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塔寺街区会客厅

2019-08-07

世界建筑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塔寺会客厅照相馆

白塔寺街区会客厅

白塔寺街区会客厅位于宫门口东岔81号。白塔寺地区探索多元主体协调治理下的街区整理促进提升的新模式,以三社联动为基础,积极探索通过社区服务产品,影响和链接社区营造参与者、社区商户、居民、社区居委会等,实现社区人文再生,为解决老城提升和治理难题提供了范本。

白塔寺街区会客厅以服务周边居民为宗旨,是北京市第一个为社区居民提供邻里聚会、厨艺分享、社区议事等功能的“社区会客厅”,自2017年9月项目启动以来,以居民兴趣及自发意愿为主导,成立白塔寺民俗复兴社、纳时文笔社、安平伙食社、阜城劳作社、春晖缝补社、福田合作社等6个社团组织,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300余场,共接待参观会客厅人数15,000余人次,加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了居民社团组织的进一步孵化,增加了居民以社团形式参与街区治理的可能性。

白塔寺微妙会

2018年2月3日,由居民自发组织筹备的白塔寺“微妙会”在白塔寺街区会客厅呈现,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举办了持续8天的文化记忆活动,再次呈现传统小吃品尝、传统年货展示、传统耍货演绎、传统玩物演绎、传统书画定制、传统民俗演绎等6项老庙会传统文化项目,并举办两场曲艺、戏曲专场演出及安平乐道文化巡游活动。

白塔寺“微妙会”的举办,响应了地区居民民意,重拾了地区居民重大文化记忆,探索了人文品牌对外传播,对地区文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在居民间形成了凝聚力。

1 老物件

2 安平伙食社

3 春晖缝补社

4 会客厅日常

5 富有年味儿的微妙会

6 富有年味儿的微妙会

7 富有年味儿的微妙会

8 富有年味儿的微妙会

9 居民参与旧物改造

10 居民参与旧物改造

“朝花夕拾”旧物改造人文环境营造

采用旧物改造为基础手法,配合绘画、文字、童谣、楹联、苏州码、姓氏图腾等文化元素,与居民共同搭建社区微花园、胡同博物廊、文化主题院落、黑板报、宣传栏等胡同公共空间和设施,形成以胡同为单位的主题文化环境,为创建胡同居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优美的可阅读的公共空间。

11 传统招幌设计

“暖暖的招幌”街区传统风貌再生设计示范项目

以传统招幌营造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传统商业街区的风貌是遵循历史风貌保护街区的文创再设计项目。以民俗复兴社老街坊们的回忆为基础,以文创设计及招幌制作为再生方式,在宫门口东西岔范围内进行环境营造。

12 民俗复兴社照相馆

13 民俗复兴社照相馆

14 居民参与公共空间装置设计(1-15图片来源:白塔寺街区会客厅)

15 居民参与公共空间装置设计(1-15图片来源:白塔寺街区会客厅)

达真照相馆

经民俗复兴社的老人们叙述,达真照相馆是白塔寺地区曾经存在的一家照相馆,位于白塔寺庙会的西南角位置,是1950年代前白塔寺地区仅有的照相馆。如今,借“达真照相馆”的老字号建立一个为社区老人们拍摄民国和1970-1980年代影像的老故事照相馆具有挖掘社区文化的现实意义。依托白塔寺会客厅老城光影社的人文纪实拍摄能力,通过与白塔寺街区各社区居委会建立联系,邀约社区老人来达真照相馆拍摄穿越时光的年代照片,同时请老人们分享儿时在白塔寺生活的故事,编辑出版《达真照相馆》系列影集。

社区口袋公园

一些介于家具和游具之间的装置是唯一能看见的设计,朴实可靠的木质结构自带亲和力。不假设使用目的和对象,平等地向街区敞开,这片预算超低的小空地甚至成了当地居民口耳相传的新晋地标。

猜你喜欢

白塔寺会客厅照相馆
小编会客厅
小编会客厅
读迷会客厅
读迷会客厅
北京白塔寺历史文化简述
A LONG LENS
从北京白塔寺和南锣鼓巷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北京白塔寺药店
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