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转型期公民参与型政治建设的对策

2019-08-01董亚杰

神州·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公民参与社会转型

董亚杰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全力推动社会转型。参与型政治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支撑,同样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助力,在公民独立政治人格培育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背景下,我们要抓住转型的契机,积极推进公民参与型政治建设,大力培育更多的合格公民,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民主的政治环境,从而促进参与型政治建设发展与进步。本文基于社会转型期政治建设的特点,就公民参与型政治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转型;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增强,民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越来越关注,对于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有迫切的需求。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越高,社会现代化进程就越快,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民众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着参与型政治建设的效果。因此,保障民众参与政治建设的权利,畅通政治参与的渠道,构建公民主动参与的政治文化是我国民主政治构建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参与型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参与型政治有利于增强执政党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作为执政党,仅仅获得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是远远不够的,政治意义上的合法性才是最重要的。而参与型政治建设,能够增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因为参与型政治是以公民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其参与的前提的,认同了才会参与,因此参与型政治是政治统治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起到安全阀的作用,为释放紧张、解决矛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能强化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将公共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都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

(二)参与型政治建设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巩固政治文明成果。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程度。理性宽容的现代公民只有在参与中才能得以淬炼。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不仅可以表达对政府组成的政策的意愿或要求,使政府的各种行为以民意为依归,而且可以通过政治参与学习民主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公民精神。可以说,没有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民主便无从谈起。只有参与型政治得到普及,才能使民主政治加以巩固,所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依靠和普及参与型政治。

二、公民参与型政治建设对策分析

(一)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培育公民文化,提高政治参与意识,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政治辨识能力。对公民进行政治文化教育,提升政治敏感度,以确保能够正确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政府机构运转模式,提升参与的有效性,树立政府权威。其次,要重点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它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的自我认识,是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为核心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维护相应的权利的自觉认知。权利意识越高,平等的要求就越强烈、参与意识也就越强烈,自然地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当中。可见,较高的权利意识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强大的推动力量。

(二)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我国应该实行“社会制约国家”的关系模式:一方面,扩大社会自主领域,缩小国家干预范围,民众成为国家的监督者;另一方面,国家充当公民社会的保护者、调节者。”政治参与机制为政治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影响着政治社会化进程。如何构建政治参与机制:一是确保政治运行公开。将政府政策制定、运作程序等对公众开放,不仅有利于树立政府政治权威,而且极大地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二是健全政治参与监督机制,没有监督必然会导致失控,因此,要加強监督机制,不仅要完善机制,而且要扩大监督主体,多方位、全面的监督能够有效减少权力滥用,预防腐败现象,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宣传积极先进的政治文化

我国政府要加大在网络阵地的宣传力度与宣传范围。一方面,在网络平台中积极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先进的政治文化,鼓励人们参与到政治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对于不利于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言论,政府要及时纠正。向网民普及言论自由的真正意义:言论自由的目的是为了纠正社会的不良风气、检举揭发不良行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优秀的政治文化宣传阵地。

(三)拓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

公民的有序参与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我国政府应立足公共决策形成的基本规律,构建相关制度、规范。首先,要加强行政听证会制度建设。行政听证会是保证公民话语权的基本制度,过去一些公民听证会制度徒有其表,公民的参与过程多是走走形式,针对此,政府应主动吸取经验,理顺听证会中各方利益的关系,并利用制度形式将阻碍公民参与的因素加以剔除,让公民能够在听证会上独立、有序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其次,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利用“互联网 +”服务政府决策。推动政务公开,为公民在线参与公共决策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政务行为透明化,加强与公民的在线互动,利用信息公开与共享,为公民参与决策做好指导;推动决策监督,鼓励公民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对政府工作监督,利用媒体曝光等方式倒逼追责行为,从而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意识,体现公民参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民主法治进程持续推进,多元文化交叉融合,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都得到了有效强化。社会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政治文化构建方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公民的主体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辅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全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推动公民参与型政治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王衡.理性增量、文化存量与政治社会化过程——转型期中国公众民主观念成因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7(11):19-26+155.

[2]唐宁泽.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路径[J].商,2015(44):47.

[3]李朝祥.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与整合[J].人民论坛,2013(32):33-35.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公民参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探析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