驗標準思想探析》,《管子學刊》2006年第4期,頁79;王振紅:《中國軸心突破的發生脉絡與獨特創造——余英時中國軸心突破思想辨析》,《前沿》2017年第6期,頁103。這些論文的論據説明,从西周開始,“理性的認識和實踐”逐步發展,當時應該已經造出了某一個適當的“字”,用來表述這一重要的事實。

第五,要認識到祇有通過理性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運用德理性認識方法,才能真正認識並掌握老子提出的“道”和“自然而然、自然無爲”等一系列道家思想精髓;①中國哲學界多數認爲:老子本人是通過理性思維才超越時空發現他的大道的。可是他並不提倡人們進行理性思維。因爲大道的本性是自然無爲,天地萬物都須遵循大道的本性,自然無爲,不可以一己之臆想去猜度世界。所以,他主張“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也就是説,大家都不要瞎費心思,順自然而行就可以了。即使那些自以爲聰明的人,也不要按着一己之見去作爲。“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愛民治國,能無知乎”,“絶聖棄智,民利百倍”,雖然各種版本文字不一,但大旨不背。要説老子主張通過理性思維去認識大道,恐怕難以服人。筆者:如何做到“自然無爲”,即“自然而然、不違背道而妄爲”?事實上,僅憑觀察現象的“感覺”或“感性認識”,僅能認識一些孤立、淺表的“自然而然”,而不能全面、深刻認識並遵循客觀存在的“自然而然”。通覽《老子》全書,老子正是在反復强調,祇有通過德理性認識或運用德理性認識的方法(定名、確認、對比、歸類、比附、類推、深究等),通過現象看本質、找規律,才能尋找到“自然而然”,掌握好“自然而然”,遵循好“自然而然”,才能避免以一己之臆想去猜度世界而違背“自然而然”,避免違背“道”而恣意妄爲。也祇有運用德理性認識方法,才能真正認識並掌握孔子提出的,經後人發展完善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等一系列儒家思想成果。

第六,要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對“德”字構件的釋義要符合造字時代特征,這是常理,也是常識。考釋“德”字,必須先考釋甲骨文“德”的部件。

如不綜合時代語境和甲骨文、金文時期的造字初衷,進行系統考證,常見的訓詁論述往往不知某些字的初義爲何。例如,甲骨文的是構成德字的重要部件。《甲骨文字典》:“羅振玉曰:‘象四達之衢,人所行也,石鼓文或增人作,其義甚明。許書作,形義全不可見。古從行之字,或省其右或左,作及,許君釋行爲人之步趨,謂其字從彳從亍,蓋由字形傳寫失其初狀使然。’增訂殷虚書契考釋中金文作行父辛觶,與甲骨文同。”②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頁182。需要指出的是,羅振玉雖然指出了許慎篆書使得形義全不可見,但考證可知,象“四達之衢”的,在商代也是没有時代語境事實證據的。

其餘文字工具書也可看出類似變形的注釋,如:《唐韻》、《集韻》“丑亦切,音敕”;《集韻》“彳亍,足之步也”;《元包經》“爪丮血,趾彳亍”;《潘岳·射雉賦》“彳亍中輟”,《注》“徐爰曰:彳亍,止貌。張銑曰:行貌,中少留也”;又《集韻》“甫玉切,峰入聲。足下齊也”。

訓釋“德”字的初義

秦漢之後,許多學者在注、疏中各抒己見,不同版本的先秦經文、工具書文字和經典内容不斷發散,再加上一些後人僞托先秦版本或想當然的版本,使得漢代之後,不少廣爲流傳的文本或碑刻經文本身就存在争訟不斷的情形,故這一部分,筆者采用多學科研究的“縱横比較法”,重點探究“德”字産生於商周的時代語境、造字初衷,以及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簡文和帛書中已較確鑿的釋義。在明確“德”字在西周時應該具有基礎意義的通用概念或含義之後,儘量運用今人比較容易理解的當代語言,來定義或解釋原本明確的“德”字初義,嘗試避免過度使用目前訓詁時“引經據典”、“以經解經”、“堆砌章句”的做法,以免已經被搞複雜的問題進一步複雜化、瑣碎化、碎片化。

一、夏商時期

●時代語境:

夏代已出現了簡單“理性實踐”的“禮、樂”。商代進一步沿用夏的“禮、樂”,仍處於初級“理性實踐”階段。這樣説,是因爲直至“西周初期的禮樂文化仍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下,主要表現爲雜用各種禮儀”。②過常寶:《制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頁41。而商代“巫樂”是用於與上天、神靈溝通的宗教活動,“淫樂”則是用於統治者恣意享樂的活動。

