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先进人物报道的“变”与“不变”

2019-08-07李维

声屏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不变先进人物改革开放

李维

摘要:先进人物报道是媒体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当前一些媒体的先进人物报道格式化、套路化较明显,令人难以接受。要想扩大先进人物报道的影响力,就要把先进人物的事迹放到时代大背景下进行考量,就要辩证把握社会主流思想“变”与“不变”的关系,分析时代和先进人物关系“变”与“不变”的若干方面,最终在报道中展现伟大时代与先进人物“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改革开放  先进人物  变  不变

通过节目报道时代大潮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当前要想做好先进人物报道,必须融入时代大背景,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历史长卷中展现人物“变”与“不变”的各种辩证关系,使人物与时代交相辉映,让个人和社会水乳交融。

应把握改革开放时代大背景中的“变”与“不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无视这些变化,或者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不深刻、不准确,那么就很难想象能够在报道中全面地展现改革开放时代大背景下的人物和社会变迁。

一、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巨大解放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对先进人物的报道,也要相应体现这种变化,注重对于先进人物带领、帮助他人改善生活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期要抓什么样的典型?有的认为,要抓致富‘能人类的典型;有的认为,要抓行业‘新人类的典型;有的认为,要抓发展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政策的‘传播人这样的典型。无疑,这些典型都是我们所要倡导的,都是人们应该学习的。抓典型,更具意义的是要树立精神上的榜样,让人们学习典型所体现的精神,让典型身上的精神发扬光大。”①这里所指的几类先进典型,无一不是随着改革开放事业大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最能彰显时代特征。习近平同志在谈到脱贫致富带头人典型郑九万时就说到:“他的先进事迹昭示我们,越是在相对贫困的地区,越是在困难的地方,越是在矛盾和问题凸显的时候,越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艰苦奋斗、身先士卒,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保持血肉联系。”②

二、变:群众看问题视角更加多元。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逐步摆脱了极左思潮的影响,开始立足于独立人格思考各类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民主、包容的政治环境,也使得国人得以多元的视角审视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阶层的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甚至可以说,当今中国,在任何社会热点问题上,都可以找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报道创作中,必须尊重这种多元化视角的客观现实,要承认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具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切忌在报道中自话自说,简单得出结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大前提下,兼容并蓄地展现各种视角、观点,甚至引导听众多元地思考问题,在观点碰撞中实现共识,是报道创作中应该坚持和追求的方式。

三、變:社会治理各项政策日趋完善健全。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解放,带来了上层建筑的各项调整,社会治理方面的各项法规、制度等也得到不断完善。例如房地产的产权登记和补偿制度的出台和完善。在《一诺三十年》报道中,罗会继30年前受好友之托代为管理房产时,产权登记制度还未建立,产权制度建立以后,罗会继拿到了拆迁补偿款,开始多方辗转将这笔拆迁款交给好友后人。正是在这种政策的变迁中,罗会继信守承诺的高尚品格才得以体现。

四、不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一脉相承。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表现形式来看,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浅表到深入的变化过程,直到党的十八大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全面表述。而透过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更要认识到40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即其固有的根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形成的初衷是在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面的新发展和新机遇中所做的价值观上的准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发展的特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其生成逻辑,其最终的落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报道中,绝不能人为割裂先进人物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取向,而要注意表现其有机的延续和传承。③

把握先进人物的“变”与“不变”

一、变:物质条件改善带来的人物生产方式改变。改革开放带来的生产力的释放和公私财富的快速积累,也深刻地影响了先进人物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先进人物的报道者要认真剖析、深入理解这些改变,并在报道中体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贴标签”,将先进人物冠以“新时代×××”了之。例如,掏粪工人时传祥是上世纪50年代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不怕脏,不怕累,背粪桶,下粪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崇高精神感动了无数人。2016年,在《新时代的时传祥》报道中,不仅赞扬了以李学玲为代表的新时代抽粪工人对时传祥精神的继承,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转变,从“掏粪”到“抽粪”,从人工操作到自动操作,劳动效率提高,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强度降低,新时代环卫工人的“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新的层面得以体现。

二、变:认识层面拓展带来的人物思维方式改变。改革开放之前的几个宣传得较为成功的先进人物,比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身上展示的精神风貌都具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而改革开放之后,多数人较为中庸地选择了公私兼顾的人生观,“既为社会作出尽可能多的奉献,同时又为自己和家庭争取优越的生活。”④在这一变化之下,先进人物的选择和报道也应该相应有所变化。如笔者在报道身残志坚的单臂技师单文增的先进事迹时,也注意了着意刻画他战胜自卑心理、苦练专业技术,最终实现从身无长技到高级技师的人生蜕变,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

