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宁市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9-08-06陈子薇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

陈子薇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绿色产业承担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文章通过对成宁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型人才匮乏、政府职能缺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成宁市绿色产业提供发展思路。

关键词:绿色产业;湖北成宁;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491-02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自然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年咸宁市提出了“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将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到了战略地位。

本文系统地研究咸宁市绿色产业,有助于拓展绿色产业研究领域,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径,为咸宁市制定绿色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使政府有针对性地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更为合理的绿色产业体系。

一、城市绿色产业研究现状

华北地区,李丽芳(2015)认为,中央应协调京津冀各地,形成合力,依据各地区差异分别定位,首要发展绿色农业,其次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华东地区,席广亮(2018)借助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指标评价体系,对江苏省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进行了详尽分析。

华南地区,张弘弛(2018)认为广西桂林要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交通网络,打造国际旅游圣地。

华中地区,刘涛(2018)对河南省商丘市现有六大绿色产业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认为应重点发展农业绿色产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晏威(2018)阐述了咸宁市幕阜山区绿色产业带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国内学者对绿色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以较大区域为对象的,缺乏对较小范围地区绿色产业的研究。对咸宁绿色产业的研究集中于幕阜山区,以咸宁整体绿色产业为研究对象的几乎没有,理论研究的欠缺导致相关产业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咸宁市绿色产业难以迅速成长壮大。

二、成宁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2017年咸宁市拥有两所普通高等院校,15所中等职业院校,每年共计毕业人数20060人,专任教师2488人,申报登记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9项,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828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284人,金融业5884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3414人,教育财政投入36.64亿元,科学技术投入3.82亿元,节能环保投入4.21亿元。由于人才培养不足且大量流失,咸宁绿色产业缺乏强有力的人才储备,专业人员匮乏,创新科技和技术操作水平难以提升,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高新技术产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仍旧较为落后。

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24.01亿元,从业人员24.39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5223家,家庭农场48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4家,全市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770万亩。现代农业产值稳步上升,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龙头带动效应初显。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61个,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171家,实现产值507.12亿元,增加124.21亿元,招商引资总额5704139万元,研发经费支出14.13亿元。成宁拥有8个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规模和研发投入加大,企业龙头不断壮大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7年全年旅游收入292.50亿元,接待旅游人数5730万人次,拥有星级饭店44家,旅行社42家,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29个,旅游业稳中有进。

三、咸宁市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县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消费水平也较低,进而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提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矛盾是咸宁市绿色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无法兼顾,在根本上违背了绿色发展的宗旨,不利于咸宁市绿色产业的成长与壮大。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咸宁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6:48.4:36.0,第二产业仍然是咸宁市的支柱产业,占据支配地位,但第二产业作为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大部分耗能相对较高、污染相对严重,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阻碍绿色发展进程。且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无法有效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绿色产业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相对独立,三大绿色产业未能实现高效融合。

3.专业型人才匮乏

咸宁市高等和职业院校数量较少,毕业生大量流失,绿色产业从业人员少,科研水平较低,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专业人才数量无法弥补产业缺口,绿色产业发展缺乏人才储备和科技水平支撑,支柱产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外流,高校与企业合作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高,人才福利较少,有效激励机制缺乏,人才创新动力不足,专业人才供应链断裂。

4.政府职能缺失

政府是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长期经济目标,产業结构顺利转型,政府必须积极配合市场,甚至发挥主导作用。咸宁市政府经济、社会职能缺失,相关产业政策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扶持力度不足,六县市之间发展水平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不均,各县市无法有效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政府职能严重缺失。

四、措施

1.统筹区域发展

成安区有着良好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应积极对接武汉,引进资金和项目,制定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吸引绿色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城县应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专业化生产,打造本土油茶品牌;崇阳县应致力于实现野桂花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严格把控质量,将本土品牌做大做强;赤壁市有着悠久的茶历史,应积极保护传统村落,宣扬茶文化,发展“茶旅游”,打造特色品牌,使产品差异化,避免同质竞争;嘉鱼县应积极倡导规模化、绿色化生产,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经济水平的提升;通山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对相关绿色产业实行优惠和奖励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研发。各县市资源实现合理高效配置,可以顺利实现产业集聚化、地区产业专业化,缩小地区发展差异,获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经济增长方式,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咸宁市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变革经济增长模式。要加大资本投入,加快技术研发,通过生产技术革新改造一部分传统产业,淘汰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实现原有产业绿色化,积极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政策支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延长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产业链,进行产业深挖,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旅游业带动交通业、物流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

3.培养专业人才,加大人才引进

一方面通过自主培养和联合培养,加大研发人才储备,增加对高等院校的财政投入,加强与院校间的沟通交流,针对产业急需研发人才重点扶持相关专业的建设发展。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人才缺口。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监管,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在社会福利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研发人才进行适当补贴,提高工资水平,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储备,为技术革新提供坚实的后盾。

4.加大相关政策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成宁市在绿色崛起的过程中不能仅依赖于市场,要坚持以政府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应当考虑各地区间发展水平和资源的差异,合理配置资源,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地区协同绿色发展,加大财政投入,严格把控产业绿色生产标准,对绿色化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提高对污染产业的征收比例,制定产业优惠政策,出台各种方案,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立法,保障政策的实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福利和工资水平,制定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减弱人才虹收效应,确保咸宁培养得出人才、留得住人才。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
智慧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的优化升级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审计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