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 做好雷锋精神纪录片创作探析

2019-08-07韩海波

记者摇篮 2019年6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小切口融合发展

韩海波

【摘 要】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鲜明标识,是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的实践要领。本文聚焦鞍山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如何坚持守正创新,宣传雷锋精神,提出了小切口进入、寻找点滴小事、多视角多维度创作纪录片精品。

【关键词】雷锋精神   小切口   多重视角   融合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深化学雷锋活动的安排部署,鞍山广播电视台发挥纪录片创作优势,成立专门团队,挖掘整理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制作播出了3集纪录片《雷锋在鞍钢的423天》,以独特视角和鲜见史实,讲述雷锋在鞍钢的工作经历与情感凝结,记录雷锋精神在鞍山的发轫缘起、发扬光大,片子一经播出引发强烈反响,取得上佳宣传效果。

一、精准定位   小切口体现宏大主题

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而鞍钢是雷锋精神孕育的起点。这是纪录片整体的定位和总基调。从雷锋1958年11月12日离开湖南前往鞍钢,到1960年1月8日从隶属鞍钢的弓长岭铁矿入伍,在鞍钢工作整整423天,这是纪录片标题的由来。

在《雷锋日记》《工人雷锋》《雷锋在弓长岭铁矿》著作里,20多分钟雷锋生前的录音,清晰地记载着雷锋事迹的点点滴滴,纪录片的创作以此为资料和背景,不去一味地拔高,不去一味地颂扬,而是把雷锋作为普通人的诸多情感展现在观众面前,他和他的老乡的故事,他和工友的故事,他作为一个有朝气的年轻人的心理状态,看似一些普通无奇的小事儿,却真实地还原了本真的雷锋。《雷锋在鞍钢的423天》第一集筑梦钢都,第二集熔炼青春,第三集精神永恒,每一集小标题就是主题,也让观众看到了,雷锋在鞍钢,他的梦想如何绽放,他的青春又怎样被熔铸,他的精神又如何在鞍钢孕育而成,他如何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通过一点一滴的工作生活,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通过小切口去体现宏大的主题,更能抓住观众的心,从而影响着大众。

二、还原历史   寻找见证凝聚深情回顾

纪录片可以借用故事片表现的方式,考虑创作过程中的叙事。通过雷锋生前工作过的地方的一张老照片,在照片中的场景是平面的场景,在现实中用影像表达的方式构成一个时空的转变。类似的叙事表达方式还有很多。

推土机手、时尚的年轻人、写诗的工人、仗义的兄弟,这是雷锋在鞍钢留给工友们的印象,也是雷锋作为一个普通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在创作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与雷锋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寻找什么样的见证者去讲述雷锋的故事极其重要。创作中,仍然以雷锋的日记和雷锋生前的原声为切入点,找到现存的见证者,雷锋日记中提到了刚参加工作开的是推土机,栏目组就费尽周折找到雷锋开过的推土机,而只有一台推土机去架构故事还不生动。通过修理雷锋推土机的王恩学的表述为片子中的雷锋选择当推土机手的故事注入了生动的血液。以此为例,我们寻找到了雷锋在鞍钢工作和生活关键节点的他的工友和他的老乡,包括与雷锋一起坐火车来鞍钢参加建设的老乡兼工友易秀珍,与雷锋一起工作的工友谢生宽、王凤珍、张光宗,受雷锋影响、与雷锋同在一个工厂的鞍钢职工房洪瑾,弓长岭姑嫂石村农民吕学广。最重要的还有一个与雷锋有相似经历的郭明义,他们都经过鞍钢和军营洗礼。一座城市两代雷锋,雷锋精神形成并不是偶然,是因为鞍钢这个大熔炉,熔炼了雷锋的青春,孕育了雷锋精神,始终紧扣总体定位和宏大主题。

三、多重视角   立体化讲述雷锋往事

真实、朴实无华是纪录片整体的风格。解说词不追求华丽,配音要求去掉激情高昂的播音腔调,就像两个人相遇,像聊天唠嗑一样自然地流露,贴近生活,拉近观众。通过影像和叙事控制,引起观众的认同。

纪录片中采用多视点叙述的方式,雷锋日记和雷锋生前录音有着第一人称的视频,只是一个被赋予的视觉观点。更多的是第三人称视频,以一位理想的观察者立场来呈现故事,解说词呈现着全知视点。

拍摄巧妙地应用着美学距离,采用纪录片惯用的方式,除人物固定专访外多以开放式的构图为主,比较写实,更加客观,容纳观众在观看时拥有更多反省和参与的机会。镜头经过精心设计,如开篇,龙门吊的摇镜头,是按照60年前雷锋工作的原址照片構图而来,摇的过程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追忆,影像为叙事铺垫。

此外,天公作美,久违的大雪覆盖了要拍摄的整个煤场,地面的杂乱因素被覆盖干净。顿时,画面有了张力和沧桑感。雷锋当年的工作是用推土机运煤,现在整个的工艺完全机械化,选择开篇的画面就是煤炭进焦炉,见识了焦化厂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对一线工人肃然起敬。

雷锋的老照片以及6篇雷锋日记、1篇雷锋诗歌、1段新兵入伍讲话稿、5段雷锋生前录音、1床雷锋在鞍钢宿舍盖的花被、雷锋工友口述、雷锋能当上兵的“贵人”——96岁老红军余新元口述,真实还原了雷锋在鞍钢一段激情澎湃的青葱岁月。同物匹配,以今天的人和故事去讲述60年前的雷锋的故事,具有感染力。

三集纪录片《雷锋在鞍钢的423天》——筑梦钢都、熔炼青春、精神永恒,每集之间,横向独立,纵向层层递进,整体线性叙事,讲述了雷锋在鞍钢如何从一个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浸染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共产主义战士。

3月5日到3月7日,《雷锋在鞍钢的423天》在学雷锋纪念日的时间节点,在鞍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又以微信公号等全媒体形式进行推送,扩大了传播影响,受众反馈评价极高。这部纪录片是鞍山广播电视台守正创新、唱响声屏主旋律的成功尝试,也是广播电视人坚守阵地、立足岗位学雷锋的生动实践。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美)史蒂文·卡茨著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10月第1版 第239页;

[2]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修订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第1版  第103页.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小切口融合发展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三个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