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改良管理方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2019-08-02张慧慧严洁陈燕龚晓燕俞群

安徽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联线病儿监护仪

张慧慧,严洁,陈燕,龚晓燕,俞群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1]。近几十年来,尽管产前医学进步,引进新方法和技术,早产儿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2]。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3],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大部分早产儿出生后即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心电监护仪可以无创监测各种生理参数,在危重病人中被广泛应用,为治疗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在挽救病人生命中有重要意义[4],在NICU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监护仪器,连接电极片后从病儿胸前引出。在临床使用监护仪工作中,存在导线散落、电极脱落、粪便污染等问题。而早产儿在NICU占有较高比率,提高早产儿在监护仪使用中的护理质量成为新生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防止导联线的脱落、缠绕、污染,本研究运用一种经济方便的编织固定技巧于心电监护导线的管理中,现将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早产儿,纳入标准:①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体质量范围为1.8~3.0 kg。②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②无严重器质性病变。③无重度窒息。④无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HIE)。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⑥病程3 d以上。共6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体质量(2.3±2.9)kg,住院天数(9.5±2.8)d;观察组体质量(2.3±3.9)kg,住院天数(9.6±3.1)d。经比较,两组病儿体质量、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t=-0.182,P=0.856;住院天数:t=0.130,P=0.897),具有可比性。所用心电监护仪品牌为飞利浦MP30及原装导联线。病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监护仪导线常规使用法,连接各导联,将三根导联线利用纸尿裤搭扣固定。

1.2.2 观察组 测量病儿躯干长度,将监护导联线擦拭清洁消毒,采用三根导联线改良麻花状编织法,由连接病儿的远心端开始,根据病儿躯干长度编织至预留约13~18 cm,使用橡皮筋固定防止松散,利用纸尿裤搭扣腹部固定同时,再用一根橡皮筋连接白色安全夹,松紧以连接固定夹的橡皮筋可移动为宜,选择合适位置将固定夹夹在病儿旁侧。见图1。

1.2.3 研究工具及观察指标 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自行设计“改良监护仪导线管理对患儿护理质量的影响”调查表,观察并记录两组病儿电极脱落次数、导线缠绕次数(包括与其他导线、管路的缠绕)、粪便污染次数。

1.2.4 调查方法 研究期间共发放调查表60份,回收60份,有效收回率100%。调查表由管床护士填写,观察对象住院期间,对所观察指标发生次数进行记录。填写完成后立即收回并整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秩和检验、成组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电极脱落次数、导线缠绕次数、粪便污染次数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病儿在电极脱落次数、导线缠绕次数、粪便污染次数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电极脱落次数、导线缠绕次数、粪便污染次数比较/M (P25,P75)

2.2 影响电极脱落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病儿体质量、住院时间及新方法的采用均对电极脱落次数有影响(P<0.05)。见表2。

表2 影响电极脱落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注:病儿体质量、住院时间及新方法的采用均对电极脱落次数有影响,R2=0.538,F=21.724

2.3 影响导线缠绕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病儿住院时间及新方法的采用均对导线缠绕次数有影响(P<0.05)。见表3。

表3 影响导线缠绕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注:病儿住院时间及新方法的采用均对导线缠绕次数有影响,R2=0.613,F=29.531

2.4 影响粪便污染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病儿体质量及新方法的采用对导线粪便污染次数有影响(P<0.05)。见表4。

表4 影响粪便污染次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注:病儿体质量及新方法的采用对导线粪便污染次数有影响,R2=0.322,F=8.857

3 讨论

3.1 改良监护仪导联线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对早产儿的护理质量 NICU病儿病情较重,护理工作繁重,早产儿作为其中重要群体,自身监管和对疾病的描述能力缺乏,无法配合,提高其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心电监护作为诊断、治疗、抢救及护理的重要监护系统,导线在使用中存在的电极脱落,导线缠绕,粪便污染降低了早产儿的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病儿在电极脱落次数、导线缠绕次数、粪便污染次数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β值分别为-0.661、-0.722、-0.500,且均满足P<0.05,这表明对监护仪导联线管理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后,有效地减少了电极脱落,使床单位整洁美观,以便对病儿心电活动进行连续的监测,准确地评估病儿当时的生理状态,便于抢救;减少了导线整理和清洁对早产儿的刺激,提高了早产儿的护理质量。

3.2 改良监护仪导联线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配置不足[5]。尤其在儿科,护理人员配置已远不能满足病儿及护理工作的需要[6]。NICU床位使用率、周转率高,心电监护仪使用频繁。心电监护常见报警原因中电极片脱落等占60.5%,使用不当导致的不正常报警会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7]。心电监护仪的导线较多且长,使用中的不良现象较易发生,如此便会降低工作效率,延误抢救[8-12]。疾病影响患者烦躁,会牵拉扭曲甚至将导线压在皮肤下造成压疮[13-14],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更加需要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心电监护仪日常维护的关键是重视仪器的保存和对监护仪器的清洁[15]。对监护仪导联线管理方法进行改良后,减少了电极脱落对护理工作的干扰,以及整理导线及清洁粪便的时间,不仅利于仪器清洁管理,且操作简单经济,取材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改良监护仪导线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早产儿的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图1 观察组改良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管理方法示意图

猜你喜欢

联线病儿监护仪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在心电监测仪导联线的应用
阳性强化法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穿刺效果及依从性的评价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儿65例临床分析
可伸缩心电图机导联线收纳装置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