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

2019-08-01苏传芝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甲强龙皮质激素阻塞性

苏传芝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0 引言

临床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是气流受限,可导致患者残疾及死亡[1],应给予患者实施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使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对明显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存在积极作用[2],可促进患者快速改善肺功能。本文对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开展甲强龙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及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选择52例,知情同意,对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6例,男女比例12:14,年龄56-81岁,平均68.5岁;对照组26例,男女比例13:13,年龄57-80岁,平均68.0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化痰药、抗生素等药物[3],同时给予患者氧疗。对照组26例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每次用药剂量200 mg,用药方式是静脉滴注,每天用药2次。实验组26例应用甲强龙治疗:每次用药剂量40 mg,用药方式是静脉滴注,每天用药2次。5 d治疗后,2组患者均改为口服泼尼松治疗,将剂量逐渐递减至停药,将激素类药物使用时间控制在10 d内[4]。

1.3 统计学计算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软件选择SPSS 19.0软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10 d后FEV1、FVC均明显更高,PaO2和PaCO2均明显改善,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3 d后FEV1、FVC、治疗前及3 d后PaO2和PaCO2、不良反应,差异均不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2例(7.69%),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11.53%),χ2=0.2213。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对比(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PaCO2对比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病情可呈现为进行性发展,主要临床特征是肺实质、气道及肺血管慢性炎症。临床分析发现,可通过合理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流受限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目前临床主要利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患者,效果理想,临床认可度较高,但是临床上对最佳治疗方案的途径、用药指征、疗程及剂量等存在一定争议,应进行相关研究及实验。

临床分析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残疾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呈现为逐年上升趋势,患病人群中常见40岁以上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对于存在吸烟史的老年人来说,发病率明显更高。分析原因,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肺功能呈现为生理性衰减状态,支气管、胸廓、肺及血管壁等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可显著增加患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率。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应尽早控制感染,对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存在积极意义。

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生理基础进行了相关研讨,根据患者疾病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症表现特点类似于哮喘,病理学特点主要是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及气道炎症反应加重,患者容易出现气流受限,主要临床特征是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患者可大量增加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临床症状包括痰量增加、喘息加重、咳嗽、气短、咳痰等,患者痰液呈现为粘液脓性或者脓痰,伴随症状是发热。

甲强龙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由人工合成,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对肺组织渗透性较高,抑制肾上腺垂体作用较小,生物半衰期较短,临床优势较为明显,可有效治疗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等,临床接受度较高。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合并症较多、并发症较多,若给予患者实施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血糖增高、骨代谢异常、免疫力受抑制等情况,因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时,尤其是高龄患者,应合理选择糖皮质激素。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甲强龙治疗,短期时间内,可对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减轻,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对有效避免患者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发生存在积极意义,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短疗程甲强龙治疗,避免长期使用。目前临床上对长期使用甲强龙治疗的研究不深入,不确定安全性及有效性。

甲强龙容易渗透进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组织,不存在氧化作用,几乎不具有盐皮质激素活性[5],肌肉降解本品作用较小,抑制患者肾上腺垂体作用较小,具有较短生物半衰期[6],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来说,可安全使用,对比氢化可的松,抗炎作用更为显著,生物半衰期更为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较高,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迅速改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

本组结果:明显实验组治疗10 d后FEV1、FVC均明显更高,治疗10 d后PaO2和PaCO2均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开展甲强龙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10 d后FEV1、FVC、PaO2和PaCO2,值得临床推荐。后续探讨中,可采用大样本实验,对甲强龙药理药性、长期服用可行性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最佳治疗方案,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探究意义。

猜你喜欢

甲强龙皮质激素阻塞性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