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焦虑与展望

2019-08-06黄杨皓

今传媒 2019年7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传统媒体新媒体

黄杨皓

摘 要: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播音员主持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影响尤其巨大,而新媒体的发展也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梳理了新媒体出现后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焦虑:技术焦虑与行业焦虑以及多种症结并对行业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AI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129-02

一、引 言

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中的重要人物,承担着信息传输的中间作用,是传播源传播信息至接收者处的中介,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一度被称作“党的喉舌”,这也明确了其位置的重要性。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介形式的出现,播音员主持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2018年11月的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对外宣布了一则重要消息:中国首个“人工智能主持人”已经正式上岗。由此引发了众多在岗播音员主持人、在校大学生们的热议与担忧。

2019年1月,由撒贝宁与AI主持人“小小撒”同台亮相,共同主持了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同年3月,全球首位AI女主播“新小萌”也亮相两会。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进步,AI主持人以极高的出镜率开始活跃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不仅如此,它们也开始在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敏感的神经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现阶段AI主持人们表情语言还比较奇怪、生涩,但是经过技术的完善、语料的丰富之后,这种情况会大大改观。所以不少行业从业者甚至和即将从事这个行业的高校学子们会感到焦虑。

笔者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产生的焦虑并对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一定的展望,希望能够找到新的出路。

二、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两种焦虑

(一)技术焦虑——AI主持人的出现与发展引起的焦虑  AI主持人具有工作时间长、播报准确、学习能力强、出错率低等特点,这就给传统的流成化、弱功能性的主持人带来了冲击,而现阶段还处于流程化的主持不可避免的将会被替代。AI主持人甚至还可以在特殊环境下替代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完成任务,例如,在战场、爆破现场等环境中, 可以让智能机器人做现场主持人, 既让人们了解当下的信息, 又不用考虑主持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在极寒、酷热的地区, 或者是沙漠无人区等地, 也不需要考虑主持人的体能极限[1]。这样的优势甚至可能在未来的媒体发展当中形成主流。

但是我们还需要看到播音员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即兴发挥的功能、对于知识的加工、人格的魅力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有且必须具备的新时代的新能力。AI主持人的出现应是社会的进步,对于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有AI主持们的帮助是一种减负和协助。它们能帮助播音员主持人减少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减少了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的不必要的流程化的工作,使得我们能够腾出精力做出深度的内容。

(二)行业焦虑——传统媒体受到冲击

新媒体作为新闻信息资源库,不仅信息吸收能力和容量存储功能十分强大,而且具有全天候、全覆盖性、互动性和创新性极强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廣阔[2]。反观传统媒体,播出时间相对固定、覆盖性减弱、互动性弱等缺点越来越明显。传统媒体的受众群逐渐老龄化,而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收入严重下滑这就使得原来风光的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自我认同感逐渐下降,原来的新鲜劲、冲劲儿也逐步减弱,进而导致创新性减弱。

三、播音员主持人们的行业症结

(一)播音主持的专业教育症结

播音主持专业自成立创办之初就以多门学科交叉的复杂性让人瞠目结舌。其中既包含了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又涉及语言学、语音学内容,同时涵盖了心理学、广播电视学、文学等学科,这就给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天赋、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标准。

(二)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症结

在传统媒体中,播音员主持人是党的“喉舌”,是信息传播的中介,话语权相对很重,但是在这一批播音员主持人当中有不少人仅仅外表光鲜,他们的内在却不够扎实,甚至缺乏创新和变通, 在交流上容易与观众形成距离感。

(三)行业用人机制症结

1981年, 我国电视界首次出现“节目主持人”一词。直到1983年《为您服务》栏目才正式推出我国电视史上第一位固定栏目主持人——沈力。纵观广播电视发展史, 我们不难看出, 传统媒体大多为学院科班出身,接受专业的播音主持和新闻业务专业训练[3],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学院派”风格,这就对新媒体出现后,主持人们如何转型、如何培养个人风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时间与工作量的多少产生了巨大落差。我们打开电视可以看到许多节目是同一个主持人进行主持的,但是每年有多少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毕业呢?截至2014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从业者有29 116人[4],而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学校将近200所。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但是有多少人一直在做着重复且枯燥的工作?

四、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展望

(一)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界

1.意识转型:把以前作为窄向对专业技能培养进行转型,现阶段要培养学生对综合素质包括语言素质、思维能力、新闻素养等的培养。

2.学科建设转型:以前主要方向是广播电视大方向的培养,而现今还应增加适应新媒体、新内容的专业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不同的实践实习并反馈到学习过程中。

3.培养理念的转型:以前着重培养学生的语音面貌和技能表达,现今,在培养学生的语音面貌技能表达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人风格和人格魅力。

(二)对广播电视的业界

1.在广电系统内,要着重培养主持人们的转型,由原来流程化、串场型主持人转型成为内容型、制片人型、专家型主持人。使之成为掌控节目的核心要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要具备编导身份, 对于整档节目有独立的编排意识, 又要有记者身份, 必须深入一线进行采访报道, 同时深刻理解稿件内容,参透稿件精髓, 这样才能对事件了然于心。

2.在广电系统外,结合传统媒体优势转型发展,要注意新媒体的动向,甚至可以转型成为新媒体的一员。首先, 我们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开设主持人窗口, 让观众近距离和主持人进行互动;其次,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方式让受众参与到节目当中,以《中国舆论场》为例,这个节目通过大数据的实时伴随,对受众进行现场交互,实现大屏电视与小屏智能手机的有机互联。

五、小 结

时代在不断发展, 科技在持续进步,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统媒体的主持人需要勇敢迎接全新的挑战。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只有通过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自身整体能力、努力拓展传统节目形式,才能在新时代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董维.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应有的素质与培养[J].新媒体研究,2016(12).

[2] 金亚琼.传统媒体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18(2).

[3] 李江涛.自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10).

[4] 李红.人工智能与主持人替代性浅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6).

[5] 颜语谦.试论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9(1).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持人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浅谈重文轻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走向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
探究如何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应变能力探索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