在思想認識方面,夏商還只停留在以觀察事物現象爲主的感性認識的水平上,未能擺脱表面的、籠統的、模糊的思維方式,對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現象,主要認爲是上天或神靈意志的體現。

在統治實踐方面,殷商仍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即使到了末期,仍是施行巫政,遇到重大問題或疑難問題,往往由商王爲代表的巫覡與神靈溝通或占卜來决定。“商王即爲大巫,各級執事當然也以巫祭人員爲主”。①過常寶:《制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頁58。

●造字初衷:

社會的活動和治理都需要“觀察”和“認識”,起初是用眼睛觀察四面八方的現象來認識事物。因此造出顯示“觀察”和“認識”字義的字形如下;

二、西周時期

●時代語境:

思想認識方面,周公總結歸納了夏商時期有意識無意識“理性實踐”的“禮、樂”,提出了“德性認識-理性認識”這一基本認識方法。③類似説法見,過常寶:《制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頁55、57。西周時期的“德行”之義即“理性認識與實踐”的結合。周公總結了夏商王朝“禮、樂”的作用,選官、做事任用親、貴的經驗教訓,以及商紂王雖然一邊改革,却一邊恣意妄爲、酗酒作樂、不顧民怨和不敬天命的教訓。周公提出了既要敬天命、信鬼神,也要發揮人的主觀作爲,④過常寶:《制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頁55。理性設定制度,依規處理事務。周公意識到,在觀察四方各種事物的表面現象之後,必須用“心”思索、思考①用心表示思考、思索是中國古代的重要認識成果。之所以選用“心”是因爲人們探求産生思索功能的内在器官時,發現所有臟器中,祇有心臟的形狀最適宜説通“入”和“出”的含義。在當時的時代語境下,造出、字。事物現象背後起支配作用的東西。此處“德性認識-理性認識”,是指觀察現象之後,用心思考的統稱,包括定名、確認、對比、歸類、比附、類推、深究等内心活動,是高級認識活動,其後再將合理的認識結果規範化、制度化,進行教化和約束。

需要説明的是,《周易》提出“極深研幾,開物成務”,儒家經常論述“格物致知”,都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從不同側面提出的認知方法,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争論了一千多年仍無定論。明末劉宗周説:“格物之説,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至今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例如今人趙錫元、楊建華提出,中國古代哲人認識世界的主要方法是“格物致知”法,可以概括爲觀物取象、萬物交感、類比推理和静觀玄覽四種形式。姑且不論這些見解提出的方法具體如何,其實説到底,都是“德性認識-理性認識”的方法。

政治實踐方面,周公用“德理性認識的方法、德理性認識的成果”指導實踐,既沿用夏商天命、宗教活動,完善“神道設交”,同時又將“禮、樂”規範化、制度化。西周王朝在實現統治過程中所形成的種種原則或制度,例如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禮樂文明等都堪稱西周時期遺留給後世的政治遺産。②黄愛梅:《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導語,頁2。周公所製定的“禮”,從廣義上説,是一系列維護等級的政治準則、官制構架、各項典章的制度總稱和行爲規範,後來發展爲區分貴賤尊卑的規矩、等級等的教條;從狹義上説,主要指禮儀、禮節、禮俗之類。③黄愛梅:《西周史》,頁108。“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製作的舞樂。舞樂的規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别保持一致。

政治理論方面,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罰”等一系列“德治”的理念,以“德”作爲指導認識與實踐,以及任用及評價官僚的標準。這裏德理性認識並遵循道的成果的含義既包括了“符合當時標準的良好認識和行爲、品性規範”,但又不局限於認識和行爲、品性規範。“明德”是指“明晰的理性認識[水平](包括理性認識符合當時標準的良好認識和行爲、品性規範,這些規範是根據合理的、明確的認識成果製定的)”;“慎罰”是指“審慎的理性處分[能力]”。商代設官分職、評價官僚時,由於官僚體制尚不成熟,因而任用、評價標準不清晰、不明確,即便有時偶用名臣,但仍主要以親爲貴。周代根據“明德慎罰”的政治理念,理性製定標準,逐步改變了弊端。

社會狀態方面,西周前期單獨、完整、連成一片的王畿之地並不存在。周王所直接占據和控制的僅是都城。都城内直觀的十字交叉的路口還未能够形成常見地貌。同時在宗周和成周之間,周王直接控制和管理的土地與諸侯封國本就已經毗連,甚至交錯分布,因而周王對卿大夫的田裏之賞,更加劇了這種相互分割的態勢。從金文看,周王賞賜的田裏,常是分散的,並不集中於一地。①黄愛梅:《西周史》,頁93。都市之間諸侯國和貴族的采田都很分散,尚無直接證據顯示後來孟子所説的井田。②黄愛梅:《西周史》,頁147。直至後來十字交叉的路口地貌不斷增多,已成爲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狀態,才由的動詞“行走”字義,進一步引申出名詞“道路”的字義。同時還出現了顯示“人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字義的、。