三、变:社会形态转变带来的事迹展现方式改变。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使得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需要在报道创作中进行及时的关注。例如农民工群体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诞生的,他们来自农民又成为了工人的一部分,是“新时期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直到2005年,习近平同志仍然感慨:“数量极其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中却不曾推出过先进典型。”直到浙江省报道农民工李学生的先进事迹时,才有了“李学生正是新时期农民工的好代表,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广大农民工的精神品质。”⑤此后,媒体陆续有了对黄建民、景亚栋等农民工先进人物的报道。

四、不变:精神实质上的坚守。改革开放40年来,先进人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其先进事迹的外在形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报道时必须深刻把握先进人物精神层面的“不变”,即坚定不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实质。例如,王进喜、蒋筑英、支月英,分别是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新时代较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其事迹的外部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身份也有较大差异,先进事迹各有不同,但深入到精神层面,其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先进人物精神的传承,就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如果在报道创作中忽视了精神实质的传承,就有可能给听众造成“改革开放把优良传统丢了”或“今不如昔,不过尔尔”等错误观念。

伟大时代与先进人物“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

一、为先进人物提供更合理可信的人生逻辑。先进人物做出的事迹,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内在的人生逻辑。将先进人物思想和行为的成长,置于时代大背景的变迁之下,可以更好地诠释其成长轨迹,从而使报道更加可信。例如,201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新闻特写《心中有玫瑰》,报道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获救的15岁女孩田金芳,40年来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动人故事。报道中成功地将田金芳个人从“小妹妹”到“田大姐”“田妈妈”的成长与时代发展的脉络融合起来。2008年汶川大地震,田金芳第一时间参与帮助救灾工作;39年后,她找到唐山地震时救出她并给她戴上一顶军帽的解放军战士,她主办了唐山地震孤儿感恩晚会。时代大背景始终作为田金芳个人成长的基础和底色,为她的成长成熟映照出一条鲜明的轨迹,使她的事迹具有合理可信的人生逻辑。⑥

二、为先进人物报道提供更多情感共鸣。先进人物报道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除了事迹本身的真实性以外,能否與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报道中的先进人物给人感觉十分遥远,或者既像上世纪50年代的先进人物,又像上世纪80年代的先进人物,也可以是21世纪的先进人物,那恐怕就很难使听众从感情上产生贴近,形成共鸣。大量实践证实,选择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真实生活作为素材,从广大群众身边真实存在,具有个性但是并非完美的人物中挖掘出来的典型人物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接受。像《北京有个李素丽》《好支书王廷江》《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等通讯,就以李素丽美丽亲切的形象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王廷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马永顺向大山还账等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的事实,说明这些普通劳动者已经实现思想与文化的超越,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从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报道效果。⑦

三、为先进人物和事迹背后提供更多深层次思考。先进人物的报道如果做到人物事迹可信感人,应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预期效果。然而,如果能做到透过人物事迹去观察、思考、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现象,则无疑将使报道的深度和意义上升到新的高度。2018年初,笔者在报道江西省肿瘤医院旁“一元抗癌厨房”店主万佐成与熊庚香夫妇从2003年开始为癌症住院病人提供低价厨房服务的先进事迹时,发现其他媒体对他事迹已经有较多的描述,但没有放在15年社会背景下审视他们的善举,又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进步,“一元抗癌厨房”的无照经营和拥挤不堪对城市文明建设的不良影响也逐步凸显。在报道中,笔者在充分肯定万佐成与熊庚香夫妇善举的同时,也提请听众们思考,他们的“一元抗癌厨房”模式是否还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没有新的厨房模式能代表这类爱心活动的发展趋势。节目播出后,因为不同的视角和更深的思考层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注释:

①②⑤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董星辰:《“变”与“不变”的一种诠释与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认识》,《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④张 元:《先进人物宣传的社会心理分析》,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⑥肖 源,李 宏:《从报道事迹到关注人心——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创作感悟》,《中国广播》,2018(8)。

⑦韩维玮:《关于报道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的几点思考》,《记者摇篮》,2016(12)。

猜你喜欢

不变先进人物改革开放
老骥伏枥显担当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逝去的菲德尔,“不变”的哈瓦那(观察家)
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全媒体时代健康类节目主持人的“变”与“不变”
美联储的“不变”与“变”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