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教育大会背景下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研究

2019-08-07巫迅达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篮球队课余教练员

巫迅达

(广州潜水学校,广东广州 510290)

随着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讲话,切实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纲要。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重要是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三个任务;一是“教好”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基本健康理论知识;二是切实让学生“练好”,让体育有课外作业,课余训练流行起来,改变家庭面貌和社会面貌的认识;三是让每所学校参与到“竞赛”,学校体育一定要有竞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参与体育比赛,要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同时让每位学生至少能够参加过一次体育竞赛。

作为广州市的中职学校,组建篮球队的学校并不多,且训练水平一般。很多学校都是临时组建队伍为参加当年中职学校篮球锦标赛。而在广州市中学组建的篮球队较多,且训练水平也较高,同时也能够展现中学篮球队课余的训练水平。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广东中小学拥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每所学校都有篮球场,且在学校体育中到处可见学生打篮球的身影。篮球运动对于场地限制和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同时为推广和普及篮球提供很大方便;尤其很多大、中、小学生被美国NBA和国内CBA赛事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非常多。目前学校体育工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入贯彻落实的基础上,如何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从学校体育抓起,从家庭抓起。篮球课作为最多人喜爱的运动项目,篮球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不可缺少一部分,不但可以提升篮球队伍竞技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中职学校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因此,对中职学校篮球课余训练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8年广东省省属中职学校篮球锦标赛中参赛的12支球队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省商业学校、省电子学校、省民政学校、省食品药品学校、省财经学校、省工贸学校、省环保学校、省经贸学校、省理工学校、省外贸学校、省轻工学校、广州潜水学校),全部是男子篮球队。对12支球队的24名教练员,144名运动员课余训练的情况和现状探讨篮球队的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需要,依次在广州图书馆、广东科技图书中的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近年来相关文献、材料、一些篮球训练的专著。并查阅了12所中职学校课余篮球队为参加中职学校篮球锦标赛所制定的训练计划,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和目的,对广州市1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篮球队课余训练情况,进行设计了《全国教育大会背景下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研究》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调查问卷。问卷发放方式采用篮球队课余训练时发放给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而在第二天的篮球训练课回收问卷,对学生运动员共发放144分问卷,回收132份,回收率为91.7%,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为97.7%;向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为了确保问卷的真实可靠性,采用问卷信度检验。对调查对象中的第一次发放问卷的10天后对原来被调查的72名学生再次发问卷,进行了重测,并得出两次测得的相关系数r=0.823(P<0.01),证明了调查问卷具有可信度和有显著意义。

1.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通过走访调查了广州市12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篮球课余训练且有经验的教练员以及广州市番禺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的篮球队教练员专家,还有对广州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教授、专家、教练员进行采访面谈,对目前全国教育大会背景下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相关问题。获得相关资料,为论文的完成提供理论支撑作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和访谈获取数据,依据研究的需要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依照体育统计学原理和社会学调查统计,使用SPSS19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出相应的数据加以分析说明。

1.2.5 逻辑分析法

依据逻辑学方法以及科学理论知识,运用逻辑分析。对所调查统计分析和访谈、参考资料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运用逻辑学所涉及的方法对得出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和总结,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教练员情况分析

教练员是学校篮球队伍起主导和管理、负责训练和带队参赛的领导者,教练员水平高低对指导球队训练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高水平和领导能力强的教练员,不但可以通过系统训练提高运动队竞技水平,还可以在比赛场上获得指挥能力来提升和稳定球队比赛成绩。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曾经指出“教练员队伍的素质影响到队伍竞技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体育的开展,同时也关系到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2.2 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教练员的年龄、带队情况分析

2.2.1 中职学校教练员的年龄构成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研究表明,教育指导者的年龄能够反映教师、教练员的教学能力和训练经验以及潜能。教练员处于偏年轻,经验欠缺;年龄处于老化状态而导致精力不足,而只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不断积累技术经验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教练指导作用。

从表1数据可知,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教练员年龄结构处于青年阶段的占54.2%,处于中青年阶段的占33.3%,处于中年阶段以上的占12.5%。由参考资料可知,在我国教练员处于最有经验和精力旺盛且带队成绩突出的年龄阶段40—50岁。而广州中职学校的篮球队教练员年龄结构处于青年阶段的为主,且年龄结构偏年轻,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临场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表1 中职学校篮球队教练员年龄段分布情况(N=24)