●造字初衷:

此外,由於運用“理性認識”的方法指導各類實踐,一般都會取得好的結果,由此引申出合理的、好的、真的、善的、美的之類事物屬性的字義,以及其他詞性的相應字義。

三、春秋戰國

●時代語境:

道家的“德”,側重指“理性、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方法、理性認識成果,理性認識道,理性認識並遵循道的成果”。老子在周公提出的德德性認識-理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並命名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類事物的現象背後,最初的本原和起支配作用的東西爲“道”。老子在運用德理性認識方法認識道規律和本原的經典《老子》(《道德經》)中,系統地論述了“德”和“道”。③

儒家的“德”,主要是指好的、真的、善的、美的認識、行爲、品行規範或事物屬性等。孔子及弟子也是運用了周公的德德性認識-理性認識的方法,總結並提出了在社會的各領域中,都要明確認識和實踐的真假、善惡、優劣標準,以此規範個人、家庭、國家、天下等各類事物。

除此之外,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晏嬰、孫武、墨翟、孫臏、孟轲、莊周、荀况、韓非等都提出了各自的學説,這些學説無一不是在周公的德德性認識-理性認識的方法指導下完成的。

●造字初衷:

自造字以來,爲便於書寫,一直存在省簡趨勢。周代逐步出現了部分省略了,而祇有+的“德”字,例如,金文中的,戰國清華簡中的,郭店楚簡中的。這些字雖然省略了原字的某一部分,但仍明確地表示出“觀察現象+用心思考”,顯示出“理性認識”含義的最基本造字特點。

四、秦漢時期

●時代語境:

先秦時期,哲學思想日趨成熟,商周所造文字有時不能滿足表達哲學思想的需求,於是造出了一些與甲骨文、金文既有關聯又能表達思想認識哲理或其他意思的創新文字。比較典型的文字演變過程可參見“无”字的演變:①汪致正:《汪注老子》,頁29—31。

類似表達思想認識或其他想法的需求,引起了當時的文字演變,各種因素紛繁登場,五花八門,使文字變形時與原有字形出現偏差,發生畸變十分常見,字義也比較隨意。

●文字演變:

秦漢時期,先是李斯領導修改文字統一爲篆字,後來爲便於書寫修改爲隸書,文字的修改使得不少在甲骨文、金文中通過字形構造可大致看出字義的文字發生了畸變。秦漢時期,文字的字形演變較爲頻繁。

綜上所述,“德”字初義的字形演變全過程大致如下:

造 字 初 衷 相 應 字 形造字顯示“認識—感性認識”。使得該字可顯示用眼睛觀察四方的現象來初步認識事物。早期甲骨文=(四方)+(直接觀察)商代甲骨文,省簡:、周代金文、、、造字顯示“德性認識—理性認識”。使得該字可顯示觀察現象後用_“心”加工的高級内心活動。周代金文:、、、、、、、、、、戰國清華簡文,郭店簡文,漢初帛書周易 ,帛書老子甲,帛書老子乙,篆字、 。商代甲骨文,省簡:、,後人有釋 爲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徝,古通陟,登、升。理性認識-德性認識是指觀察現象之後,用心思考的統稱,包括定名、確認、對比、歸類、比_附、類推、深究等高級認識過程。高級内心活動後,將理性認識的結果標準化、規範化。

要而述之,訓釋“德”字這一古典關鍵字的字義,是詮解中國思想史的一把鑰匙,①初步检驗:汪致正:《汪注老子》,頁19—28。大致涉及三個方面:1.訓釋“德”字的初義,以甲骨文、金文作爲出發點,側重訓釋中國哲學史上,提出哲學含義的德理性認識的方法,指出了“德”的通用概念;2.比對“德”字的故訓,在訓詁典籍對“德”字的注疏中進行比對;3.檢驗“德”字的初義,用訓釋的“德”的初義,可對青銅器銘文、竹簡、帛書以及先秦有關文獻作出新的注釋或檢驗。總之,深究“德”字的初義,有助於將學術研究與實證檢驗兩方面相結合,展開進一步的探索。

猜你喜欢

時期活動社會
“2021暑期活動”舉行新聞發佈會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充满乐趣的秋天
翳桑之报
COMPLAINER’S CALAMITY
社会版
社会版一
社会版(十二)
鍵となる時期を送るために努力を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