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讯

2019-08-07栏目主持庞凌波

世界建筑 2019年7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

栏目主持:庞凌波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年度大奖公布

6月27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公布了2019年RIBA国家建筑奖的54位获奖者。该奖项自1966年成立以来,旨在表彰在英国建造的最佳建筑项目。从主要城市的公共建筑,如隈研吾的V&A邓迪分馆,到偏远地区的小型私人建筑,如彼得·卒姆托的禅居(Secular Retreat,图1),获奖项目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英国建筑的广度,反映出主要的趋势包括修复和更新遗产名录和历史建筑,创造高质量文化地标,以及颇具规模的住宅项目——在获奖项目中,改造项目超过1/3,文化项目达16个。据RIBA主席表示,“尽管近年来出现了政治和经济挑战,但这些获奖作品证明英国建筑具有高适应性,极具才华和社区关注度……鉴于全球范围的环境挑战,我们必须鼓励对可持续发展和对最高质量建筑的投资。”

朱莉·艾森伯格和汉克·库宁获得2019年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金奖

近日,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将2019年金奖授予了总部位于圣莫尼卡的库宁-艾森伯格建筑事务所的汉克·库宁(Hank Koning)和朱莉·艾森伯格(Julie Eizenberg,图2)。作为该学会的最高荣誉,金奖的颁发是为了表彰两人对经济适用房、教育和民用建筑项目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为改善贫困社区状况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学会指出,库宁和艾森伯格“始终在寻求着改变世界的本质。他们通过与当局和社区的接触,积极地挑战规划流程,以取得比既有法规和方法通常能够实现的更好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的一砖一瓦之中,还在于所有在此过程中参与者的心目中……正是这种设计天赋,加上为贫困社区设计的长期慈善式投入,向所有相关人士展示出了这种努力的价值。”

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暨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荣获国际建筑师协会2019年第四届巴库国际建筑大奖

2019年6月12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领衔设计的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暨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图3)获得了国际建筑师协会(UIA)2019第四届巴库国际建筑大奖(A-旅游建筑的最佳实践三等奖)。设计以缝合山水、修复生态为出发点,保留并修复了场地内有价值的建筑遗存,让原有场地的记忆贯穿于整个设计中;梳理了宝塔、山、河、城市界面与人五者的关系,采用地景化的处理,使建筑作为山水缝合的媒介,完整地镶嵌于山水之间。这是中国大陆建筑作品首次获得UIA国际建筑大奖,也代表着中国建筑师的思想理念及工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及建筑师同行的认同与欣赏。第四届巴库国际建筑大奖赛由阿塞拜疆共和国文化部和阿塞拜疆建筑师联盟共同主办,并得到国际建筑师协会的支持。该大赛与 “历史名城大众旅游”国际建筑论坛同期举行。

2019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宣布启动

近日,2019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够了:去生长建筑”(Enough:The Architecture of Degrowth)宣布正式启动,展览将在奥斯陆举办,展期9月26日-11月24日。本次展览的总策展团队为“问叹号”(Interrobang),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跨学科建筑与工程事务所,策展人包括英国建筑师、作家玛利亚·史密斯(Maria Smith),加拿大建筑师、教育家马修·达尔齐尔(Matthew Dalziel),英国批评家菲尼亚斯·哈珀(Phineas Harper),以及挪威城市研究者、艺术家塞西莉·萨克斯·奥尔森(Cecilie Sachs Olsen,图 4)。根据策展团队的介绍,本次展览旨在挑战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研究在以生态繁荣为最重要的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去生长(Degrowth)建筑。

柯布西耶遗作重新开放

作为勒·柯布西耶的最后一个设计作品,这座柯布西耶博物馆,又称海蒂·韦伯博物馆,在经历了长达数10年的大规模修复工程后,于近日重新向公众开放(图5)。博物馆最初始于苏黎世市策划的一项赞颂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计划——在勒·柯布西耶鼎盛时期,请他为这座城市设计一个博物馆,用作展示他本人的作品。然而这项计划由于勒·柯布西耶1965年的辞世而屡经波折,并在此后的50年间,该博物馆持续不断地进行了维护和修复工作。当地建筑师西尔维奥·施梅德(Silvio Schmed)和阿瑟·鲁格(Arthur Ruegg)承担了最终的全面修护工作。在该博物馆的首展“我的宇宙”(Mon Univers)中,展品包括了勒·柯布西耶在世界各地旅行期间收集的大量艺术品,雷内·布里(Rene Burri)记录这位建筑师和他的作品的照片,以及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的档案文件。

