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探析

2019-08-01宋慧慧

神州·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

宋慧慧

摘要:“家园共育”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模式。本文从“家园共育”的基本理念出发,分别从幼儿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家园协作互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有效路径

引言: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参与孩子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调、统一的教育环境。幼儿教育不是单纯依靠家庭或是单纯依靠幼儿园就能够完成的,家庭与幼儿园不仅需要担负起各自的责任,还需要形成“共育”环境。具体来讲,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构建

第一,幼儿园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是“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保障,教师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方法得当、责任心强、对幼儿教育充满爱心与耐心,则能够正确认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就孩子教育主动与家长沟通,打破家园隔阂,营造和谐的共育环境。基于此,幼儿园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具体来讲:(1)制定详细、严格的教师培训方案,确保教师具备相关资质,对上岗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其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能够胜任幼儿教育,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新模式;(2)加强教育环境管理,根据相关部门规定,以及幼儿园自身建设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对幼儿安全、师风师德、入园管理等工作加强控制,为幼儿成长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二,围绕幼儿主体创新、完善教育培养方式。根据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孩子应该成为教育培养的主体,根据孩子的客观实际,着眼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方式,是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并获得家长认可与肯定的必然选择。根据“家园共育”教育模式要求,幼儿园应该:(1)优化一日生活教育过程,加强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一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自理习惯,如不会扣纽扣、玩完玩具后不整理、挑食厌食等,针对此,幼儿园应该在一日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渐为孩子树立起规矩,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并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中形成独立、节约、谦让等优秀品质;(2)优化教育方法,拓宽孩子的知识实验,幼儿园应结合孩子的年龄阶段,合理安排语言、数学、科学、体育、绘画、音乐等课程,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并引导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成长,以及向小学的过渡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环境构建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思维模式、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等都会在原生家庭中找到根源,因此,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构建中,家长应主动担负起教育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教育环境。

第一,優化父母关系,为孩子撑起保护伞。父母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十分重要。为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应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的情绪管理,杜绝大吵大闹,避免为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果父母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应将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关心孩子的情绪和态度,避免让孩子承担父母之间的矛盾;注重教育方式,应保证宽严并举,有鼓励表扬,更要有批评纠正,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第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而融入社会需要一些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目前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常常以“孩子还小”为理由,事事亲力亲为,不愿意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作为一名负责人的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在生活中,尽量按照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叠被子、整理玩具,巩固其自理能力;在学习中根据幼儿园课程要求,指导、督促做作业,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请教,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家园协作互动环境的构建

“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构建,既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形成独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也需要二者相互沟通与协作。幼儿园作为“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在完善自身教育环境的前提下,应探索、设计科学有效的“共育”方案。

第一,组织亲子活动,将家长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家园共育”教育模式需要依托良好的亲子关系,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对家长的调研与分析,定期组织内容有趣、形式丰富的亲子活动,号召家长参与其中,在互动中与孩子分享快乐,与幼儿园建立良好的沟通。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亲子运动会,密切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并让家长与孩子为家庭荣誉共同努力,以形成良好共育氛围。

第二,定期开展家长会,并成立家长委员会,监督管理幼儿园教育。家长不是幼儿园教育的旁观者,而应该成为“家园共育”的参与者,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模式,并放心将孩子交到幼儿园。基于此,幼儿园应为家长参与管理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召开家长会选出家长委员会成员,并明确职责,通过微信群做好日常沟通与交流,针对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而提升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责任感,推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不断优化。

第三,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在学习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家长分散在社会的各个岗位,医生、军人、交警、会计等,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特殊职位的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用专业素养为孩子传授专业知识,丰富孩子的生活常识,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实现社会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构建中,幼儿园应体现教育主导地位,加强环境构建;家长也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同时二者更需要密切联系与沟通,形成共育氛围,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海燕.践行行知思想 开辟幼儿园家园共育新路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228-229.

[2]索玉莎.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126.

[3]李瑜.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120.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