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造物的艺术之美
——以坭兴陶器具为例

2019-08-07李小雨李健华董焕俊

陶瓷 2019年5期
关键词:窑变陶器装饰

李小雨 李健华 董 杨 董焕俊

(1 广西艺术学院 南宁 530007)(2 钦州小雨坭兴陶艺术文化工作室 广西 钦州 535000)(3 钦州董焕俊陶艺工作室 广西 钦州 535000)

坭兴陶历史悠久,距今1300多年,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以可塑性强、质地细腻柔润和丰富窑变而著称,属于无釉陶但又具有比釉陶同样丰富的窑变色彩,着重通过图案纹饰及器物造型来展现作品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高温烧制后产生变化万千的自然窑变,造就了坭兴陶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坭兴陶从材质到造型,从艺术装饰到自然窑变,都充分彰显出坭兴陶的古朴纯厚,不媚不俗。

象,既是物体的客观形象,也包含精神理解下的主观意象。坭兴陶器的艺术之美有具象美和抽象美之分,体现在坭兴陶器天然质地、设计造型、自然和文化装饰、烧制窑变等方方面面。坭兴陶艺术家在坭兴陶器的创作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坭兴陶天然禀赋,又通过艺术设计,呈现其艺术美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更多的人文精神内涵,使坭兴陶凸显出了中国传统造物许多固有的美学特征。

1 坭兴陶器的具象美

美的事物能直观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激起审美感受,这就是具象美。具象美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唤起人们的审美活动和美感的前提[1]。它是指物体基本形象中客观本质的美,具体可感、表现丰富、无处不在。坭兴陶的具象美主要是通过形状、色彩、装饰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1.1 形状

坭兴陶以广西钦州特有的五花泥和紫红泥为陶土原料,通过两种泥料陶土合理配比,经炼泥、成形、装饰、烧制等工序制作而成[2]。坭兴陶泥质地细腻、含铁成分丰富、可塑性强,制作出的坯体坚而不脆、硬而不散、柔儿不软、韧而不粘,适用于各种雕刻等陶艺创作[3~4]。坭兴陶独特的天然禀赋,在形状大小上既可以做出大至两米高的花瓶,也可以做到小至直径几公分的迷你茶杯,材质的特性决定了坭兴陶器具在形状设计时具有良好的自由度。

坭兴陶应用在器具上有茶壶、食具、花瓶、文具等,器型成形多使用拉坯技法,器型一般匀称对称,由简洁质朴的点线面构成。基础形状有圆形、圆柱、梯形、悬胆形等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局部或整体伸缩,可以变化出许多舒展灵动的器型。坭兴陶艺造型的美感,主要是看形体的线条走势,线条的走折转承,器型轮廓线条的走势和节奏,是对坭兴陶艺人的造型能力、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5]。

优秀的拉坯技艺在造型时赋予器物在型上的节奏美,取材于自然形态或其他器物,例如龙蛋壶的形状就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蛋形,圆润可爱;秦权壶则如其名,取材于秦朝时“权”——秤砣的形状,壶盖与壶身线条融为一体,底部扁平贴地,给人以稳重、刚毅之感;坭兴陶葫芦瓶,则是完全是出于对自然葫芦瓜形状的仿制等。

图1 坭兴陶葫芦瓶

1.2 色彩

坭兴陶土富含铁、钛等成分,加之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碳素的渗入,坭兴陶器会出现的“陶褐”和“陶彩”等窑变,并在打磨抛光后呈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颜色变化和兔毫、虎皮、天星、木纹等坭兴陶特有陶质纹理,这种非釉质烧制窑变,也称“无釉磨光窑变”[6],在陶瓷界堪称“中国一绝”,坭兴陶的烧制技艺也因此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自古以来,坭兴陶器的烧制都遵循坭料陶土的天然固有色,烧制不上釉,保留陶器天然质朴的色彩与质地,但窑变的结果依然能使坭兴陶产生出温润深厚、绚丽饱满的色彩变化和复杂多变的陶质纹理,这些色泽和纹理变幻莫测、五彩斑斓,极为有趣,且不可以复制,窑变给坭兴器具带来了更多的玩赏价值。

图2 坭兴陶木纹形窑变

1.3 装饰

坭兴陶素器凸显的是器型的优美与材质的质朴、素雅,坭兴陶装饰艺术侧重于让陶器展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目前坭兴陶装饰通常采用手拍造型和雕刻两大常用技法,佐以贴花、金属镶嵌、填泥等,在保证器物实用性基础之上,坭兴陶艺术家利用坭兴陶土的强可塑性对器物进行装饰与改造,展开艺术创作。