在哈佛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创造平面和风格

近日,设计师兼富布赖特研究员斯坦尼斯拉斯·查卢(Stanislas Chaillou)在哈佛大学创立了一个项目,利用机器学习探索人工智能进行生成式设计、偏好和建筑风格的未来(图6)。在研究人工智能及其与建筑实践的潜在结合时,查卢利用生成对抗性神经网络(GANs)构建了完整的生成方法。作为核心的GANs,由两个关键模型——生成器和鉴别器组成。GANs利用两个模型之间的反馈循环来增强它们生成相关图像的能力。识别器经过训练,能够从一组数据中识别图像;生成器经过训练,可以从相同的数据集汇总创建类似于图像的图像。该项目旨在帮助建筑师生成一种连贯的房间布局和家具平面,并最终将所有公寓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张试验性的平面图。该项目还能够将平面图从一种风格转换为另一种风格,展示了风格对平面构成的深刻影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参数化团队建成互动村庄小屋

在武家庄下花园村内,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领导的参数化团队设计建造的互动村庄小屋(图7)于近日落成。这个30m2的旅游接待中心由16块预制玻璃钢混凝土板组成,表面则使用村中常见的夯土和草覆盖,使其融入环境。该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具有会因为外部温度的冷热变化而关闭和开启3扇面板(墙壁)的交互系统。当温度低于16℃或高于29℃时,该系统会使面板关闭,并触发启动盘管式地暖系统或空调系统,以维持内部较舒适的热环境。建筑室外地面及护坡使用了武家庄村普遍使用的红砖砌筑,建筑东北边的台阶坡地形成自然的观众席,当小屋面板打开用作舞台表演时,这些地方坐满欣赏表演的村民。建筑师团队认为,该项目可被视为一种新的能够更加适应环境的构建方式的原型。

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2019年6月10日,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与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京召开(图8)。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设计单位、行业组织等的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大会。参加会议的重要嘉宾包括: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仲继寿秘书长,中国工程院崔愷院士,以及部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本次大会首先由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致辞,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英副总裁致辞。其后宣读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成立批复。随后进行绿色建筑学委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民主投票环节,并由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向当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为中国建筑学会分支机构,以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挂靠单位,主要为应对“绿色建筑”发展需求、促进学科进步、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而成立。

建筑·城市·环境主题学术论坛暨BIAD建筑与城市设计院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2019年6月27日,建筑·城市·环境主题学术论坛暨BIAD建筑与城市设计院揭牌仪式在京召开,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到场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马国馨;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施卫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主任、《城市设计》期刊主编朱文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汤朔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等领导和专家。在举行揭牌仪式后,由吴志强院士、施卫良院长、孟建民院士、朱文一教授依次进行演讲。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气氛热烈。

法国参议院提请立法完全恢复巴黎圣母院火灾前形象

近日,法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称巴黎圣母院必须重建到大火前形象,修复被摧毁的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和塔尖(图9)。据悉,修复法案规定,重建后巴黎圣母院必须忠实于该建筑“最后已知的视觉状态”,必须重现尤金·维奥莱特-勒-杜克的尖顶,任何新材料的使用都必须得到考证。参议员们将这些条款添加到国民大会(National Assembly)即法国议会下议院制定的法案中。在火灾发生后不久,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总理爱德华·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曾呼吁进行“创造性的重建”,并宣布了一项为大教堂设计新尖塔的国际竞赛。如果该议案按照目前状态得到国民议会的同意,这将意味着该项目必须遵守所有标准的建筑法律,这可能会影响马克龙总统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前重建大教堂的承诺,并结束人们对大教堂将会如何重建的猜测。

高迪圣家堂在137年后终获建筑许可

经过137年的非法建设,6月7日,巴塞罗那市议会以460万欧元的价格,将圣家堂大教堂的建造许可授予负责完成教堂建设的委员会,允许施工继续进行。据悉,许可证最初在1885年申请。在当时,该请求还附有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签署的地面规划蓝图,未得到回应,直到2016年当局才发现这栋建筑从未获得规划许可。作为这一历史性协议的一部分,圣家堂基金会(Sagrada Familia Foundation)将会部分承担它为城市带来的开销。圣家堂还同意不增加接待的游客数量,并支持修建一条直达教堂的地铁,以防止公共空间过于拥挤。据圣家堂基金会,建筑工作是基于高迪的石膏模型、照片,以及他的原始图纸的印刷版本进行——尽管原始图纸在1930年代的一场大火中被毁。预计该项目将在2026年暨高迪逝世100周年之际完工(图10)。

