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军访谈

2019-08-07汪硕天妮WANGShuoTIANNi

世界建筑 2019年7期
关键词:刘军木结构四合院

汪硕,天妮/WANG Shuo, TIAN Ni

WA:请问您何时开始参与白塔寺片区的设计?

刘军: 个人对胡同文化很感兴趣,2013年起通过朋友介绍,在平安里以及五道营地区尝试做四合院改造。来到白塔寺同样是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了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那时我们就发现胡同里可以做一些事情,北京四合院的传统木结构本身是很模块化的建筑形式,正好装配式建筑是我们团队当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经验也比较多。所以,我们就想要在胡同里尝试做一个装配式的建筑。

现在胡同里的居民改造,很大部分都是在胡同里零散加工,这是很不环保的。出于对生产工艺和产业化的考虑,我们就想有没有可能将主要材料在工厂生产,运到胡同现场后做安装作业。

通过与一些产品厂家的沟通,我们试图在四合院里置入箱式房屋成套化的产品。比如在一个1m×2m的箱体内解决厨房、卫生间等功能,这个大小可以很轻松地置入到四合院的一个开间当中,置入进来以后管线接好即可使用,但这种方式在胡同里实施起来将面临运输的问题。

通过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胡同里要实施装配式是很难的。一开始我们做了一个成套化的设计,采用的是保障房里面使用的装配式工艺,但运用到四合院里就遇到很多问题。装配式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把控不好,后期在装配施工时的完成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让老百姓自己去实施难度非常大。所以,我们又尝试采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

1 院落拆违后修复前/Courtyard after the demolition of the illegal building, before the restoration

2 传统营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modern technolog

无论是北京市总体规划要求,还是胡同风貌保护和营造工艺传承需要,都促使我们将建筑主体从钢结构转成木结构,北京市建委主任来考察我们的项目,还有街道的书记主任、同行业专家学者们来考察的时候也提到胡同改造项目中,木结构是需要保留的。所以,我们开始专注做木结构产业化的研究。

3 卫生间/Restroom

4 淋浴间/Bathroom(1-4图片来源:刘军)

WA:胡同改造有哪些难点?如何应对?

刘军: 胡同里的房产性质主要为公房、军产、私产、单位产等。公房通常由产权单位翻建维修,单位产的项目接触下来推进都比较困难,剩下的就是私产。通过与私房主沟通,发现大部分情况就是私房主没有资金去做改造。推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向居民发放补贴款改造等,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推行下去。

我们尝试解决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

比如我们2018年改造的木结构的房子,当时是与天津的一家做现代胶合木的厂家合作,按照胶合木的方法计算房子的结构。原木有一个不容易处理的地方,含水率非常高,会开裂,胶合木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曾经有专家认为胡同改造用胶合木破坏了老祖宗的传统。当时民间使用原木比较多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古代时盐铁受官府控制,民间很难流通。后来,我参加了南京大学做的一个研讨班,故宫博物院的夏荣祥老师讲到,太和殿的梁柱采用的包镶工艺和胶合木的概念类似,一根一根木头用铁箍拼起来形成整木。因现代的加工木材或改性木材的性能数据更容易掌握,所以胶合木的使用有利于传统木结构的发展,而不是阻碍传统木结构的发展。

WA:木结构的传统营造工艺是如何变得更加科学化的?

刘军: 木结构可以采用新材料来解决现今遇到的问题,比如以前是用榫卯的工艺,现在不是木榫卯了,实际上起结构连接作用的是嵌入的钢结构,只是看不见钢节点而已。我们通过现代建筑技术,解决稳固性这一问题,也因此形成了我们的一个观点,就是传统营造工艺科学化,这并不代表传统营造工艺不科学,是让传统营造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例如,木结构建筑的声学体系是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现在室外有空调,街道上有车,这些噪音是很难回避的,就拿四合院建筑的前檐举例,檐檩下方只有一个很薄的垫板,垫板下方的檐枋也不厚,而随着原木的含水率不断降低,3个构件之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厚度和缝隙使得噪音问题需要通过改变传统工艺或材料去解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的房屋是无法符合规范的,里面的分贝数值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为此,我们也在努力通过与清华声学所合作探讨解决方案。除建筑结构机电以外还有消防、防灾、材料、施工等范畴需要建立标准,我们希望针对四合院营造工艺搭建起一套完整的科学化体系,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做一个示范。

WA:改造如何应对胡同居民家庭结构变化的情况?

刘军: 我们2018年改造了一个40m2左右的房子,业主要实现四居室里住6个人。但不是一直住6个人,只是中间有一段时间住6个人。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得有一个“弹性空间”,如果是卧室的话,就得有空调口,如果是客厅和餐厅连在一起的,没有必要有两个空调口,一个就够了。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考虑到了。

最近我们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是设想未来居住人口发生变化之后的改造。卫生间现在布置在室内靠入口的位置,人多的时候需要移至室内末端。我们有一个价格表,有每一项改造需要的具体金额,移进去需要多少费用一目了然。将来发生卫生间需要移动的情况,墙体的设计是可拆卸的,里面的设备等都可以再利用,甚至砖都已经贴好了,管线都提前预设好直接安装上去,花很少一笔费用就可以解决问题。

WA:据您观察,住进改造后院落的居民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变化?比如家具的收纳方式?

刘军: 以解决舒适性问题为前提所做的改造,居民都会渐渐适应。我们会有意识地去改变胡同居民的一些习惯,比如,以前在院子里面很多靠违建来解决使用空间紧张的状况,我们通过在室内实现原违建的功能,进而劝说居民拆除违建,用“盒子”相连解决两房相接需要出入室外的问题。空间整体性越来越好,不用私搭乱建,生活空间已经可以满足使用。

WA:房屋内智能化的使用情况?

刘军: 现阶段,胡同里最关键的可能不是智能化,最关键的是需要将房子本身改造好,靠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等设备来提高舒适性,智能化更多是锦上添花。

WA:您觉得白塔寺片区近年来发生了怎样变化?

刘军: 可见的店面越来越少了,来白塔寺做更新改造设计的知名建筑师越来越多了。

猜你喜欢

刘军木结构四合院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刘军作品
彩泥大变身
BIM技术在古建木结构中的保护研究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萨格勒布木结构观景塔
映像畜牧业
四合院下的宝藏
抢电视
四合院里的义务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