手拍造型可以灵活改变造型和添加装饰,往往运用在仿生之形的具象体现上,将日常生活的常见元素融入坭兴陶器的设计中,例如以自然界的南瓜、马蹄等为原型(见图3),创作仿生茶壶,通过对作品赋予更加贴近自然物体的各种装饰,加上后期作品的打磨抛光处理,使作品造型精致细腻,栩栩如生,饱含趣味,充分体现出了坭兴陶艺术家善于观察生活和丰富的创造能力。

图3 马蹄形茶壶

坭兴雕刻常用题材有书法、绘画以及民族抽象图腾等,展现了民俗风情、诗词歌赋、山川人物、花鸟鱼虫等,这些装饰丰富了古拙质朴的坭兴陶艺术表现力,由于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倾注了自身浓厚的情感,因此就提高了坭兴陶器艺术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哲理。

2 坭兴陶器的抽象美

抽象美是相对于具象美而言,是无形象的,虽有形、光色、线等形式组合,却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形象[7]。抽象美是依附于事物具体形象,但除去事物具体形象后所留下的本质特征的艺术之美。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此,抽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物体寓于客观形式中所传达的神韵,经过人的情感理念所形成的一种概念。

而坭兴陶器物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考工记》中记载的优质产品,必须遵循“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4个原则。《考工记》强调“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方可为良”的技艺原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美学思想[8]。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有着体现精、气、神、韵的标准,造物设计追求和谐自然之美,即为物品、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好的坭兴器具不会让人感到突兀,亲和而不张扬,与人的相处亲切和谐,追求淡然的意境,造物设计强调的是统一,器物作为一个实体,除了自我本身,与周围的一切都存在着联系,并构成一个系统。因此在设计坭兴陶的造型时,艺术家们会考虑到器具的阴阳之形、器身、装饰组合衔接搭配自然舒畅。

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趣,手中的作品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度与气韵。坭兴陶器的烧制工艺也使陶器上产生灵动的色泽与形态的构成,会产生抽象启示,仿佛每一件器物带有自己的情绪浓淡与气质。有的刚毅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灵动明朗,有的粗犷简雅,古拙之中意象万千。

3 坭兴陶的文化承载

坭兴陶的艺术之美除了具象美和抽象美之外,其作品设计还更多表现在文化承载上,使坭兴陶具有文化的魅力,展现坭兴陶丰富的文化之美。

坭兴陶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到清道光年间发展为艺术陶,清末民初达到了艺术的顶峰。上世纪初,“黎家园”兄弟的《山水花鸟瓶》和《岁寒三友猪胆瓶》坭兴陶作品先后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陶瓷类第二名和比利时独立一百周年时世界陶艺展第一名金质国际大奖。1953年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坭兴陶与紫砂陶、建水紫陶、荣昌陶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陶”。进入新世纪,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坭兴陶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坭兴陶文化进入了文化大繁荣的发展阶段。

坭兴陶与茶道、茶文化结合,开发出了各类各种茶器茶具;与花道、花文化结合,开发出了各类各种花器花瓶;与香道、香文化结合,开发除了各类各种香器香具;特别是利用坭兴陶质细腻的天然禀赋,坭兴陶艺术家们将诗、书、画、文学、篆刻、印、文化图腾等通过雕刻和装饰艺术融入到各种坭兴陶作品之中,使作品的审美内涵更具有了人文意蕴。

根植于广西土壤的坭兴陶,在许多设计上已经融入了大量广西地区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元素,由此诞生具有广西特色的坭兴陶器具造型:例如帅立功教授设计的《象山水月壶》作品,就借鉴了桂林象山的自然形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屏设计的《高鼓花樽》作品,其设计理念中很好地传承了广西民族文化,将壮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铜鼓文化、服饰图腾以及花山岩画等文化元素很好地融入到他的作品设计之中,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作品称号。

图4 坭兴陶作品《高鼓花樽》

4 结语

目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坭兴陶将会迎来更快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坭兴陶发展,在传承中创新,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下足功夫:第一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坭兴陶的设计水平,丰富坭兴陶的设计之美;第二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坭兴陶的烧制水平,丰富坭兴陶的窑变色彩;第三吸收现代文化发展成果,融入到坭兴陶的创作之中,丰富坭兴陶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窑变陶器装饰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特色窑变组壶
鲤鱼旗装饰坠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