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联合超声对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2019-08-08薛潋滟施美华董素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母细胞畸形腹部

薛潋滟 施美华 纪 慧 董素贞

肾母细胞瘤是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但是双侧肾母细胞瘤较为少见。双侧肾母细胞瘤有同时发生和异时发生两种形式,同时性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异时性,同时性双侧肾母细胞瘤发生率约占肾母细胞瘤的3.6%~8%[1]。双侧肾母细胞瘤起病较早,发病年龄中位数为2.3岁,明显低于单侧肾母细胞瘤3.9岁的中位数年龄[2-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bilateral wilms tumor, BWT)的超声和CT影像学图像,旨在探讨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术前影像学特征,以及多排螺旋CT联合超声对其术前诊断价值。

方 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经临床、影像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双侧肾母细胞瘤17例,其中男孩8例、女孩9例,发病年龄为4 个月至2岁,中位年龄11.8月。临床症状多为腹痛(6例),腹胀(5例),腹部膨隆、发现肿块(4例),血尿1例,1例伴发房间隔缺损、轻度肺高压。

12例术前行腹部超声及CT平扫、增强扫描;5例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超声仪器使用荷兰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凸阵探头,探头频率C9-4 MHz,选用腹部检查条件进行检查。

14例腹部CT应用64排GE Discovery CT 750 HD CT检查仪,3例应用320排东芝Aquilion CT检查仪。CT检查均使用水合氯醛0.5ml/kg口服或灌肠镇静。参数均为120kV、160mA,层厚2~6mm,间隔0~1mm。增强扫描时,使用经肘静脉或头皮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 Envision CT injection,Medrad, Pittsburgh)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使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系统,进行重建和多平面重组,分别使用不同窗宽、窗位进行观察。

分析17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超声及CT影像特征,即肿瘤的大小、形态、回声/密度,残余肾大小、形态、回声/密度;邻近结构侵犯及转移。

所有病例均活检明确病理后进行化疗1~2个疗程后,超声或CT随访,待肿瘤稍缩小后,I期行偏大肿瘤侧、肾脏切除术,Ⅱ期行另一侧肾脏肿瘤挖除术。

结 果

1.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12例行腹部超声表现:肿瘤体积均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不规则,均表现为中低不均混合回声(图1,2),出血、坏死区域呈无回声区,残肾与肿瘤间呈“抱球征”改变(图3)。其中2例瘤内可见大小及数量不等的囊腔;3例瘤体内见强回声钙化。

图1 左肾肿瘤,类圆形,肿瘤内不均匀低回声为主(箭头所指)。图2 右肾肿瘤,类椭圆形,肿瘤内不均匀低回声为主(箭头所指)。图3 M代表左肾肿瘤,LK代表残留左肾组织,呈“抱球征”。图4 CT平扫图像,双肾肿瘤,均呈类圆形(箭头所指)。

17例腹部增强CT表现:本组病例肿瘤体积均较大,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形。肿瘤体积较大侧瘤体直径达6~10cm,肿瘤与肾组织呈钝角改变,对侧肾脏肿瘤体积较小侧瘤体大小约直径2~4cm,其中4例瘤体较小侧为多发肿瘤,因此其中1例术前误诊为左侧肾母细胞瘤伴右侧多发转移。16例呈不均匀混杂密度(图4),其中1例左侧体积偏小肿瘤表现为较均匀实性低密度,其中4例较大侧肿瘤内见高密度钙化。肿瘤体积较大侧瘤体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15例,对侧肾脏肿瘤体积偏小侧肿瘤可见完整包膜8例、其余9例未见完整包膜。其中1例腹主动脉受压迫、被包绕,肿瘤偏大侧肾静脉内癌栓形成(表1)。

图5 残留的右肾呈“新月形”(白箭头);坏死囊变区无强化(黑箭头)。图6 冠状位重建图像,右肾单发肿瘤,左肾上下极各有一个肿瘤、上极肿瘤较大。图7 病理:光镜检查,HE染色100倍。图8 病理:光镜检查,HE染色400倍。

表1 17例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和手术病例诊断对照

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坏死及囊变区未见强化(图5),包膜和内部分隔可见强化。残存肾实质明显强化,呈“新月形”环形强化(图5)。

2.临床分期及病理学检查

本组所有病例临床分期均为V期;病理分型均为FH型,即肿瘤切面呈鱼肉状,伴变性坏死、钙化及炎性细胞浸润、含铁血黄沉着 (图7、8)。

讨 论

双侧肾母细胞瘤是来源于后肾的胚胎性肿瘤,关于双侧肾母细胞瘤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一直存在着争议,一般认为,诊断为原发性双侧肾母细胞瘤应符合以下4项标准:双侧同时发现而其他脏器无转移;一侧虽较对侧晚发现,但仍无其他脏器转移;肾脏的病变为孤立性;另一侧肿瘤可较小,但远比一般肾转移瘤大。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上4项,本组病例均为同时性双侧肾母细胞瘤。

伴发畸形在双侧肾母细胞瘤中更为多见,常见的畸形有:虹膜缺失;偏身肥大;Beckwith-Wiedeman综合征等。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尤为常见,表现为睾丸下降不全、尿道下裂和输尿管重复畸形等。本组病例仅1例伴发ASD、轻度肺高压,余病例均未发现其他伴发畸形。结合统计分析结果,伴发畸形的双侧肾母细胞瘤预后较差。

肾母细胞瘤按组织学有无出现弥漫的间变细胞分为预后良好型(FH型)和预后不良型(UH 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病理学检查常属于FH型,双侧肾母细胞瘤组织学预后不良型较单侧多见、约占 10%;本组病例为同时发病,病理类型均为FH型,预后相对良好。

肾母细胞瘤病理上为三种成分为主的肿瘤,包括胚芽、间叶及上皮成分[4-6]。CT平扫表现为巨大肾区肿块,可以伴有钙化,文献报道伴钙化者占5%[7],本组4例钙化,发生率为23.5%(4/17)。脂肪成分少见,本组中均未见明显脂肪成分。肿瘤增强后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受累肾脏皮质与肿瘤之间呈“抱球征”,动脉期此征象显示更为清晰,残肾明显强化,呈“新月形”环形强化,伴残肾变形、旋转、移位,此均为肾母细胞瘤特征性表现。

肾母细胞瘤有血管内侵犯倾向,约10%发生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尤其是右侧[8],应常规探查下腔静脉及肾静脉。超声对瘤栓的显示优于CT,中等回声的瘤栓在无回声血管中显示清晰,不易漏诊。本组1例腹主动脉受压迫、被包绕,肿瘤偏大侧肾静脉内瘤栓形成;但术前并未行超声检查,仅术后超声随访。

双侧肾母细胞瘤病灶往往需要和肾母细胞瘤病(肾母细胞增生症)、肾源性残余鉴别,虽然有文献报道,磁共振弥散序列有助于影像鉴别诊断,但是无论从影像特点,或是临床治疗等方面,它们之间的鉴别都具有相当大的争议性[9-11]。

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最大限度的保留肾组织,以尽量提高患儿生活质量。Davidoff等认为,如果术前CT和MRI检查未显示对侧肾脏和肝脏肿瘤,术中无须进行对侧肾脏及肝脏的探查。因同时发病较异时发病预后好,故肾母细胞瘤就诊时排除双侧病变尤为重要,影像检查必须为手术方案制订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综合利用超声及CT检查,可防止漏诊、误诊,提高术前诊断率,为肿瘤的临床诊断、分期、制订治疗方案、估测预后提供更多的依据。

猜你喜欢

母细胞畸形腹部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