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快速类板式唱段看京剧生旦分腔的问题

2019-08-01李辉

神州·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京剧

李辉

摘要:京剧音乐讲究生旦分腔,这是中国京剧经历多年岁月保留下来的重要特征和形式。分腔的形成经历了众多特殊时期,由生旦不分腔逐渐演变为生旦分腔,生旦仅仅指舞台上表演的行业,而生腔旦腔则属于不同的调式演唱体系,与唱腔音乐的调高调式息息相关,还涉及到不同性别演员用嗓问题。本文以快速类板式唱腔,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音域,音阶,落音及调式等角度探讨京剧生旦分腔问题。

关键词:快速类板式唱段;京剧;生旦分腔

引言:

在我国众多板腔体剧种中,京剧无疑是影响力最广,较为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品種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生旦分腔,这也成为京剧独特标志。在当前仍有活力的戏剧剧种中,大多数采用板腔体,但是不同剧种中板腔体发展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最终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但是京剧无疑拥有最完整的生旦分腔,在众多戏剧中完成度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一、音域

京剧生旦腔相差五度,但如果把旦腔简简单单看作是生腔的移调,这就不太确切了。一般来说,旦腔音域高于生腔,将二者应用到两端常见的生旦西皮流水唱腔中,就会明显发现二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相差五度的关系,在极少数情况下,由于旦腔中存在很重要的宫音,致使二者并不能完全成为相距五度的关系。这种手法不仅仅是在京剧中得以体现,在民间音乐中也较为常见,比如辽南鼓吹中“借字”的变奏的手法,往往一音之变,造成整个音域格局的变化,体现出戏曲和民间艺术的玄妙。

二、音阶

与生腔不同,旦腔往往以清角变徵的方式区别于前者,不同版本中高音表现形式也不同。看似复杂,其实仍有规律可循。在旦腔[西皮流水]唱段中,这样的唱段较为常见,过去众多版本使用变徵,近年来改用为清角,其中包含旋宫等表现手法。但按照清角方法论,清角和变宫同时出现在一处,则无法凸显旋宫手法,若按此基础,否定旋宫出现,则偏音占据大多数地位,又无法从容解释上句变宫。不管是老版本还是新版本,究其理论和实际情况,老版本中的音阶变动更为妥切。另外,旦腔和生腔这两种唱段音阶中,都存在五音声级和偏音,但是,偏音的作用不尽相同,生腔中的偏音主要为变宫,而旦腔中的偏音主要为清角/变徵,同时也作为旋宫的标志。

三、落音及调式

在已有的京剧研究的基础上,落音和调式成为京剧生旦分腔的论断中最重要的论据,在这里我们以西皮腔为例,生腔中上句落音往往选用商音,下句落音多采用宫音,而旦腔中,上句的落音采用羽音的次数较多,下句中通常以徵音收尾,二者调式不同。通过相应表达出的调式可以判别二者处于五度关系调。而我国传统音乐由于地域、人文、政治、历史等原因,衍生出众多品种,各个品种很难用单一的调式来一一概括俱全。这也使得各个音乐种类的差别极其明显,构成的调式相差较大,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而地域特色的表现,往往在于音阶,框架音等单一成分中。比如陕北音乐中的粗犷苍凉,正是由于它以五度三音为框架,再配以四度跳进的基本发展方式,构成的音乐竟暗暗带了陕北绵延不绝爽朗的黄土地高原气息;相比江浙一带清丽婉约的小调,花腔五音阶俱全,框架音作用模糊,界限不清,并未完全呈现出来,一曲一调都是蜿蜒,展现的全然都是小桥流水精致雕琢的景象。

落音在京剧生旦分腔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由于常用音域中包含的音级较少,在落音比较稳固的前提下,唱腔多数要随着落音的方向进一步蔓延,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是京剧在形成之前受到了昆曲的滋养和影响,导致京剧承袭了昆曲的特色,级进仍是该有的行腔旋法,落音凸显更为明显。生旦分腔在这里分别加上商音和徵音,落音处形成强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形成密闭完整框架音的同时,也相互紧密联系,又保有彼此独特的特色,互不干扰。

四、旋法

旋法是音乐节律节奏的附带品,由于生旦两腔节奏并不一致,彼此行腔具有特色,生腔直接旦腔婉转。二者旋法区别不仅仅在于节奏疏松或密集,还在于跳进使用数量和跨度。旦腔多使用一些四度以上的跳进,数量多但是构成完整,均由自身框架音构成,然而生腔恰恰相反,极少使用四度跳进但是跨度多样,不局限于四度和六度,构成也不受拘束,细究之下并无规律可言。两者唱腔截然不同,表面稀松平常,实际各个都精心铺设,用心设计裁剪,才能将两个唱腔所要表达的用意一一道明,非三言两句就可概括全。同时,行腔和偏音也决定着生旦两腔的旋法。旦腔旋律线和生腔旋律线往往呈现出相反的发展方向,生腔旋律线往上,旦腔逐渐低落,在众多唱段中皆可找到例子。这也进一步说明,旦腔稳定性高于生腔。这使得二者相互映趣,颇有一番滋味。

五、结束语

京剧作为我国国粹艺术瑰宝,在诞生之时便已受到众多青睐和关注。艺术的起源离不开生活,正是由于多年的官场、文人以及众多京剧爱好者的参与,促进京剧有了自我意识和独属于京剧本身的人文理念,透露出浓厚的年代印记。当今众人学者热议戏曲改革,其中包括生旦分腔,改革成果利弊皆有。笔者私以为,改革还需要借鉴历史上成功经验,尊重京剧本身的发展规律和艺术源泉,在不失京剧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再融入新的创作灵感,才算成功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伟,刘莉莉.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1):81-82.

[2]李晓燕.民族声乐对传统京剧元素的借鉴与应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v.32;No.109(02):123-127.

[3]鄢秀丽,戎龚停.新时代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8,v.39;No.206(4):121-124.

[4]江淼,韩环宇,窦迅飞.现代技术在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8(1).

猜你喜欢

京剧
现代京剧《冰道》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看大戏
——京剧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京剧中的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