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2019-08-02于静

安徽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髋部下肢血栓

于静

目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髋骨骨折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髋骨骨折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1-2]。髋部骨折主要由外伤引起,80%以上的病人都有跌倒史,常见于高龄骨质疏松病人。目前,对于髋部骨折的老年人而言,临床上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会出现并发症,而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即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3]。

经临床研究证实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老年病人髋部骨折后下肢DVT发生率较高。一则老年人常患有系统性疾病,这些系统性疾病不利于术后的恢复;二则老年病人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通常需要卧床静养一段时间,下肢肢体由于缺乏相应锻炼,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不佳。经数据统计,老年髋骨骨折病人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约为60%[4],若栓子脱落则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病情较轻的话,可以造成肢体疼痛、肿胀、行走功能障碍,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病情较重的话,则会出现血栓脱落、出现致命性肺栓塞。因此,应及早采取适当的措施给予干预,以减少或防止下肢DVT的形成,是骨科临床护理的重要研究[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入住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且患有髋部骨折老年病人,共80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72.20±8.00)岁,其中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1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2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6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72.43±6.18)岁,左侧骨折24例,右侧骨折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2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5例。本试验方案经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院字[2016]-013)。病人及其近亲属试验前均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完成试验。

1.2 纳入标准 (1)初次髋部骨折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年龄范围为60~80岁;(2)入院时经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无静脉血栓;(3)术前未服用抗凝药物;(4)均有骨折后患肢制动病史,且时间超过3 d;(5)股骨近端骨折,且符合行内固定、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标准;(6)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

1.3 排除标准 (1)既往有血栓病史或有凝血、出血功能异常者;(2)为恶性肿瘤,如大肠癌、肺癌等,所导致的病理性髓部骨折;(3)近期有雌激素治疗及应用影响凝血药物者;(4)围术期有急性感染者;(5)肝、肾功能严重异常;(6)病理性骨折或陈旧性骨折;(7)术中或术后输血小板病人。

1.4 研究方法 两组病人髋部骨折,且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两组病人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完成手术。两组术后均进行药物抗凝来预防下肢DVT,以减少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发生下肢DVT。于术后6 h内,病人须口服利伐沙班10 mg,每天1次。

1.4.1 常规护理方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常规宣教,按照骨科术后一般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包括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及疼痛情况等,以达到预防深静脉栓塞的目的。

1.4.2 综合预防下肢DVT护理措施 (1)术前教育:本研究开始前,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制作成册。病人入院后,及时将健康教育手册发放给病人。定时播放骨科功能锻炼操作光盘,引导病人进行锻炼。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指导病人和家属配合做好主/被动功能锻炼,并讲解和说明围手术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以获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考虑病人的年龄比较大,应有足够的耐心对病人进行指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量力而行。

(2)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老年人不同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积极解决病人所提出的问题,与病人换位思考,增强病人的信任感。老年骨折病人因考虑到自己高龄的问题,通常对自己术后的恢复存在很强烈的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导,并进行安抚,打消病人的忧虑。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病人的负面情绪,还能够使病人更加愿意配合治疗。

(3)生活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整洁的护理环境,室温应保持在25 ℃左右,有利于病人静脉回流。指导病人饮食结构的调整,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食用含钙丰富的排骨汤及奶制品。可适量服用蜂蜜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夜间多进行巡视,以便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尽量选择健侧上肢进行输液。通过应用镇痛泵避免疼痛刺激,保证引流通畅,避免出现血肿压迫的现象。

(4)运动护理:为病人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并重点培训功能锻炼方法。制定的运动项目包括屈伸足踝部、踝关节旋转、贴床屈膝、收缩臀部、下肢外展、收缩大腿前方肌肉。被动运动术后立即行下肢按摩,由远端向近心端挤压,每天3次,每次15 min;CPM肢体智能运动训练治疗护理器锻炼,从30°开始每天2 次,逐渐增大运动角度。主动运动包括①踝泵:促进血液回流,预防血栓。双脚用力向头部方向绷起,保持2 s;足尖向下绷紧,保持2 s。每天3~4次,每次5 min,以后根据病人心率及全身情况递增至15~20 min;②直抬腿:主要锻炼股四头肌的肌力。健腿抬高,同时足跟离床面10 cm,此姿势保持10 s;患腿试抬高10 s。每次5 min,以后根据病人心率及全身情况递增至15~20 min;③关节屈曲练习:避免关节僵硬,足跟不离开床面,屈曲患肢,每天不少于20次[6]。巡查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下肢,包括双下肢的颜色、感觉、皮温以及胫后和足背的动脉搏动。若下肢深静脉的回流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并进行相应的诊治工作。

(5)物理预防:遵医嘱给予气压治疗、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将压力均匀分布到小腿,通过充气和排气的替换,促使下部肢体血流。这样一来就可以改善肢体血流缓慢现象,从而有效预防下肢DVT形成。开始时间根据医嘱,一般于术后当天进行。若已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禁止采用物理预防。

1.5 DVT诊断标准 本研究结合病人症状、体征和彩超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彩超检查诊断标准:(1)管腔内为低回声或无回声;(2)血栓段静脉内检查,发现完全无血流信号或探及少量血流信号;(3)脉冲多普勒显示无流或频谱不随呼吸变化;(4)静脉管腔不能压闭。

1.6 评价指标 下肢肿胀与疼痛率、下肢DVT的发生率、病人满意率。

(2)病人的性别、骨折部位、手术方式、下肢DVT的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率等均为定性资料,数据以例(%)表示,统计方法则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病人在基线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病人护理术后情况比较 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下肢肿胀与疼痛率、下肢DVT的发生率、病人满意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80例护理术后情况比较/例(%)

表1 两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80例基线资料比较

3 讨论

目前,由于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数量呈上升趋势[7]。下肢DVT是创伤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8],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的老年高龄病人。对老年病人而言,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因此,此项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9]。老年人若发生下肢DVT,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和致命的肺栓塞的状况,危及病人生命[10-11]。

DVT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若肺栓塞形成,那么会对病人造成生命危险。老年髋部手术本身就是下肢DVT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内科疾患较多,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低,骨折后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髋部手术创伤较大,术中拉钩、桥板对血管的压迫,手术过程中对局部组织及静脉血管的压迫,都可能引起机体产生生理反应,从而导致或加快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2]。针对上述情况,科学、有效地实施护理措施,以降低深静脉血栓非常重要[13]。

本研究中采用的抗凝药物有效降低了下肢DVT的发生率,是由于抗凝药物能够活血化瘀,对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静脉回流障碍。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培训,使病人进行有效锻炼,来促进血液的有效循环,来减少下肢DVT形成[14]。采用物理方法减缓血液瘀滞,促进血液流动,也是临床上预防下肢DVT形成的主要途径[15]。

本研究为了预防下肢DVT的形成,对病人进行术前教育护理、心理健康护理、生活护理以保证病人有健康的身心条件去对抗疾病,并将药物预防与运动护理、物理护理相结合,有效降低病人下肢DVT发生[16]。干预后,在下肢肿胀与疼痛率、下肢DVT和护理满意3个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在对试验组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中,采用的综合措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使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病人的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部手术病人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能够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可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机率,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髋部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