2.2.2 中职学校教练员执教篮球训练年限

篮球教练的执教年限是他们从事篮球训练工作年限,一定程度上反映教练员的训练经验。作为一位教练员不但拥有本专业的较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同时不断掌握篮球最前沿的篮球规则和裁判知识。执教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能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应对策略,提高训练水平和提高战胜可能性。

由表2可知,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训练队教练员的执教年限6—15年的占了一大半,同时也看到中青年教练员的精力充沛,年轻教练员应积极探讨钻研带队训练方法,向有经验的深资教练学习。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篮球培训学习,多实践,多总结,以及积累经验。

表2 中职学校篮球教练员从事篮球执训年限情况(N=24)

2.3 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教练员学历职称结构分布情况

2.3.1 篮球教练员的学历分布

学历是一个掌握文化程度高低的表现。中职学校教练员的学历水平是他们指导训练和赛场上指导,以及掌握本领域科学理论知识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学历不能反映能力,高学历的教练员能了解和更快掌握科学前沿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在训练场上发挥优势,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可以提升训练水平和临场指导的技战术。

从表3数据看出,12所中职学校的篮球队教练员本科学历水平占了一大半,而研究生学历的有7人,占了29.2%。同时也说明中职学校也逐年引进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对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发展也逐渐提高。

表3 广州中职学校篮球队学历分布(N=24)

2.3.2 篮球教练员的职称结构分析

作为学校的教师、教练员,职称是教师学术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标志之一。教练员的职称高低更是对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理论与科研能力掌握高低的重要标准。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得知,中职学校篮球队教练员职称以讲师、助理讲师为主体,而高级讲师占少数。由于中职学校不像高校以学术科研为重,也不像中学那样,以教学科研为重点,中职教师既没升学也没科研学术压力,高职教师职称的总体比例有待提高。

2.4 广州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确保因素

2.4.1 学校领导对比赛的重视程度分析

随着一年一度的体质测试的进行,教育部每年对全国大、中、小学、中职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的体质测试的抽查越来越严格。学校领导同时也对学生的体育赛事逐渐重视起来。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提出学校体育一定要有竞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参与体育比赛,要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同时让每位学生至少能够参加过一次体育竞赛。学校的领导者,在对教育部和教育厅、教育局下发的任务通知内容,文件的实施要求。执行任务是否重视和顺利完成并达到目标。一所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学校体育发展,学校的训练队伍能够顺利进行训练和比赛才是关键。通过调查访谈教练员数据得知,大部分学校领导对其学校篮球队训练与参与比赛都是支持的。每所学校领导都对组建篮球队参赛,看法各有其所。有些认为让学生参赛获得荣誉,宣传学校和提高学校知名度,有些认为通过参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4.2 中职学校篮球队训练的经费分析

训练经费是保证一支球队正常训练的物质保障,是学校篮球队日常训练的条件基础。经费的多少每所学校都不一,大多视领导的重视,学校领导重视发展学校体育,经费支出多点。学校篮球队训练经费由教练员申请,用于球队的训练补贴,教练员的训练费用,还有比赛阶段的车费、伙食费用,球队服装费等等。由于中职学校的球队训练和水平,在体育赛事搞得比不上高校、中学的水平高,也很难拉到商家赞助费用。他们各个学校的球队训练费用都是向学校申请拨款,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学校外出参赛的,拨款就会多点,球队日常训练的积极性较高。反之,受到经费限制的队伍训练处于消极的,影响篮球队备战参赛的正常训练和训练效果,还有教练员指导的积极性。

2.4.3 中职学校篮球队训练场地器材分析

体育场地器材是确保体育项目进行训练的保障,由调查统计得知数据看出。12所中职学校的室外篮球训练场地基本达到了场地设施要求,室外篮球场设施是比较乐观的,室内球场的学校较少,只有4所中职学校拥有室内的篮球场馆设施的。室内外的篮球场馆设施齐全的学校,为球队训练与比赛提供了条件。其中8所学校没室内场馆的,当遇到刮风下雨,球队的训练受阻,很大程度上影响训练的进度和水平。当遇到一两个星期连续下雨的话,室外篮球场无法训练,这对他们系统的训练是无法提高训练质量,也达不到预期训练效果,同时也会影响比赛的发挥。

2.5 广州中职学校篮球队队员的现状分析

2.5.1 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意向

中职阶段既不像高中阶段那样,参加球队训练可以为将来升学。而中职学生参加篮球队训练一是自己的个人兴趣,二是被篮球教练员选中,三是锻炼身体。通过调查得知,中职学生参加篮球队训练意向并没有明显单一趋势,说明中职生阶段是由社会因素和氛围造成,中职阶段的篮球训练无论再好也进不了省队国家队。由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各个篮球队队员参与训练的目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占51,4%,其次是被教练员选中23.5%,再次是锻炼身体素质19.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爱好是对一项运动的积极参与,既可以激发队员对参与训练的热情和激情。

