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校园步道乐跑app锻炼动机的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2019-08-07曹向向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动机问卷

曹向向,曹 伟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大学体育与健康工作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

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正在不断深化发展,但体育教学的改革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从近年来普通高校学生体质测试中发现,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呈不断下滑的趋势,这也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为了更好的贯彻实施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方针,创新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学校结合“互联网+体育”的新型模式,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

1.2 研究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有关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为了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多样性、人工智能性,将“互联网+体育”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型融入到对普通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之中促进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习惯与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3.2 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认知水平很高的群体,他们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加上从小学就开始受到学校“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影响,他们的体育生活的需求与动机呈现出成熟与实用的一面。塑造形体美是一种流行时尚,健美需求也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机[1]。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课外体育信息化工作,深入贯彻执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三走”的文件精神。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释义

2.1.1 动机:

动机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movere”中含有动“(to move)”的意思。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认为,动机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张厚粲(2001)认为“动机是一种由需求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心理学家各持己见。但普遍认同: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总是在有机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2]。

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内部驱动力[3]。

2.1.2 心境状态:

心境状态是指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弥散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4]。

2.1.3 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互相影响下产生的[5]。

2.1.4 锻炼动机:

锻炼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动因。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因活动本身的兴趣驱动而从事某种行为[6]。内部动机是个体由于自身需要或及其享受体育锻炼过程而参与其中的动机。外部动机是由活动的外部结果所引起的。

2.1.5 校园步道乐跑app介绍

校园步道乐跑app是基于GPS和传感器技术,精准记录轨迹、里程、配速、步数等运动数据;自动统计分段里程的配速信息,直观展现学生运动全过程定向越野的打卡跑步模式,既增强运动趣味性又不失跑步健身的功能。它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后台轨迹、步数等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的一款校园智能软件。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也一直是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1987年邓惟一做了需求和动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作用的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内因,如自身需求、欲望;第二个外因,例如刺激和环境等。另外,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是多样的,其中,健康与完成学业的需求是基本的需求。蹇晓琳和郭赤环(2008)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研究表明,兴趣爱好是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动机。而体育运动能力、学校运动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主要维度[7]。国内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需求理论和归因理论的研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行为医学研究得到了逐渐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对锻炼动机机理论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1968年,盖拉尔德·肯雍首先提出解释身体活动原因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参与身体活动的原因有:为扩大交际而锻炼;为健身而锻炼;为休闲娱乐而锻炼;为释放压力而锻炼。1981年学者Reid、Fishbein和Ajzen运用目的行为理论模型,探讨了个体态度、信念及意向对体育学习行为的影响。1989年(Dzewaltowski)从自我效能理论的角度对体育学习参与动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学习的参与率与那些感知到的障碍显著相关,如参与体育学习的运动量、空闲时间等等。从此,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逐渐由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变。1992年,美国学者威利斯和坎普贝尔提出心理分析方法[8]。国外从医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入手 并且已经形成不同理论体系专门的检测量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学生校园步道乐跑app锻炼动机——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陕西省图书馆、西安市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大学生锻炼相关的专著。同时利用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大学生锻炼动机”,“大学生体质健康”“等关键词获得论文、期刊进行整理与分析。

3.2.1.1 筛选适合本文主题的相关资料。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参与运动锻炼的专著、论文、期刊数量较多,因此这就要求在大量的资料中筛选最适宜本研究的资料。

3.2.1.2 处理资料。对搜集的资料按研究设想进行归纳分类。

3.2.1.3 说明材料来源。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注释,说明材料来源及出处。

3.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随机选取陕西师范大学参与校园步道乐跑app的6个班级150名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是经过本人在校内实习担任本科体育教学工作期间实地考察和阅读大量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书籍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方面力求全面反应大学生参与校园步道乐跑app打卡锻炼动机,拟出问卷后根据导师的意见进行反复的修改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问卷信度分析获得系数=0.651此值介于0.6~0.7则说明信度可接受。最后将确定的问卷进行大批量的下发。

表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统计

3.2.2.1 信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的可信度,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在2周后对之前所受调查学生中的50人进行再次调查,调查内容一致,问卷当天发放当天收回。然后把两次问卷所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求得两者相关系数的平均值r=0.817,p<0.05。

表2 问卷信度检测结果

3.2.2.2 效度检验

设计过程中征求5位专家的意见,1位教授、3位副教授、1位讲师 。专家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对问卷每个选项的内容逻辑结果进行了检验,并对问卷的内容及结构做出“非常有效、比较有效、一般、不太有效、无效”五级评定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最后得到专家和导师一致认可的问卷。

3.2.3 实地考察法

通过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实习,担任本科生体育教学工作。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交流沟通,了解到学生对参与校园步道乐跑app打卡的态度和目的,以此作为论文的重要依据。

4. 结果与分析

4.1 校园步道乐跑真正实现“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僵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局限于固定的场馆的模式。让体育走进学生生活,让体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安徽大学、武汉轻工大学、长江大学等近100所高校开展了体育信息化合作并在校园开展实施。

4.2 校园步道乐跑app,将“定向运动”中的“检查点打卡”技术有机结合在校园步道乐跑中。极大地增加了跑步的趣味性,但同时由于系统对参与乐跑者的配速有一定要求,因此出现好多同学通过代步工具提高配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校园乐跑的真正意义。

4.3 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参与校园步道乐跑中大多数学生喜欢结伴锻炼,其中所占比例较多的多为同学和朋友,其他占比较少。大部分学生选择和同学或者朋友一起校园乐跑,主要是由于有相同的体育课业任务,这是他们选择一起参与乐跑的原因。

4.4 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参与校园步道乐跑的目的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来看主要目的是为了课后的放松活动和休闲娱乐。而真正参与健身和塑形的人数占比较小,其中大多数人觉得科研任务重和作业多。而参与校园乐跑就成为完成课业的休闲活动,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4.5 学生参与校园步道乐跑最大的内驱力是为获得校园步道乐跑app系统在体育课程中所占分数而参与。其次,是以此软件作为自身跑步健身的科学监控器。

5. 结果与建议

5.1 学校步道乐跑是学校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让运动更科学有趣,让管理更便捷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参与运动,通过持续性的日常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让学校运动管理更便捷的有效方法。通过校园步道乐跑app打卡与体育考核分数相关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跑步锻炼兴趣。这样不仅增强了大学生体质而且也培养了大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

5.2 影响大学生参与校园步道乐跑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高、思想比较前卫。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健身需求,优化健身方式。尤其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创新大学生健身的参与模式。

5.3 影响大学生参与校园步道乐跑健身活动的动机因素较多,情感态度、兴趣、认知水平、价值观等。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动机问卷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动机比能力重要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问卷网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动机不纯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