巴雷卡与拉瓦拉以零碳规划赢得米兰可持续发展竞赛

近日,巴雷卡与拉瓦拉事务所(Barreca & La Varra)通过提出一项名为“L'INNESTO”的零碳社会住宅规划(图11),赢得了“C40改造城市”(C40 Reinventing Cities)竞赛。在此规划下,新式居住形式将丰富米兰的郊区生活,多样的开放空间将包围住宅,并以循环经济区、社区食品中心和零排放食品商店等重要服务设施为标志。在住宅与公共空间之间则通过一系列的绿色“隔膜”——如私人花园、教育花园、桑树或林地等来调节。该规划最具特色的是一系列的可持续策略,包括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创新的加热系统,以及城市废水的热回收。接近零能耗的建筑结合了预组装的建筑技术和以生物为基础的材料,使得结构可以被拆解并实现100%回收。尽量少的土壤开挖,在地实现土方平衡,以形成该地区农业中心的景观。

SOM与TLS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国际竞赛胜出

6月 19日,TLS(Tom Leader Studio)宣布其与SOM一起被选中为雄安新区设计城市核心,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中国未来的模范城市。该获奖方案从来自10个国家的12个入围作品中选出, SOM与TLS的方案最终凭借其“全球的视野、世界级标准、对中国遗产和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创新的城市设计方法”获胜。雄安新区位于北京西南100km处,拥有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在该区域经济转型的第一阶段,将涉及38km2的土地面积,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用地26km2。SOM与TLS的方案通过多种城市设计的原则——从尊重自然环境、创建一个整体的可持续体系到引入绿色基础设施和多模式运输系统,将生态和人类体验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图12)。

塞内加尔和平馆设计获奖者公布

日前,塞内加尔Kaira Looro建筑竞赛公布了预计将在塞内加尔南部城市赛迪乌建造的和平馆的设计获奖者。该竞赛旨在设计一座为纪念非洲战争中的受害者而建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构筑物,创造一个既尊重环境又尊重当地传统的纪念和教育空间。由包括隈研吾在内的7名建筑师与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和包括主办方Balouo Salo的代表拉乌尔·韦奇奥(Raoul Vecchio)在内的3名专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通过研究项目的成本与技术可行性,共同从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个参赛项目中选出获奖项目。最终方案将建造在卡萨芒斯河沿岸的粘土地面上,面向城市,因此需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并具有多种功能。获奖项目的前三名分别为来自中国的蔡长泽(图13),来自中国的何东明、谢毅和袁泽毅,和来自意大利的朱里吉·巴德利(Jurij Bardelli)和费德里科·特斯塔(Federico Testa)。

MAD公布义乌大剧院竞赛获奖方案

6月28日,在 “义乌大剧院”国际设计大赛最终入围的5家设计团队中,由马岩松主持的MAD事务所赢得了该项目的设计资格。以该地区的山脉为背景,水面为舞台,MAD的设计方案如一艘漂浮在河上的船,其屋面的曲线精妙地呼应了江南建筑的屋檐,与此同时,材料的透明度和轻盈感也表达了轻薄的丝质织物的质感,创造出动态的节奏和韵律(图14)。剧场可从多个方向进入,内部包括一个1600座的大剧院、一个1200座的中型剧院和一个可容纳2000人的国际会议中心。为了降低整体能源消耗,MAD采取了被动式策略,半透明玻璃幕墙不仅作为遮阳系统,还优化了室内公共空间自然光的利用,在冬季形成了日光温室效应。同时在夏季,它作为通风系统,加强建筑内外的气流循环。该剧场设计方案将于2020年在义乌东阳河上开工。

石上纯也设计蛇形画廊落成开放

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2019年为蛇形画廊所做的设计于近日落成,并于6月21日起开放(图15)。设计以石板作为主要材料,形式轻盈,屋顶如同从公园景观中升起,从而形成一片室内的场地。根据建筑师的解释,他对蛇形画廊的设计体现了其“自由空间”哲学,他希望能在人造建筑与现有建筑之间寻求一种和谐的关系。“我的设计旨在自然景观的背景下表达人们对建筑环境的看法,它更强调自然和有机的感觉,就像它是生长在草坪上的一座由石材构成的小山。”蛇形画廊项目由茱莉亚·佩顿·琼斯(Julia Peyton Jones)和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于2000年创立,旨在为国际设计师提供机会,在全新的具有影响力的受众群体面前发挥他们的才华。据悉,石上纯也是目前参与该项目的第二年轻的建筑师。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