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技协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8-06蒋磊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技协信息化建设河南省

蒋磊

摘要:作为河南省当前主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一,农技协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河南农技协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河南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河南农技协健康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农技协;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484-02

一、引言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一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杨文志,2002)。它是由农民通过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专业合作组织,主要从技术服务人手,逐步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以科技联系千家万户,并进行产前新品种推广、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帮助产品销售等服务(刘洁等,2011)。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之一,农技协有着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可比拟的群众基础和辐射带动作用(万江红等,2013),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农技协的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在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农技协在法律地位方面不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自身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朗的状况。尽管201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发挥农技协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017年中国科协、农业部、国务院又联合发文提出依托农技协等农民组织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但现实并未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中国科协统计,2016年全国农技协数量为11.05万个,拥有会员1487万人,近5年来几乎未见增长。而在短期内,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依靠农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也不现实(罗必良,2015),势必仍要依赖农技协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衔接作用。因此,农技协何去何从,如何创新农技协发展模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共存并进,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等常年位居全国前列,在研究农技协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目前,有关农技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技协的产生缘由(黄映梅等,1996)、发展机制(张克云等,2005)、发展模式(王彦雨等,2011)、发展对策(刘冬梅,2009)等方面,虽然致力于促进农技协的发展,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而且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有关农技协的研究热度趋减,对于农技协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更多的参合于对合作社的比较研究之中,最新文献寥寥无几。而在短期内小农户无法过渡到规模经营的态势下,农技协相较合作社在链接小农户与大生产方面仍具优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河南农技协发展现状,然后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促进河南农技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河南农技协健康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

二、河南省农技协的发展现状

(一)协会发展颇具规模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河南省农技协发展已颇具规模,形成了遍布全省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成为各级科协服务三农和促进科普工作服务民生的一个重要阵地,成为基层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有力抓手。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8个省份农技协数量超过5000,其中河南省农技协组织有8285个,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四川省(10913个)和山东省(8682个);而河南省农技协拥有的会员数为98.8万人,同样仅次于四川省(228.2万人)和山东省(109.4万人)。数据还显示,截至2017年,河南省已有8个中国农技协技术交流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科普培训不断增多

从功能和作用来看,农技协是以技术服务为联系纽带,以技术促进发展为目标,以农民自愿结合为特色并服务于农民的平台。立足于此,河南省农技协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传播先进适用技术,科普培训活动不断增多。先后举办“农技协领办人培训班”“三农网络书屋培训班”“IT科普志愿者培训班”“农产品品牌建设及管理培训班”等各种培训班,以提高基层农技协领办人的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每年组织开展科技进村、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向农民发放科技报刊、农业期刊等科普读物,并举办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讲座和培训,从而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三)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配合中国科协、财政部实施的“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河南省实施了“三创一带”活动,并在2014年由省科协、省财政厅配套启动“河南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河南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有力推动了河南省农技协的发展,并显著提升了示范带动效果。2016年,河南省获“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的单位和个人中,农技协有66个,在全国排名第5;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有22个,位于全国第4;农村科普带头人有26人,居全国第7位。通过这些典型示范,普遍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加快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步伐。以商丘市夏邑县一食用菌协会为例,该协会集菌种培育、食用菌种植、产品销售、烘干、保鲜生产于一体,会员覆盖324个行政村,带动农户3912户,会员年纯收入高于当地年均收入200%以上,取得显著的增收效果。

(四)助力脱贫渐入正轨

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動员全党全国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河南省农技协在近年来积极投身扶贫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助力脱贫。尤其是2016年以来,省内各地农技协几乎都深入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通过调研考察、召开座谈会、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助力脱贫。调查情况显示,贫困村致贫一般是由于主导产业缺失、种植结构单一、实用技术匮乏、群众思想落后、农民组织涣散等原因。而农技协的组织作用、技术普及作用等,无疑能够在贫困村大有作为。例如在淅川县盛湾镇,通过成立软籽石榴协会,以软籽石榴为主导产业,实行贫困村群众集体脱贫,每户年增收5000多元;南乐县农技协则是通过组织农业专家帮扶指导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和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贫困户增收。

猜你喜欢

农技协信息化建设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召开一届四次理事会
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开展脐橙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我省取得中国农技协两项转型升级项目试点
加快农技协发展步伐 鼎力湖北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