2.5.2 中职学生参加训练和学习态度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是掌握职业技能技术与学习职业技能的基本理论知识,文化课的学习却没有高中和高校那么辛苦,所以他们分配时间去训练和精力是非常充足的。主要是看队员利用好学习与训练时间的分配,对他们学习的影响并不大的。从调查数据来看,中职生在篮球队的训练中,态度和积极性是较高的。有62.3%的学生对训练是非常喜欢的;23.5%学生对篮球训练是比较喜欢的;10.1%学生对训练是觉得一般;4.1%学生对训练没感觉的;由此证明中职学生对课余篮球队训练态度是积极的。

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得知,非常喜欢学习读书的学生占百分比最少,非常不喜欢读书占的百分比最高。从中看出中职学生对学习态度处于消极的,中职学校学习压力虽然不大,所以造成篮球训练队的队员喜欢训练不喜欢学习。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考不上高中才选择读中职学校,导致中职学校的学习气氛和积极性也不高。从学生访谈中得知,中职阶段学习压力不大,很多学生分配精力用于训练上,而学习是应付上课,训练强度大易于出现疲劳状态,而对学习的精力会逐渐减少。

2.6 广州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存在问题和提出对策

2.6.1 篮球队课余训练所存在问题

中职学校在学校体育方面的经费处于不足,所以导致中职学校很多体育竞赛项目搞不起来,跟不上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而学校的经费投入足够,大胆创新和发展各个体育项目的中职学校还是少数。就广东省的中职学校看来,只有东莞电子科技学校对学校体育和体育竞赛是重视的,投入的经费是可观的。目前,就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的经费来源来看,主要靠学校拨款,还要看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有些学校领导还看重获得名次,如果不获得名次,经费更加少,甚至第二年都不批学生外出参赛的可能。中职学校声誉既比不过高中,也比不过高校,要获得社会补助和省教育厅的拨款是甚少的。

广州市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水平有待提高,较少运用训练科学化。教练员缺乏的是科学训练的理论知识,没有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是跟不上发展的。虽然这几所中职学校在篮球队训练都有制定了训练计划,训练方法、方式,但在技战术训练、集体能力、身体素质训练跟不上篮球发展趋势。教练员对掌握最前沿篮球理论知识与发展趋势是欠缺的。

2.6.2 对中职学校篮球队课余训练提出的对策

中职学校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不够完善,必须完善体育课余训练相关制度和政策。学校领导应该把全国教育大会习主席所说的:让每所学校参与到“竞赛”,学校体育一定要有竞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参与体育比赛,要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同时让每位学生至少能够参加过一次体育竞赛,把这翻话作为重要看待。把课余篮球训练工作纳入课时管理,完善训练工作和教练员管理,运动员参加训练以及比赛和学习挂钩奖惩管理。

要提高学校领导对篮球队课余训练的重视,有必要改善训练场地环境。训练场地馆是全面开展一切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保障。至于篮球训练,只有几所中职学校有室内篮球馆,大部分是没室内场馆。一旦遇到刮风下雨,会影响到正常训练和进度。作为教练员的应在训练过程中对出现问题和要解决训练环境,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反馈,学校领导应根据学校经费进行安排和实施方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教练员年龄段偏年轻,执教水平有待提高;高学历高职称的教练员失衡,有待完善。

3.1.2 中职学校领导对篮球队课余训练是支持的,但重视度不够,较看重获得名次。

3.1.3 中职学校篮球队训练经费来源单一,主要靠向学校申请,经费不足影响教练员的积极性。

3.1.4 中职学校的篮球训练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技战术陈旧,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提升更新,有待提高。

3.2 建议

3.2.1 学校应加大对学校体育和球队训练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改进学校体育工作。

3.2.2 中职学校对教练员制定硬性规定,适当提高训练补贴,纳入职称考核的指标之一,全面提高教练员的积极性。

3.2.3 加强教练员的科学理论知识,鼓励教练员参加省、国家的篮球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培训,保证教练员专业技术更加全面化,科学化。

3.2.4 中职学校室内篮球场地有待完善,对室外场地加建灯光球场,确保训练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篮球队课余教练员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中国篮球队访平壤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健康饮食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