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闲话(三)

2019-08-07陈健行

苏州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孤岛刺绣梅花

陈健行

徐绍青作品

巧遇大师徐绍青

第一幅照片是三十八前的一九八一年三月八日,星期日,惊蛰后的一天,在光福香雪海半山梅花亭前拍摄的。那天天尚未明的凌晨四点,我骑着自行车从家中出发了,直向光福而去。那年春天苏州气温偏高暖和,有两三天接连天晴,最高温度达二十余度,洞庭西山的林屋梅林、光福香雪海的梅花都相继盛开。我到达后先登山到顶,举目四顾,早晨透过云层暖暖的阳光遍洒山上山下连成片的梅海。从山顶南望司徒庙,只见庙宇屋顶和四棵汉柏显露在白茫茫一片的梅花之上,朝东看去光福铜观音寺后的塔山、宝塔隐现在颇为壮观的浩浩淼淼梅海之际。西望潭山之下的村舍也都被成片成片的梅花遮掩,只远远听到犬吠声声和晨炊白烟缕缕腾空飘浮。北赏山中的窑上村,梅花已经遍山遍野淹没山村,除家家黛瓦屋顶之外其他都没了影踪,阵阵带着甜甜花香的春风拂面吹来,我真的要被眼前的景色醉了!

朝半山的梅花亭走去时,赏梅的游客也渐渐三五成群地进山了。在亭傍见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徐绍青老师在写生,边上两个漂亮时尚的小姑娘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专注地盯着徐老的写生画板,我准备好相机,等待徐老师举头看梅花时,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记录下来这一不可多得的珍贵瞬间。徐绍青老师在美术界、工艺美术界德高望重,成就斐然,还这么刻苦用功,师自然为师,怎不令人感动和尊敬!这两个可爱漂亮的小妹妹,现在正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盛世,不知你们在何外生活工作?徐绍青老师是著名画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刺绣研究所副所长、设计室主任。生于1919年,苏州人,1933年拜山水画家朱竹云为师,1942年随上海著名画家吴湖帆学画。徐绍青老师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刺绣画稿的设计工作,他的《松鼠葡萄》,曾荣获国家轻工业部所颁的金杯奖,《竹叶群鹊》《白孔雀》等名作一直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优秀代表作品。除珍藏陈列在贵宾接待室外,还赴京、赴国外展览,享誉海内外!徐绍青老师领导的设计室是苏州工艺美术界实力最强、成绩斐然的设计室,室内著名画家云集,著名油画家周爱珍,著名猫画家、花鸟画家盛景云、朱爱珍,著名花鸟画家施仁,著名人物画家梅云及后起之秀。他们设计的作品《白猫戏螳螂》《芦雁》《金鱼》……都是极受各界人士珍爱的佳品名作。苏州刺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每年都要接到国家外交部礼宾司的许多任务,不少作品亦是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最高规格的礼品。几十年来,苏州刺绣研究所曾精心刺绣过著名中外摄影家的经典作品,袁毅平《东方红》、亚当斯《月升》、简庆福《一湖水晓帆风》、黄翔《梅》、晓庄《踏碎银波》和我的《小菖兰》等。日前翻阅老照片时,看到近四十年前拍的徐绍青老师照片,顿时思潮涌动,回忆起那时历历在目的岁月,今晨匆匆在手机上写出,供大家一读。

徐绍青作品

《太湖孤岛育苗人》

今天离开五一国际劳动节没有多少天了,市里召开表彰、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大会。这使我打开了回忆往事的阀门:三十六年前即一九八三年清明节前一天下午,我随着紧邻、苏州轧钢厂供销科长蔡阿小,从胥口镇乘船抵达长沙岛上他的故居。傍晚在餐桌上,认识了本文的主人翁,老蔡的大女婿,一位矮敦敦、黑苍苍、朴实忠厚农民形象的中年人,却讲一口软糯纯正苏州话。一交谈,得知他叫徐伯寅,是我一九六一年在北塔商场做美工时,商场二楼西药柜营业员袁似霞的儿子。家在北寺塔边上,是一九五八年在市六中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做一个有文化的新农民。当年秋冬之际被分配到吴县胥口人民公社,公社、大队领导见他个子不高又小,就没有分配他趁农闲之时去开河兴修水利,而是照顾他深入生产队与农民同住,做扫盲的小老师。他在一个阶段的扫盲工作中,非常认真、勤奋、努力,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称赞。年后,公社安排他和另一位知识青年到太湖中的孤岛长沙岛上去当民办小学教师。当时岛上有一校舍破旧,设施简陋不全,一年级到六年级同一教室分别上课的复式小学。同他一起上岛者,没有多久就逃离这艰苦孤独的环境。徐伯寅安心扎根孤岛,在生产队和广大社员的帮助下,想方设法自行修建校舍、围墙,开辟球场等。他一个人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从语文、算术、历史、地理教到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他认真备课、上课,每天全勤,没有一个学生无故缺课,甚至雨天他冒雨到山村去接驮残疾的学生到校上课。多少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地为岛上的农家孩子忘我地教学,深深感动每个家庭、每位学生,学生们深爱他们的好老师。他在岛上安家落户,先后两次放弃回城工作的机会,一次是他母亲退休可以按政策顶替,一次是下乡插队务农的知识青年全面返城。一心一意为办好这座孤岛小学而继续认真教书育人。为了不脱一节课,他克服种种困难,几十年如一日。就连他家造新房,那天上梁时出了事故,急送苏州医院抢救,也是由家中亲戚帮忙,他仍然坚持上课。他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走出长沙岛,升学、工作、出国,现在在各地各领域努力奋斗。但他一直工作生活在长沙岛上直至退休,一待就是四十多年。大家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令人尊敬的徐老师。

我被他的事迹所感动,曾拍了一组照片配上一篇短文刊载在当时的苏州日报上。这组照片及短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吴县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领导看到后非常重视,吴县报、吴县广播电台、吴县电视台一一派出记者去采访报道。省、市各有关新闻部门也陆续宣传报道,这位扎根太湖孤岛数十年的育苗人。几十年中一切荣誉、好处都和他这位知青无缘也无关,冷冷清清、孤孤单单被遗忘在太湖孤岛上。在这以后,这位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接连鸿运高照,入党,连连被冠以各级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直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所在的长沙岛也跟着沾上光,当时的省领导陈焕友特批柴油让岛上发电,接下来没多久又将电通上岛。直到二十五年后的2008年清明节我重访这位在岛上五十年的徐老师。从村民口中处得知他已经退休,现在住到已经是企业家的小儿子在胥口建的别墅里,岛上老房子仍在。今天可真巧,村上有人见到他们夫妻俩一早乘汽车上岛采茶叶了,就在屋后的山坡上。于是村上人们高声喊起来:“徐老师!苏州陈老师来看你了!”不一会儿,伯寅夫妻俩身背采茶的竹篓下了山,见到阔别几十年的拍照朋友。这时从他爱人口中发出第一句话::“谢谢你陈老师!呒不倷,就呒不伲徐伯寅今朝格……”边上的徐伯寅仍然和几十年前一样,一脸忠厚老实无一语地在笑……”

猜你喜欢

孤岛刺绣梅花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不再是孤岛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清新唯美的刺绣
中交兴路:打通信息孤岛
梅花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梅花引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