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江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2019-08-01吕灏

神州·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江山战役群众

摘要:“一江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大陈列岛战斗的实践总结,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丰富。“一江山精神”在新世纪、新时代,触摸历史、奋进未来,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一江山精神;時代价值

一江山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盘踞于台州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部队发动大陈列岛战役的第一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探析“一江山精神“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一江山精神“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革命的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1]“一江山精神”是在一江山战役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5年1月18日,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统一指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进攻“一江山”岛的陆海空三军参战总兵力达1万余人。[2]在这一过程中,解放军战士发扬铁军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力排千幸万苦,抱着势必解放一江山岛的决心,勇敢战斗;人民群众发扬优良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听党指挥,支援前线。解放军、人民群众、地方政府良性互动,三者交融,形成了“一江山精神”。21世纪初,台州地方学者将“一江山精神”提炼为十六个字,即“不怕艰险、智勇坚定、团结奋斗、不胜不休”。[3]

二、“一江山精神“基本内涵

“一江山精神“内容博大精神,它与中国革命精神的一般特征相一致,又具有鲜明的在特殊时空面临特殊问题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风貌,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除万难,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在全国大陆及舟山群岛等岛屿解放之后,继而解放国民党所盘踞的沿海岛屿,是历史的必然。但面临美国和国民党部队对大陈列岛联合协防的局势压力以及岛屿天险、风浪暗礁的重重险阻,解放一江山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局势不明,前景未知的情况下。张爱萍将军仔细研究海岛布局和岛屿地势,精密部署战斗准备,时刻监控敌方情报,在知己知彼的充分准备之下,提出从南到北的进攻规划,创造性的向军委阐述了三军协同作战的战略计划。军委批准之后,1955年1月18日,在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将军的统一指挥下,华东军区部队发起了一江山岛战役。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8艘,184架作战飞机,并以地面炮兵4个营又12个连、高射炮兵6个营担负火力支援和对空掩护,陆军则以约1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登陆艇在一江山岛强行登陆。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过程中,华东军区陆、海、空军的火力有效地进行了协调衔接,在航渡期间更是有效地压制了大陈岛国军的火力,从而保证了登陆部队的顺利上岛。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排除万难的精神下,我国的军事力量不断壮大,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现代化的威武之师。

(二)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革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援是一江山作战的巨大力量。战前,解放军部队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动员三万三千名支前人员,组成运输队、消防队、救护队等后勤协助队伍,来帮助前线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提供后备支援。100多名有经验的船老大直接参加战斗,大部分之前都没有面临过战斗场面,有些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仅路桥镇就有154名群众为伤员献血20000毫升。正由于我们党的工作深入群众,开展群众工作,紧密联系服务群众,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解放军将士才能够在艰苦的登陆环境下顺利的直捣黄龙,从而确保了解放大陈列岛的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敢于担当、英勇战斗的革命气魄。每一场战斗胜利的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解放一江山战役中我军共光荣牺牲525名烈士。其中不乏青年战士,支前人民。张树良,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60师180团2营8连一排排长,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其所属的1排第二梯队靠岸后,向160高地发起进攻,张树良组织机枪火力封锁敌堡,并亲自带领喷火班长吴兴乘机占领战壕,出其不意瞄准喷火口射击,迫使壕内守敌退缩地堡;但弹药已尽,在胜利的最后时刻遭敌暗堡火力杀害。就是因为有着张树良这样共525名烈士的勇敢担当,才换来登陆部队只用三个多小时,就全部攻占一江山岛。到1955年1月19日凌晨2时前,全部肃清国民党军残部。如果没有广大解放军战士和支前人民的不畏牺牲和勇于担当,这一里程碑式的胜利必然更加曲折。

三、“一江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江山精神继承了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当代作为革命热土的台州,就是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实施一江山精神传播引领工程,统筹融合海防文化和大陈垦荒文化,不断强化全民爱国情怀和国防观念,引领广大干部群众铭记 历史、珍惜现在,更好地开创未来,实现爱党爱国与崇军尚武有机统一。

“一江山精神”是一面旗帜,必须时刻高举、永放光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解放军将士艰苦奋战、浴血斗争,在具体生动的解放实践中缔造、凝结而成的战斗精神、胜利精神,渗透在一江山战役实践的全过程。它是一系列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概的典型表现,是一江山战役实践最宝贵的财富。

“一江山精神”是一盏明灯,必须着眼实践、助推发展。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军队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60年风雨兼程,伟大的一江山精神已深深烙在了壮美山海间,融进了人民的精、气、神里,激励着一代代人民爱党爱国爱人民军队。

四、结语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经验的价值是无价的。迈入新时代,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精神力量;总结成功经验,锻造干事本领。将精神的强大动力转换为推动“八八战略”的自觉行动,将经验的宏大价值转化为“浙江精神”的实践本领。谱写新时代浙江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将浙江的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

[2]王祖强.红船扬帆远航:中国共产党在浙江90年纪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3]赖继年.红色精神的弘扬——以“一江山精神”为例[J].党史文苑,2017(18):28-31.

作者简介:吕灏(1994.3-),男,汉族,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江山战役群众
如诗如画的江山
多让群众咧嘴笑
醉了江山醉了我
战役中的你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
江山明月在,我发我的呆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