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乐陪护分娩模式对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2019-08-02赵云慧魏琴

安徽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导乐家属产妇

赵云慧,魏琴

妊娠期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生理指标等出现改变,大部分产妇会出现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对其心理及产后恢复均造成不良影响[1-2]。有学者报道,产妇经历过产痛所致的躯体不适体验,将会影响其产后的正常睡眠及休息质量,再加上产妇初为人母时的焦虑情绪,会增加产妇跌倒、晕厥等事件的发生概率[3]。为此,重视产妇在围生期的精神心理活动,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情感管理,以此促进妊娠转归,以及降低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在该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导乐陪护分娩方式,即以心理学理念为基调向病人提供围产阶段的趣乐化护理模式,从而促使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功能均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利于提高产妇的疼痛阈值,使分娩行为能顺利进行,提高自然分娩率。笔者响应国家卫计委所倡导的优质护理模式,将导乐陪护分娩方案应用于产妇护理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8—11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接收的行传统护理模式的产妇4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该院接收的行导乐陪伴式分娩的产妇44例,作为研究组。产妇均经子宫B超以及HCG检查,并结合症状体征确诊为妊娠期女性,标准参考《妇产科学》[5]教材中关于妊娠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无心脏等重要脏器疾患;无原发性或继发性认知功能障碍;无自身溶血及凝血功能障碍;无自身系统免疫性疾患;无妊娠阶段合并症;均为单胎、足月;小儿经产前检查,未存在先天性畸形;对本次研究内容熟悉并签订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产妇在分娩前,由责任护士对产妇的床单位进行整理及打扫,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遵医嘱及产妇状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并给予其有效心理疏导;对产妇进行常规饮食健康知识宣教,使其摄入充足营养。

1.2.2 研究组 本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导乐陪护分娩方式。①回忆愉快事件。责任护士与产妇家属沟通,掌握产妇过往愉快的生活事件,如初恋经历、搬新家等,再对其进行整理,整合成与产妇沟通的重点内容。护士通过诱导式提问,如“我很乐意倾听你过往令人难忘、愉快或自豪的事,你愿意和我分享吗?”,在产妇开始诉说时,护士集中注意力,收集其言语中流露的感情,并与其进行充分眼神交流,在产妇讲到动情之处时,护士给予点头等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必要时,应握住产妇的手,从而提高产妇的安全感。产妇追忆的时间控制在30 min内,每天1次。②家属结对式认知指导。护士将产妇及其最熟悉的亲属(产妇的配偶、兄弟姐妹、父母)组建成干预对子,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宣教前预先为产妇及家属各准备1根黑笔以及1本记事本,并告知产妇及家属需将自己对本堂课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予以记录,并作为宣教课程后的参考成绩。在宣教过程中,护士以通俗易懂的口吻为主,再辅以动态的视频展示以及手绘动画的方法向照护者介绍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等方面的知识点,在宣教过程中,始终注意与产妇及其家属的眼神交流,并从其眼神中读懂其困惑情感,从而及时调整宣教口径,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其掌握有关内容。待宣教结束后,护士则要求产妇及家属双方相互交换各自的记事本,并各自向对方讲述自己在本堂课中所领会及掌握的知识点,每人时间控制在10 min。护士则以旁观者的身份用手机录制下双方复述音频内容。待双方讲述完毕后,护士指出双方各自所存在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同样地将自己的音频信息用手机予以录制,解答时间控制在5 min。护士将录制的音频信息打包好,让产妇及照护者回去后作为材料进行温习,于每晚入睡前30 min,要求产妇及其家属相互督导,各自花5 min的时间以放电影的方式回顾自己一天中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向对方复述自己当天所掌握的信息点,每人时间控制在5 min。③冥想训练。护士嘱咐产妇取平卧位,通过旁白式口吻为其实施冥想训练,如“现在你正平躺在一片绿油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你觉得自己的眼皮越来越重,光线逐渐变暗,你可以上双眼,周围都弥漫着花草的芳香,阳光洒在脸上……此时你尝试调整呼吸,试着用鼻子尽可能缓慢地吸气,在无法再吸入空气后,屏气2 s,再用嘴巴缓慢地呼气,在无法再呼出气体后,再屏气2 s”。每个呼吸训练频率为每分钟5~10次,共5个循环。

表1 两组产妇基线数据对比

1.3 观察项目 ①记录两组产妇中转剖宫产例数、自然分娩例数。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③两组产妇在干预前1周及干预后1周接受由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行情感状况的测评。④记录两组产妇在围生期的跌倒、晕厥、院内感染、严重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等不良事件次数。

2 结果

2.1 妊娠结局对比 研究组中转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对比

2.2 干预前后负性情感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负性情感状况评分比较/(分,

2.3 围生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在围生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a示与对照组相比,χ2=7.311,P=0.007

3 讨论

导乐式的陪伴照护是以产妇心理状况为出发点,通过护士与产妇间情感沟通,将积极情绪传递至产妇,以提升其分娩信心,并增加护士于床旁的照护时间,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8-9]。在本研究中对围生期产妇实施导乐陪护分娩模式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导乐陪护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产妇跌倒、晕厥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产妇跌倒、晕厥的原因主要为其体质量逐渐上升,躯体平衡受到影响,且产妇在妊娠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较高,因此使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提升。此外,产妇在妊娠期出现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分散其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从而造成跌倒现象的发生[10]。而对产妇实施导乐式陪护分娩策略干预,让护士陪伴产妇,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为出发点,从而提供全方位照护[11]。(1)回忆愉快事件是以护患间交流为锲入点,不仅减少了两者间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并且让病人通过回忆过往愉快经历激发其对今后生活的向往,进而产生积极心理情绪,使其能够正确面对分娩,从容迎接新生儿[12]。此外在产妇回忆时,可有效调动起注意力,使其从每日恍惚精神状态中解放,以正性情绪期盼着分娩的到来[13]。(2)家属结对式认知指导是在传统健康宣教基础上升级及演化而来的新型干预策略,传统的健康宣教主要为填鸭式的被动宣教[14],而通过家属结对式认知宣教,能充分调动家属的支持力度,使家属与产妇一同接受健康宣教,避免家庭因照护理念不同所致的行为偏差和矛盾,这亦有助于家庭和谐氛围的构建[15-16]。由于家属始终是产妇最坚实的后盾,为其提供优质的照护是家属最纯粹的初衷,家属与产妇形成对子,能帮助双方相互督导、相互学习,彼此纠正对方的错误认知,进而利于系统及全面化的健康行为的形成。另外,本次调研中,笔者引入了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利用曲线的规律特征,使产妇与病人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巩固及温习,从而使陌生的知识内容得以进一步消化、吸收,成为其潜在认知中的一部分[17]。(3)冥想训练作为心理学干预技巧,其能够帮助病人创造良好想象环境,使其以平稳心态面对不良情境,在自我调节中逐渐消除负性情绪[18-19]。护士是以旁白者的身份,将产妇引入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使其平复心境。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冥想状态下的机体,交感神经张力会发生下降,并且提升副交感神经张力,从而使神经元细胞产生组胺类物质,帮助人精神愉悦,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20]。本研究中对两组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可见研究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主要为上述3项干预措施对产妇精神状态的稳定作用机制。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表明导乐陪护分娩方式能有效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使其掌握及了解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事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引入导乐陪护方案,有助于降低产妇的跌倒率和晕厥率,同时还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伴随着产妇对分娩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负性情绪的改善,亦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导乐家属产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叙事病历中的人文关怀——导乐陪伴手记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