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体育课兴趣、授课满足、运动持续意识的关系

2019-08-07崔春山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意识运动

崔春山

(哈尔滨商业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体育课兴趣是决定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主要因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育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应十分重视学生体育课兴趣,在体育课中积极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课中,并得到满足感,那么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意识和体育参与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本研究通过体育课兴趣、授课满足、运动持续意识关系研究,证实体育课兴趣的重要性,并为体育课内容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哈尔滨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其男性331人、女性242人,大一学生317人、大二学生256人,共计573人。

1.2 数理统计

运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 SPSS for Windows 20.0程序和AMOS 7.0程序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模型的适配度检证

适配度指标指的是假设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的一致性程度。在模型评估过程中,假设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Σ与样本协方差矩阵S愈接近,表示模型的适配度愈佳。

由表3可知, 研究模型的适配度指标Q值和CFI, GFI, RMSEA, RMR值的适配水准符合。GFI值为.952,显示假设模式可以接受,AGFI值为.904,大于标准值.09。根据Browne and Mels的定义[2], 此模式RMSEA=.074,介于.05~.08之间表示为可接受的适配。由以上结果所呈现的整体适配度指标显示出样本假设模式是可以接受的。

2.3 假设模式整体适配度的分析

研究设定的模型为可接受的适配模型,对各假设的验证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假设验证的结果

表2 研究模型测定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3. 讨论

3.1 体育课兴趣对授课满足的影响

人们通常把兴趣作为一种经验的心理的概念理解,心理学认为,兴趣指涉的是以情感为动力的生活,即本能、欲望、感情、意志和他们的状态行为和态度的体现。心理学家认为,体育课兴趣是学生对体育活动或体育学习对象趋近和积极深究的倾向,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与学生的情趣和情感相联系[1]。在体育教学中兴趣因素是优化教学质量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喜欢体育或排制体育,通常以兴趣为转移,这也是体育课兴趣的选择性与趋向性的表现。体育课兴趣因素对体育的定向作用,突出表现在它对将来体育活动的准备性上,学生对有兴趣的知识和动作技术,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而对不感兴趣的技术动作,则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甚至厌恶情绪,拒绝认真学习,同时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因素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进行专心练习、积极参与、探究知识[2]。

体育教学中强调兴趣因素的主要原因是让学生们投入到体育课中。体育课要全面地、有效地锻炼到学生的身体机能,在体育课堂中必须使学生感到兴趣并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从中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精心设计学生们感兴趣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满足。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大学体育课兴趣对授课满足产生正影响的结果。 Ko young joo, Doo Yi,研究中体育课兴趣对授课满足产生了正影响[3-4],与本研究存在相似的结果。引导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是作为教师在授课当中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在授课前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同时还要提前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还得有一颗善待学生的心。为了提高学生的授课满足,教师制定具有系统化的管理方案,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高课堂积极进取的情绪,培养学生的授课兴趣而努力。

3.2 授课满足对运动持续意识的影响

学生的体育授课满足是决定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性、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的重要因素。体育教育学家认为体育授课满足不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会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强人际关系,在行为上情感上更加团结,使学校生活变得更有活力,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在学校体育中授课满足是优化体育意识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5]。学生们持续参与体育活动行为通常以满足为转移,也就是说体育课的满足决定着学生们的运动持续意识。

由此可知,学生们对体育课授课满足越高运动持续意识也会越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满足,留下愉快的体验,则将会持续参与体育活动;反之, 如果体育教学中经常体验到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无聊等,则此后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逐步会降低。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授课满足对运动持续意识产生正影响的结果。Lee, kwang soo的研究中指出参加体育活动以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决定着以后是否继续参加体育活动[6]。大部分的体育课是在宽敞的运动场上以身体活动为主进行,因此能减轻大学生上理论课而产生的心里“负担”,能体会到在教室上课中感觉不到的“解脱”,心情愉快,身体和情绪上得到满足。学生时期的体育身体锻炼的经验,直接影响着步入社会后的持续运动。教师有必要从新分析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负荷量,增强学生的体力,增加趣味性课堂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满足感;同时给学生讲解持续运动对身体和心里上所带来的好处,引导积极参与,达到体育强国的目的。

3.3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体育课兴趣、授课满足、运动持续意识

我国众多学者认为体育强国是指在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这些领域不仅包括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还包括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设施、体育产业以及体育教育。体育强国不仅在运动竞技中显现出强劲势头,还要在国民体质、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整体发展水平也要位于世界前列国家。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就为重要的是国民体育参与行为。积极的参与意识决定着体育的良性发展,消极的参与行为抑制着体育发展的道路。

体育教育一直占据着我国体育发展的核心地位。因为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和道德修养、还能形成体育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课中的兴趣因素会使学生们得到满足因此形成运动持续意识,使学生们不管是学生时期的课外时间里,还是融入到社会以后的余暇时间里始终是自觉、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从中增强体质、学习体育文化、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享受体育科技、服务竞技体育。

4. 结论

本研究为了证实体育强国视角下体育课兴趣、授课满足、运动持续意识的重要性,高校大学生为抽样总体,进行了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最终统计有效的问卷573份,采用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和AMOS 7.0程序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高校体育课的兴趣对授课满足度产生影响,高校体育课的授课满足度对运动持续意识产生影响,高校体育课的兴趣通过授课满足间接地对运动持续意识产生影响的结论。

猜你喜欢

体育课意识运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体育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不正经运动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