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求的学问

2019-08-02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玉阿Q尺子

■ 闻风相悦读《论语》

只有处在种种关系之中,我们才能看到镜中的自己:一样的软弱,一样的无奈,一样的顽冥不化 。

王语行:

作家、中国文化研习者。生长于鲁南,现居重庆。撰有《胡兰成:人如乱世》《吴芳吉年谱》《闲情与遐思》,整理、注疏《孟子大义》《李延平集》,编有中外诗选《绝妙好诗二百首》。

看见自己很不容易。我们习惯了向外看,我们所喜悦的,所愤怒的,所欲求的,无一例外地,都在我们身外。凡符合我们标准的,我们就满意;凡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我们就抱怨。在我们心中,晃动着一把尺子,时时刻刻都在测量外境是否达到了我们的标准。

这把尺子的刻度清晰地显示着我们的期待、要求、目标,有时尺子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把尺子,我们从不轻易测量自己,它总是向外飞舞着,所到之处,伴随着指责、抱怨、憎恨、愤怒……

反过来,这把尺子亦可用来测量我们内心焦虑的程度。就像行路的司机,遇到堵塞,他摁喇叭的声音有多大,他内心的焦虑就有多深。

能不能停止测量外部世界呢?放下这把尺子,回到自己如何?

我们读《论语》,发现孔子不断提醒学生“回到自己”,诸如“人不知而不愠”——这是不为别人所扰动的淡然和定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站在对方立场上的自我省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是苦练内功而名位自来的不二法门……此类格言,《论语》出现很多,后经孟子拈出,稍加提炼,乃有“反求诸己”之说。

“反求诸己”不仅是美德,也是方法论。说它是美德,因为关乎修为、品质;说它是方法论,因为遇到问题管用。

只有内在充盈的人,才有可能“反求诸己”。人生要过无数关坎,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能够坦荡、从容地面对自己,需要绝大的自信和勇气。弱者最大的恐惧是看到自己,看到真相。弱势文化也有同样的心态,《阿Q正传》勾勒出近代中国人的精神肖像,在阿Q这个虚拟的人物形象身上,表现了中国文化在近代惊人的堕落,正如林兴宅先生所言:“质朴愚昧又狡黯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阿Q正传》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这篇小说应机出现,说明我们的文化尚有省察、反思的能力,还出得来鲁迅这样的人,不留情面地解剖自身的文化,擦洗污垢,挤出脓包,切掉毒瘤,为老朽的文化刮骨疗伤。

早年的鲁迅抄古碑、编古籍,写旧体诗,典型老派文人的趣味,谁能说他对中国文化没有温情与敬意?但他没有回避文化的痼疾,痛下辣手,直面大废不起的传统文化。这是大勇,也是他内在人格的挺立。非有内在之笃定,不敢面对残酷之现实。鲁迅自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直面自我的勇气,把长在脸上的面具,一层层撕下来,直到鲜血淋漓,方能得见本来面目。

欲要脱胎换骨,必先伤筋动骨。西哲有言,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们看别人看得真切,论得干脆,对自己却是温情脉脉,得过且过,总有无数的借口和理由。字典里大量的贬义词,都是准备用在别人身上的,诸如虚荣、自大、贪婪、懒惰、自私、狭隘……仔细想想,这些毛病,我们就那么幸运,都能一一避免?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修养颇高,为什么一旦临事,一旦处在某种关系之中,就立刻暴露出种种习气和不堪?就像很多人做了父母,在孩子这面镜子之前,才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的痼疾。没有关系的映照,我们内在的天空永远是风和日丽。只有处在种种关系之中,我们才看到镜中的自己:一样的软弱,一样的无奈,一样的顽冥不化。

哪有那么多的花团锦簇,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站在人性和欲望的海滩上,我们看见了赤裸裸的人性。这反倒是不自欺的起点。“诚”即如实地面对自己。打掉一切虚妄、假象、造作,心中不留渣滓。

如实才能如是。当我们自身变得澄澈,就会清晰地看到因果和条件的可能,如庖丁解牛,刀光闪烁在骨缝之间,恢恢乎游刃有余。执迷于外部的条件,这是消极的、等待的被动思维;一切操之在我、一切成之在我,则是主动的、负责任的主动思维。“反求诸己”是自己心甘情愿负起全部的责任:我是主体,我来负责。

《易经》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非也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先往内求,才能往外求。运气是不可知的,不可把握的,可把握的惟有不倦地雕刻、打磨自己,使之成为一块美玉——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是啊,先得有美玉,才谈得上卖得出卖不出,如果自身不是美玉,而指望买玉的人眼瞎,这岂不是自欺欺人!

《孙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别老想着战胜别人,先想想自己还有哪些漏洞,否则,不仅胜不可得,连自己搭进去了。还是民间老话来得直接,“打铁还得自身硬”,万勿铁没打成,自己先碎了。

圣贤立论,千言万语,不离本心,识自本心,万事可为。

猜你喜欢

美玉阿Q尺子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阿Q和老A
郑美玉二三事
把握四个『三』『尺子』也简单
尺子变身记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阿Q故事新编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美玉如华敬仰天地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