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9-08-07李晓庆徐素平孔迎辉李鹤徐漫远江明孙卫国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皮脂腺痤疮蓝光

李晓庆 徐素平 孔迎辉 李鹤 徐漫远 江明 孙卫国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毛囊和皮脂腺,表现为粉刺、丘疹及囊肿等。痤疮的发病可能与皮脂腺分泌旺盛、免疫功能异常、导管开口阻塞、细菌增殖有关,常见于青少年。我国有95%以上的青少年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其中10%左右患有中、重度痤疮[1]。轻度痤疮短时间可自愈,但中、重度痤疮治愈难度较大,且易复发,对患者容貌影响较大,严重者甚至引发心理障碍[2]。其治疗通常采用外用药物涂抹、红蓝光照射等,但疗效欠佳。我们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满意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9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 42 例;年龄 19~31 岁,平均年龄(21.17±2.52)岁;病程 5个月至 11年,平均病程(4.26±1.32)年。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Pillsbury分级[3]中Ⅱ~Ⅳ级;②入组前2个月未进行其他治疗;③自愿参加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照射治疗禁忌症者;②近期有生育计划或哺乳期者;③病例资料不完整者;④伴有其他脏器系统严重疾病者;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类等一般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

选用红蓝光照射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治疗。先以红光(波长633 nm,输出功率105 mW/cm2,标准剂量126 J/cm2)照射痤疮处20 min,距离皮损5~7 cm,再以蓝光(波长 415 nm,输出功率 45 mW/cm2,标准剂量 48 J/cm2)照射 20 min,距皮损 5~7 cm。 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皮损严重者可增加红光照射时间。

1.2.2 观察组采用ALA-PDT治疗

清洗、消毒患者面部皮损后,在避光条件下将浸有5-ALA溶液的脱脂棉覆盖皮损处,持续1.5 h。后采用光动力激光治疗仪(635AB型,桂林市兴达光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照射皮损处,波长633 nm,照射剂量120 J/era2,时间15 min,2周1次,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①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时记录患者面部的皮损数量,根据患者皮损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4]。痊愈:皮损数量消退≥90%;显效:皮损数量消退60%~90%;好转:皮损数量消退20%~59%;无效:皮损数量消退≤20%或皮损数量增加。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时的晨起静脉血,检测肿瘤细胞因子-α(Tumor cell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 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疼痛、渗出、红斑、色素沉着、水肿等。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 2、4、8周,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21%、89.36%和82.97%;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0.43%、53.19%和46.81%。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不用时间点疗效对比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efficac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及IL-8水平变化

两组治疗前TNF-α及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 TNF-α 及 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降低更明显,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及IL-8水平比较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TNF-α and IL-8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出现疼痛4例、瘙痒1例、脱屑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对照组中疼痛2例、瘙痒1例、脱屑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2岁,重度痤疮,病程13个月。采用ALA-PDT治疗(2周/次,治疗8周)后,皮损的数量和大小明显减少,面部皮肤外观明显改善(图1)。

图1 典型病例Fig.1 Typical case

4 讨论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皮脂腺导管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少年,部分可在青春期后自行消退,但严重者可产生瘢痕,影响患者面容[5]。过去常采用外用药物涂抹、红蓝光照射等治疗,但疗效欠佳,复发率高[6]。

PDT可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ALA-PDT用于治疗痤疮[7-8]。PDT主要由光敏剂、光和氧三部分组成。常用的治疗痤疮的光敏剂为ALA和甲基氨基酮戊酸(MAL),但MAL成本高且孵育时间长,因此ALA更为常用。研究表明,痤疮丙酸杆菌是发生痤疮的主要原因,而卟啉是其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9]。ALA-PDT治疗原理为通过外源性给予ALA,ALA被皮脂腺导管吸收,进一步代谢为原卟啉Ⅸ,在633 nm的照射下发生光动力效应,产生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等细胞毒性物质,使细胞结构被破坏,以达到抑制皮脂腺分泌、杀灭丙酸杆菌、促进皮损愈合等作用[10]。ALA的光敏性在24 h内消失,不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影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较好。Tao等[11]采用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12周的有效率达89.6%。有报道称痤疮丙酸杆菌还可诱发机体出现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12]。在丙酸杆菌入侵后,机体免疫细胞通过识别细菌表面的PAMP激活信号途径,从而诱导一系列免疫反应,释放多种炎症因子(TNF-α、IL-8 等)[13]。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这说明ALA-PDT治疗有抗炎杀菌效果,可减轻痤疮的严重程度。Gozali等[14]以HaCaT细胞为模型,发现ALA-PDT可抑制FGFR2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IL-1α表达。这也印证了ALAPDT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控制炎症反应。有报道称,ALA-PDT治疗可产生疼痛、瘙痒和脱屑等不良反应,通常与光敏剂浓度、照射强度及部位相关,一般可自行缓解或给予冷喷和湿敷后逐渐消退[15]。部分患者会出现色素沉着,一般于治疗后1个月自行消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对照组患者为8.51%。虽然ALA-PDT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与红蓝光照射治疗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红蓝光照射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相比,ALA-PDT具有更好的疗效,还可以降低TNF-α及IL-8水平,控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皮脂腺痤疮蓝光
睑板腺囊肿常发作 须警惕皮脂腺癌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