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有温度的落地

2019-08-06曾秀群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雅美求真情怀

南漳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卞和得璞、献璞的悲壮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卞和献玉”以一种文化的烙印,以一种千年的积淀印刻在人们心里。作为卞和小学的文化之源,“修身成美玉,乐做卞和人”成为卞和小学人孜孜以求的育人目标,博爱、诚信、求真、厚学的“卞和精神”成就了莘莘学子不断探寻的“文化内核”。文脉传承,教育的温度不变;薪火相传,教育的情怀依然。回首往昔,蓦然发现,卞和小学这叶扁舟,不管岁月荏苒,依旧行进在巍巍荆山的晨昏暮晓、春夏秋冬,行进在教育的浪潮翻涌、春暖花开。

求真尚美  只为你守候

有人说,教育也需要一种一见如故的专情。这种一见如故就是对教育的执念和深爱。卞和小学建校33年来,把这种执念和深爱化为了一种内敛的情怀,化为一种不倦的追求,那便是“进门是璞,出门是玉——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学校呈现这样一幅图景:在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管理环境中,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各项文体运动精彩纷呈;课堂上,学生享受学习,课下仍感觉余味无穷;师与生、生与生,人人都能怡然绽放,做最好的自己,顺其自然的发展。

求真求美,幸福卞小。卞小教师把职业的幸福以一种“微”角度进行诠释。“卞和讲堂”,教师们从一个个“微创新”细致诉说着自己的教育故事,分享智慧,传递信心;“卞和书吧”,把志同道合的教师凝聚在一起,共读共研,可斟可茗;“卞和网络课堂”,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把古老的师徒结对演绎得充实和睿智。教师的职业幸福还源于对自身发展的不断追求。施培俊名班主任工作室、曾秀群名师工作室“圈粉”无数,老师们乐在其间,受益匪浅;南漳县名师网络课堂,听课、研讨、诊断,一批批青年教师乐此不疲,不断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卞和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不断在细微处滋长,在学校搭建的“三级发展平台”的团队中成长。

十年木成林,百年可育人。33年的教育追寻,几代“卞和人”的砥砺摸索,雅美、行美、慧美、健美、善美、和美 “六美少年”的培养目标渐渐清晰:求真、尚美、笃行,把教育的角度调整到最美的姿态,把求真的理念植根于孩子心间,把尚美的能力内化为行动,把习惯的培养聚焦于生活每一天。心有追求,行有坚持,守候不变。

课程引领  把独特留给你

学校构建课程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途径,一种载体,甚至是一种方式。只为你的与众不同、更好生活种下一片希望、洒下一种期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世间找不到一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教育要做的就是让每一片与众不同的“叶子”都能散发出不同的美的光辉。卞和小学就是这样做的。学校把构建“六美”课程体系作为擦亮每一片“叶子”的途径和手段,把课程分为六大板块进行构建和实施,慧美基础课程让学生乐学善思;善美德育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健美体育课程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雅美艺术课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行美研学课程让学生崇尚真知;和美创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善美德育课程成为孩子们学习规范和提升品德修养的“加油站”。卞和小学“一日行为常规”微课程根据学生在校要求,精选书包整理、课桌整理、生活礼仪等孩子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习惯养成问题,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融品德教育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还邀请家长来校进行考核。从此,“一日行为常规”成为孩子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

“实践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课程,卞小的课程最用心,最有料,最有效!”家长们如是说。卞和小学的行美研学课程到底加了哪些“料”?第一道食材当属“边走边看”的春游课程,学校把春游活动以“菜单”的形式固定下来,每个年级一个“课程包”,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学生实践任务等,实现“玩中学习、寓教于乐”。第二道菜就是“挑战自我”的体验课程。三年级的“小鬼当家”课程融入了孩子们成为“小大人”的激情与梦想,四年级的“卞和军校”课程,一展孩子们的英姿飒爽;五年级的“野外生存”课程成了孩子们历练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雅美艺术课程可谓热火朝天。学校根据实际开设了53个社团课程,给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机会,书法、国画、器乐、舞蹈、声乐、轮滑、武术等成了最火爆的社团,“小伢儿”童语社、“金话筒”讲演社、“玩转纸艺”“七巧科技”等社团让孩子心驰神往。有了这么多可选择的课程,孩子们乐在其中,幸福无比。

特色定制 转角遇见美

学校是需要特色的,否则和工厂何异?如果你走进卞小的校园,感受最明显的“气息”会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艺术气息”。不管是班级文化墙上精美的书画作品,还是在某个转角处的“小景观”“小装饰”莫不带给你这种浓浓的感受。就连从你身边匆匆而过的孩子,手中的笔墨纸砚都能传递给你这种“气质”。

“艺术卞小”是我们培养“雅美少年”的独特方式。作为湖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我们用孩子带着墨香墨韵的身影告诉你,我们对艺术的执着;用校园每一处带着艺术气息、乡土情怀的校园文化告诉你,我们对本土艺术的传承;用孩子在宣纸上自信的挥洒告诉你,我们对艺术的无比信心;用“卞和竖笛韵律操”的旋律与舞姿告诉你,我们对艺术的全员普及。如果说一张张省市艺术节的奖状,诉说的是过去的故事,如果说历届县艺术节团体奖保持在第一名传递的是昨天的辉煌,从这一刻开始,从那个看似不经意的“转角”开始,把艺术的细胞植入每个孩子的心间,融入每个学生的灵魂,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以至伴随孩子一生。

卞和小学生于斯、长于斯,带着乡土的情怀、怀揣教育的梦想,把千年“卞和献玉”的精神传承,再传承,把“卞和少年”的梦想清晰,再清晰!

(作者单位:南漳县卞和小学)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雅美求真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张锦绣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小小牙医职业体验
——走进雅美佳口腔医院
“五老”情怀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